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前列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关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5
/ 2

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前列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关键研究

姓名:张婷婷

工作单位: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邮编:435000

【摘要】目的:研究前列腺肿瘤鉴别诊断应用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意义。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入院接受前列腺肿瘤诊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过病理诊断发现良性肿瘤共25例、恶性肿瘤共15例,再择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三个小组研究对象检测指标及阳性率。结果:从检查结果上看,恶性肿瘤组PSA、PSAP、PSMA以及CEA均比良性肿瘤组、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小组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肿瘤鉴别应用多项肿瘤标志物可起到良好诊断作用,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非常高,有助于良性、恶性肿瘤区分,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标志物;鉴别效果;阳性率

    前列腺癌的发病部位往往非常隐蔽,在发病早期并无典型症状,因此,很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等情况,大多数患者确诊病情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生存率大大降低[1]。因此,需要尽早对前列腺肿瘤进行诊断,本次研究将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前列腺肿瘤诊断过程中,通过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判断肿瘤良性、恶性率,进而确定治疗方法,尽可能帮助前列腺肿瘤患者接受针对性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入院接受前列腺肿瘤诊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过病理诊断发现良性肿瘤共25例、恶性肿瘤共15例,再择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40例前列腺肿瘤患者中,年龄介于31-75岁,平均年龄(53.9±2.8)岁;对照组中,年龄介于35-75岁,平均年龄(54.3±2.5)岁。

    所有研究对象基线资料齐全,经检验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科学对比价值。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多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实施方法如下:收集受检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约2ml,将其放入离心机中处理,转速调整为2000-3000r/min,离心处理8min,将血清分离出来后,放入4环境中保存。通过ELISA检测法对PSA、PSAP、PSMA以及CEA等指标进行监测,所有设备及相关试剂均按照说明书操作。

    1.3效果观察

研究对象均接受检查后,检查四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指标包括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酶)、PSM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CEA(癌胚抗原),并计算不同肿瘤性质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标准如下:PSA正常范围0.0-4.0μg/L;PSAP正常范围0.0-10.0μg/L;PSMA正常范围0.0-15.0μg/L;CEA正常范围0.0-5.0μg/L。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全部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研究对象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

从检查结果上看,恶性肿瘤组PSA、PSAP、PSMA以及CEA均比良性肿瘤组、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三组研究对象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

组别

PSA(μg/L)

PSAP(μg/L)

PSMA(μg/L)

CEA(μg/L)

对照组(n=20)

1.28±0.26

3.55±1.29

4.89±1.71

2.75±0.64

良性肿瘤组(n-25)

2.61±0.24

7.16±2.08

9.24±1.92

3.29±1.25

恶性肿瘤组(n=15)

5.38±0.56

16.74±2.54

29.32±2.44

7.95±1.26

2.2三组研究对象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对比比较

从检查结果上看,恶性肿瘤小组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三组研究对象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

组别

PSA(μg/L)

PSAP(μg/L)

PSMA(μg/L)

CEA(μg/L)

对照组(n=20)

0(0.0)

1(5.0)

0(0.0)

0(0.0)

良性肿瘤组(n-25)

2(8.0)

2(8.0)

1(4.0)

1(4.0)

恶性肿瘤组(n=15)

14(93.3)

13(86.7)

14(93.3)

14(93.3)

3、讨论

临床上,经常利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前列腺肿瘤良性、恶性进行诊断。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合成并分泌在血液中,因此通过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反应是否有肿瘤细胞存在和病情严重程度[2-3]。一般来说,在健康人群中肿瘤细胞往往不存在或者以非常低浓度的形式存在,因此可将多项指标用于恶性前列腺肿瘤的诊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酶、前列腺特异膜抗原、癌胚抗原是常见的指标,虽然单项指标检测能够发挥出一定诊断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情况,因此临床更加建议将几种指标联合起来进行鉴别,可促进前列腺肿瘤性质检测准确率升高

[4]

    综上所述,前列腺肿瘤鉴别应用多项肿瘤标志物可起到良好诊断作用,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非常高,有助于良性、恶性肿瘤区分,为医生提供可靠判断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林琳,孙开裕,谭文凯,等. 术前血常规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22,39(2):227-230.

[2] 蒋涛,李妍,孟凡东,等. miR-221与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统计学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2022,39(4):568-570.

[3] 蔡远艳,司明君,刘婷,等. 尿液miRNA标志物检测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4):753-756.

[4] 吕智豪,刘华熙,郭昌,等.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与炎症指标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