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国家货物贸易结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中国与非洲国家货物贸易分析

李靖宇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321100

指导老师:王晓玲(副教授)

摘要中非两国作为两个大贸易国家,各自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中非经贸合作缺乏动力,成效未显。因此,研究中非贸易结构对于促进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披露了中国与非洲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现状,其规模不断扩大,互补性贸易关系得以形成,同时也存在着非洲国家进出口地域差距的问题。发现在中国与非洲国家货物贸易中存在双边贸易结构比较单一,产品附加价值低,产业内贸易不活跃、中间品贸易占比低等问题;然后从要素禀赋、工业水平差异、市场规模差异、消费需求差异等方面对中非洲货物贸易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中非洲货物贸易结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货物贸易;贸易结构;中国;非洲国家

(一)中国与非洲国家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50年代中非贸易额不过1000多万美元,而到了2000年却已飙升至100多亿美元,这可谓是一项突破性的发展。自那以后,双方的贸易增长迅速。2001-2006年,非洲贸易额和中国经济保持了近40%的年增长率。2007年上半年,非洲贸易额达到3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接近2005-2006年的贸易总额。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令中非贸易额出现回落,从1068亿美元降至837.5亿美元。但到2010年以后,中非经贸再度回到了强劲增长的轨道,贸易额达到了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0.5%。随后的2011年,中非经贸更是创下新高,贸易额超过了1600亿美元,达到了1663亿美元。历经困难险阻,中非经贸双方的合作愈加紧密,势头愈加强劲。2013年,中非两国的经贸往来史无前例地繁荣昌盛,贸易总额突破了200亿美元的壮观数字,引起了全球瞩目,展现出中非两国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和无限潜力。中非贸易额以迅猛之势增长,超越全国外贸增长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中非贸易的形势发生了转变。非洲从最初的逆差地位到达了顺差地位,翻身成了胜者。可以看出,非洲对中国的出口近年来不断扩大。非洲经济势头强劲,中非贸易合作全新发展,势如破竹,前景广阔。

(二)中国与非洲国家货物贸易呈互补关系

从近五年中国进出口非洲货物贸易各类占比数据来看,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进出口货物贸易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互补关系。根据表1-2 ,中国出口非洲商品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涵盖按原料分类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这三大类商品占据出口总量的70%到80%,可谓是中国在非洲市场上的重要产物。具体表现为日常消费品、机电设备、运输工具及建筑材料等。随着非洲各国家工业化现代化速度的加快,经济实力强的一些国家对机电产品、运输工具以及高新科技设备的需求持续上涨。

1-2中国出口非洲各类占比


食品及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及腊工业制成品

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及相关商品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机械及运输装备

杂项制品

为分列的商品

2018

2.50

0.09

0.42

0.87

0.01

5.93

29.87

35.10

25.21

0.00

2019

2.60

0.11

0.41

0.84

0.01

6.27

30.71

35.29

23.76

0.00

2020

2.36

0.08

0.41

0.91

0.01

6.38

29.96

34.29

25.59

0.00

2021

2.20

0.07

0.50

0.57

0.01

5.93

30.28

33.46

26.90

0.07

2022

2.59

0.05

0.49

0.82

0.01

6.33

29.54

34.59

25.49

0.10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统计数据整理

二、导致中国与非洲货物贸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贸易投资规模小

中国与非洲的商品贸易规模不甚浩大,直接投资跨度稀少。在经济流动中,这一情况颇为微弱,恰须更进一步提升。2010-2019年,我国进出口额从29740亿美元增至4576.13亿美元。中非双边贸易额为1270.4亿美元,达到2087亿美元。十亿美元,中非贸易额仅占我国进出口额的4.3%2010年为4.6%2019年低于中欧贸易额。2019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庞大,流量高达1369.1亿美元,储蓄量更是高达21988.8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规模微不足道,其投资流量和存量均不足亚欧两洲的2%。这无疑预示着,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发掘非洲这片富饶的土地,才能在国际投资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在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中,受投资环境的影响,分布的不平衡特点并不可避免。

(二)工业水平差异

中国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且制造业水平高,这就导致了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等工业制成品上具有很大优势,反之由于非洲在制造业,尤其是民用工业制成品此类产品上一直不占优势,所以就中非洲两国而言,中国制造业水平越高,就意味着与非洲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大,向非洲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进而导致双方的贸易互补性越强。同理如果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在全球范围内落后,则会导致中非洲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变小,原本向非洲出口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就会向其他国家转移,导致两国贸易互补性减弱。

(三)市场规模差异

对于两个国家而言,一国的出口的前提是另一个国家存在进口的需求,当其中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较为稳定的同时,经济规模的增加意味着这个国家需求市场的扩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内消费市场容量。根据重叠需求理论,中非洲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小,两国的贸易需求就越接近,双方需求市场的重叠度就越高,进而使双方贸易往来的门槛降低,导致双方贸易互补性增强[13]。反之,若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则会导致双方需求市场难以统一,进而阻碍贸易发展,降低双方的贸易互补性。

三、改善中国与非洲国家货物贸易对策分析

针对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从以下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与非洲货物贸易结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注重资本和技术的投入

我国需要不断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增加资本和提高人力资本来提高制造业资本劳动比率和增加研发投入来促进技术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优化我国对非洲的出口贸易结构。在资本方面可以加大生产资本的投入,加大对机器设备、录音设备和电子产品的生产资本注入,生产资本的增加可以提高机械类产品的技术含量,使其产品附加值升高,进而带动我国对非洲机械类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转化。在技术创新层面加大力度引进非洲先进技术,非洲是欧洲核心成员国,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因此加大与非洲的技术合作对我国技术的提升有巨大的作用。

(二)加大相互投资规模和水平

非洲对华投资可以促进我国对非洲贸易商品出口结构向着资本和技术方向优化,增加中非洲双方之间的直接投资是提升中非洲贸易商品结构的最直接的方法。目前,相比于中美和中日投资规模,中非洲两国相互投资规模较小,投资领域过于集中基建能源,对整体贸易商品结构的拉动作用不足。在此情况下,一是扩大相互投资规模。近年中非洲两国的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是国际上的对外投资大国,又加上中非洲两国的经济水平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使得中非洲各自的内需都有极大的提升。同时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使国际需求的扩大。

参考文献

[1]兰玉麟,黄佑清.后疫情时代中非新型国际贸易关系发展探讨[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5):37-38.

[2]张哲,顾丽姝.21世纪中非贸易关系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2(6):66-72.

[3]王佳妮.中非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21(12):26-29.

[4]杨钧.中非经贸合作历史与现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2):47-48.

[5]张益.中非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75-77.

[6]张哲,顾丽姝.21世纪中非贸易关系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2(6):66-72.

[7]张益.中非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75-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