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市政道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治理对策

赵松森

身份证号:412723199111184634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实施市政工程施工作业时,通常情况下都会碰见软土地基,因为软土地基土土质特殊,与市政工程施工建设需求无法保持一致,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攻克的话题,就是如何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想要使得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施工工作人员就应当对做好软基加固处理工作进行充分考虑,这样不仅会使得基础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对延长市政工程运用寿命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隧道;软土地基;治理对策

引言

作为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市政道路的质量,是城市稳步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不断更新,以提高道路的稳定、安全运营为建设原则,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为目标,为道路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道路地基的质量,是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建设时,软土地基层在循环疲劳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不利于道路的安全运营。因此,对发生地基沉降现象的道路,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与加固,才能保证道路的通行效率。在实际道路施工中,相关施工部门需要根据不同的路基特征,选择合理的技术,进行整修加固。

1分析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特征

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技术指的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以下几个特点较为明显,第一,软土地基的含水量相对而言比较高,与普通地基相互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土壤内部空隙比较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软土地基当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土质,其中包括粉土以及软土,这两种土质所存在的负电荷比较多,在与空气接触时一定的水分会被粉土吸收,这会使得软土地基整体内部水分变得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都会在城市内部实施市政工程建设作业,软土地基需要承担长久力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其无法满足工程对基础所提出的实际需求。第二,软土地基具备流变性特征,一般情况下会被称之为稳定性,由于软土地基内部含水量比较高,在外力影响下,将会产生水分流动问题,这会对提高市政工程地基稳定性造成干扰。一旦在这种状况下进行施工,应当使用具备科学性以及时效性的加固方案开展施工活动,进而使得市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2.1强夯法

在软土地基道路处理中,采用动压实的频率比较高,采用高强度机械设备快速完成加固任务。机械设备使用后,外界的影响不断增强,破坏了软土地基中的原有结构,在挤压力的作用下,软土地基被夯实。强夯法的优势体现为施工工期比较短、施工成本投入比较少等。具体的工作原理为:①受外力的作用,挤压掉了软土地基中的颗粒空隙,软土地基的强度随之升高;②在外力作用下,软土地基出现了裂缝,快速的排出水分,使软土地基的固结能力发生明显的提高;③受外力作用影响,碎石被挤压到软土内部,使垫层得以有效的构成。

2.2预应力管桩

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中,预应力管桩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在软土地基中放入制作好的预应力管桩后,就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加固效果。值得注意的是:(1)需要在软土地基确定以后,方可开始施工;(2)对数据测量工作给予重点关注,确定预应力管桩的具体位置;(3)打桩施工时,对施工区域四周的环境变化和地基特征进行实时监测;(4)打桩施工结束以后,需要设置醒目的标识牌,提醒软土地基已经加固处理结束。

3软土地基的危害性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之前,有关施工人员应加强对软土地基的细致调查,并收集有关资料,以确定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根据软土地基的物理特性,选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和处理措施,以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由于软粘土主要由大颗粒的粘土、砂土、粉土等组成,孔隙率大,渗透性差。软土地基与其他硬土地基相比,其危害性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软弱地基的触变性很强,特别是软弱地基不能承载太大的重量,在受到很大的载荷作用后,软土基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其次,由于软弱地基的渗水性能不佳,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排水加固措施,以保证工程的整体安全。软土地基具有很高的压缩率,其实际沉降与其承受的压缩因子成正比关系,在软弱地基承受一定的竖向荷载作用下,整体的压缩变形将成倍增加,从而引起土体的不均匀沉降和结构破坏。

4加强公路、桥梁、隧道工程软弱地基技术探讨

4.1表层排水法

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表层排水方法,可以将软土地基当中其余的水分排除干净,这种地基加固措施主要是针对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特点来进行的,将表层排水法与软土地基施工内容科学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得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密实性得到有效提高。

4.2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水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在粉土、砂土、淤泥质土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深埋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中,固化剂的使用是其核心和关键,而水泥是确保其固化效果的主要原材料,利用机械设备对软土进行搅拌作业,可以有效地将水泥和软土混合在一起,提高软土的硬度,确保其后续的使用强度和实际承载力能够满足水利建设的基本要求。在进行深埋水泥搅拌桩前,有关人员要做好前期工作准备,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混凝土加固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施工场地的洁净、平整,保证加固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4.3推在预压法施工技术

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推载预压法施工技术,不仅能够使得地基的强度变得越来越高,也会有效防止出现施工后地基沉降的现象。当强度指标与设计需求数值相互吻合以后,卸去荷载,修筑道路路面。通过开展堆预压处理活,通常状况下地基都不会出现沉降的状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路堤填土作为基础,会使得工程成本费用变得越来越低。

4.4二灰土提标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二灰土提标施工技术的使用效率也在逐渐提升,在处理含有淤泥以及淤泥质土和粘土软土地基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这种处理技术,不仅可以使得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显著提升软土地基处理质量与处理效率所起到的作用更是无法忽视的

4.5强夯加固施工技术

强夯加固与预应力管桩施工相互比较,所存在的差异性较小,强夯加固是在前期的压力作用下,通过压力作用把现有空隙大以及含水量高的土壤变得密实是强夯加固主要目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这种加固技术,能够使得加固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由于这种技术具备成本低以及范围广的特征,因此在部分工期紧张和面积大的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使用效率比较高。

结语

总之,基础施工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占据的位置是无法忽视的,由于软土地基所具备的特征比较明显,所以想要使得市政工程施工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就应当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技术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在具体施工时,应当对每一种数据的整理与收集进行充分解析,进而为顺利开展施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一部分道路的软土地基沉降现象,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为目标,进行科学的整修加固,可以此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以及道路的通行质量,提升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领域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琪.软土地基的桥梁隧道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1(8):84-85.

[2]王长辉.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1(6):97-98.

[3]穆立森.基于软土地基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0(1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