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

王宇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 常州市 213125

摘要: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运输设备、人员及材料。矿井运输系统是煤矿井下对于生产而言最为关键的系统。运输物体的性质不同,所采用的设备也不同。煤矿重要的运输设备有矿井提升机、电机车、皮带输送机等。在以往的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煤矿开始进行智能化建设,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也正在经历智能化改造。本文重点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开采;智能化技术;机电运输

1、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及其发展现状

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属性决定了煤矿是高危行业。从历年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不难看出,安全就是煤矿的“天”,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破坏矿井整体安全生产环境,打乱正常工作秩序,给干部、员工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给矿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机电运输是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具有线路长、分布广、环节多、要害岗点多、机电设备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且机电运输事故在煤炭行业安全事故中占比较大,据资料统计占比高达47%。如何抓好机电运输管理,将是有效遏制煤矿事故的重要手段。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必须定期组织“硬核”力量,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关规定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开展地毯式排查,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而当前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存有差距,业务能力不足以吃透弄懂规范、规定相关要求,或者对现场设备不熟悉,造成监察检查无法准确诊断,因此监管力度和深度就打了折扣。近几年,原煤产量在不断增加,生产任务始终放在第1位,机电设备安全则被摆在被动应付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普遍,导致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以综采设备为例,成套设备的产煤量已远远大于该设备的设计值,受前几年煤炭效益下滑影响,设备更新不及时,设备超期使用、老化问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埋下安全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2、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

2.1、对矿井提升机的影响

在利用竖井对煤矿井下进行开采时,矿井提升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矿井提升机一方面要负责将煤炭或矸石提升到地面,另一方面还要负责运输材料、设备以及人员。智能化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智能控制系统、集中管理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组成。控制设备主要有可编程控制器、智能化数字监控器、整流逆变器以及钢丝绳监控系统等。集中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矿井提升或下放的状态进行实时管理;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控现场的实时情况。在系统运行时,通过主控PLC发出控制指令,对矿井提升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控制。通过对调速器实现精准的控制,可以保证提升机运行更加平稳,减弱对钢丝绳的冲击。与此同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还对提升机钢丝绳的运行状态进行了监测。一旦发现故障,则可以立即报警,从而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一些矿井提升机中还应用了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时对现场的情况进行监测。通过采用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对一些安全事故进行报警,从而保障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2.2、对皮带输送机的影响

传送带是矿井运输的关键设备,智能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保障良好的传输效果。智能化技术与CST(Controllable Start Transmission,可控起动传输)软件的有效结合,使得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可以处于高强度、连续性的运转条件下,智能化技术不仅发挥了其在设备监控中的作用,更使得设备运行时的故障概率大大降低,整体的运输效率得以提升。智能化技术与CST技术结合的同时,还需要有完善数字监控系统的辅助功能,通过这些技术和系统的有效结合,就可以对运输机电设备的工作全过程采集运输状态、设备参数等信息,作为运输机电设备调节和控制的依据。当前各个煤矿企业的传送带智能化发展水平相对有限,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部分矿井传送带常会受到矿井复杂、恶劣条件的严重限制,设备的可靠性难以保障。为克服这些限制性因素,在矿井传送带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智能化系统与传送带之间的联系,将先进的智能传感器等应用于矿井传送带中。

2.3、对电机车中的影响

在煤矿井下,电机车是重要的运输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煤矿电机车运输也实现了智能化。在实现智能化后,一方面可以对电机车进行高效的调度,另一方面可以对电机车运输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系统主要由各种传感器、信息传输设备以及显示设备组成。在电机车运行过程中,通过矿用手机就可以了解机车的位置以及等待时间。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矿用手机上实时查看电机车的运输调度情况。此外,管理员还可以在客户端上发布运输信息,系统能根据当前的任务情况自动做出最合理的运输计划,从而大幅度削减等待时间,提高整个运输的效率。在电机车上安装有实时定位系统,运行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对道岔进行控制。与此同时,电机车主控显示屏还可以显示相邻轨道的电机车情况。通过电机车内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机车内的人员情况,在极大程度上杜绝人员超载情况的出现。在机车上还安装有速度控制系统,一旦出现超速情况,系统将自动接管电机车,使得电机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全方位、实时和可视化的控制,使得井下机车处于高效、安全的运行状态。

3、煤矿机电运输的智能化发展前景

井下作业人员所面临的困难较多,如:通风异常、渗水系统故障、机器故障、能见度变低等等,面对一系列突发情况,需要采用正确的操作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及井下设备的安全。部分煤矿针对作业人员所进行的培训工作不到位,同时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培训活动没有积极参与,对机电运输系统等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由此,特种机器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特殊环境下的作业,让机器人来承担煤矿机电运输的主要任务。可以将机器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对接,将更多的机器人安装在生产一线和运输一线,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自动化控制,对其进行远程控制和一键化操作,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执行相对应的控制程序,从而及时调整操作,使得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形成良好的内循环。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故障检查与排除活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煤炭生产运输作业活动的质量。机器人的导入可以将更多的人工解放出来用于其他的生产活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基于此,企业需要招募对机器人控制研发的相关技术人才,并对技术团队加强相应的培训工作,可以和高科技企业进行对口合作,共同开发相应的操作系统,为煤矿的运输系统的稳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一些企业不断探索新的自动化发展,建立并完善更加先进的运输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运输信息系统,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开展运营活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对各种运输设备中的信息数据进行及时获取、分析和运用,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库。并基于此,形成全新的数据闭环,可以为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支持。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团队来负责运输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结合现阶段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设备来进行信息系统构建规划活动,融入自动化控制理念,加强机电运输安全设计和自动化控制设计,形成更加完整的评价系统。对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要进行及时监控,结合自动化系统的后台数据日志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既保证煤炭生产安全,又确保煤炭运输的高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煤矿智能化的进行,煤矿运输也经历了智能化改造。在改造后,运输的效率更高、运输更安全以及运输成本更低。通过对智能化技术在矿井提升机、电机车以及皮带输送机中的应用可以发现,在应用智能化技术后,煤矿机电运输变得更加容易,但是这些均依赖于高效的信息技术,为此,需要加快煤矿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崔若凡.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优化提升的推动作用[J].能源与节能,2022(02):209-211.

[2]郑朝生.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24):125-126.

[3]李鑫.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