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评价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

周萍

天津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 天津市 301600

【摘要】目的:分析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通过电脑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营养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每组各25例患者。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统计记录两组患者饮食过程中出现的呛咳、噎食、窒息等情况,营养组以上情况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 常规组患者的28%,相比差异较大,P<0.05;统计得知,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营养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干预,不但能够降低其噎食和窒息的不良情况,还能够提高其吞咽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饮食情况,更好的进行营养均衡摄入,该模式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营养护理干预老年精神病患者;常规护理干预

由于老年精神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其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加上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导致患者及其发生饮食安全问题,不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严重者甚至直接引起死亡,因此,老年精神病患者的饮食安全值得引起重视,护理人员应当为老年精神患者做好饮食护理工作[1]。本文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研究报告整理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通过电脑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营养组,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每组各25例患者。常规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其年龄为60~75岁,其平均值为(67.5±2.36)岁。营养组患者男14例,女11例,其年龄为61~76岁,其平均值为(68.5±1.78)岁。一般资料对比中发现,两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对其进行心理、生活、饮食和用药上的指导,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发生。

营养组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其内容如下文:①吞咽功能护理。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测验,让患者端坐在椅子上,随后将30毫升的温开水让患者进行饮用,观察饮用期间患者的饮用时间和出现呛咳的情况,并将其进行记录在册。其中,患者能够一次性顺利将温开水吞咽下去的,视为1级;需要将温开水分为两次进行吞咽,且无呛咳者,分为2级;患者一次性顺利将温开水进行吞咽,但是发生了呛咳现象,分为3级;需要将温开水分为两次进行吞咽,并且出现呛咳现象的,分为4级;无法将温开水全部进行吞咽,且过程中出现了无数次呛咳情况发生,分为5级。其中,3~5级患者为高位饮食风险患者,应当对其进行格外关注。②饮食护理。以吞咽结果为依据,为各个患者指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以易消化、易吞咽的食物为主,防止患者出现呛咳或者难以吞咽的情况,保障患者营养均衡摄入,使患者体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③恢复训练。老年精神病患者往往伴随着功能障碍,例如肢体障碍、语言障碍等,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当根据患者存在的障碍进行针对性的恢复训练,并为其指定专业、针对性的安全进食流程计划,以达到饮食安全的目的,同时对患者的吞咽、咀嚼等功能进行训练。

1.3观察指标

一、对两组患者饮食过程中出现的呛咳、噎食、窒息等情况记录和对比。

二、采用自制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评比表,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进行评分,总分为20分,低于10分为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较差,11分至20分为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饮食过程中出现的呛咳、噎食、窒息等情况记录和对比

通过统计记录两组患者饮食过程中出现的呛咳、噎食、窒息等情况,营养组以上情况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 常规组患者的28%,相比差异较大,P<0.05,见表1。

1对两组患者饮食过程中出现的呛咳、噎食、窒息等进行比较

组别(n=25)

呛咳

噎食

窒息

发生率(%)

常规组

2

3

1

28.00

营养组

1

0

0

4.00

X2

5.3571

P值

0.0206

2.2从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对两组进行比较

统计得知,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营养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相比差异较大,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

组别(n=25)

吞咽功能

咀嚼功能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组

6.49±0.68

9.46±1.65

7.34±0.94

10.59±1.36

营养组

6.52±0.78

15.63±1.84

7.64±0.67

15.84±1.85

T值

0.1446

12.4825

1.2994

11.4324

P值

0.8854

0.0000

0.2000

0.0000

3、讨论

随着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年龄增加,其全身的肌肉变得萎缩,对其神经功能造成了一定影响,肌张力也随之下降,导致患者的吞咽功能下降,因此,患者在进食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吞咽困难会使患者出现噎食、窒息等不良现象[2]。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强化其护理安全。首先,要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分,并根据其评分结果指定针对性的饮食分级管理和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案,既能够锻炼患者的吞咽功能,还能够防止患者在进食的过程中出现饮食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针对性的吞咽训练,不但能够将患者的口咽部肌肉、颈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得到提升,还能够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反射性刺激,使患者体内的神经网络进行重建,有利于促进其侧支循环的建立,使皮质感觉区得到扩大,防止口咽部以及颈部肌肉出现报废性的萎缩现象,既能够让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还能够避免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出现饮食安全问题。因此,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营养护理干预显得格外重要[3]

本文研究发现,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不但能够减少其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噎食和窒息等情况,还能够其到锻炼其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的效果,两组患者相比差异较大,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既可以减少患者对进食过程中的呛咳、噎食和窒息等情况,还能够通过加强营养饮食摄入,达到提高其吞咽功能和咀嚼功能的效果,该护理模式科学高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阮亚华.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4):127.

[2]胡昕.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饮食安全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16.

[3]钟远惠,喻俊,王昭,廖敬良,杨艳芬.长期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