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质量管理的风险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保健食品质量管理的风险探究

高升,季蕾

威海康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400

摘要:保健食品质量是提高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质量的基础是质量特性,现有文献对保健食品质量特性的分析较少,对质量特性的维度缺少考察。本文将质量特性与消费者需求结合,综合过去的文献,讨论保健食品的质量特性,分析质量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保健食品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保健食品;质量管理;风险探究

中图分类号:TS21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各地区开始大力发展食品产业,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其中保健食品行业更是成为从业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在食品安全背景下着重分析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必要性及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能推动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

1食品质量管理的风险分析

1.1产品数量与功能得到优化

现阶段,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在市场中的规模逐渐扩大,种类也越来越多。从2016年正式实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开始,到2021年末批准上市的保健食品数量超过17000个,进口保健食品数量也接近于200个,可见保健类产品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另外,保健食品的进口国家体现出集中性,80%的进口国家为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对于市面上保健类产品的功能,一般是以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以及抗氧化等为主。保健类产品的制作原料是已公布目录原料、药食同源原料;常见的类型有胶囊、片剂和口服液等。

1.2保健食品监管法律规范不完善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下,网络销售作为一种快捷、方便的购物方式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一种常见渠道,而相关法规并未对网络销售的保健食品不法行为进行细化明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仅对我国保健食品监管要求以及对保健食品准入制度给予宏观上的规定,却并未对保健食品具体的监管细节给予细化明确。当今社会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现象频繁发生,给保健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与此同时也没有配备与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等法律规范相配套的法律体系。

2保健食品质量管理措施

2.1原材料方面

国家出台了政策对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加以引导和鼓励。“十二五”期间,国家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之中。“十三五”期间国家继续发布政策鼓励保健食品的发展,到“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倡要大力发展中药保健品。2022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鼓励保健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中医药是我国的特有资源,且在我国原材料丰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具有战略意义。利用中药资源提高产品的功能适用性。

2.2产品结构上

随着行业日趋成熟和需求的细分,企业产品结构将由大众化向有针对性、定制化方向演变。以复合维生素类产品为例,美国市场已将系列产品细化至不同人群,但我国80%以上的产品仍为覆盖全人群的粗放式产品。虽然保健品在产品开发难度上低于药品,但要推出适合我国不同人群的产品线,仍需要对细分市场消费者需求有深入了解,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并培育消费习惯。另外,我国针对体重管理的产品份额很少,市场被进口产品占有,如美白保健产品、促进代谢产品、营养代餐产品等。运动营养作为小众利基市场,具有“基数小,成长快”的特点。企业开发“体重管理”“美容”“运动营养”等产品可以走出差异化路线,优化产品功能结构。

2.3产品形态上

据调查,保健品线下消费者正在向线上消费迁移。纯线下购买率从2016到2017年下降了近2%,而线上线下同时购买率上升了1.5%。线上消费者比线下消费者收入更高,更年轻。当代年轻人生活节奏快,追求高效率,与传统相比,他们更青睐方便快捷且口感好的保健产品。目前产品形态普遍以胶囊和片剂为主,缺少食品的感官特性,进口保健食品如康宝莱,其热销产品代餐奶昔等深受消费者喜爱,这样的产品口味舒适,方便食用,适合年轻消费者的需要。

2.4保健食品原辅料控制管理

原辅料质量直接关系到保健食品的最终质量,也是保健食品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建议生产企业在原辅料管理方面,构建原辅料与成品质量信息反馈系统,该系统需要与供应商评价以及信息反馈体系联合运行,从而确保保健食品的质量满足要求。企业应在前期原辅料采购环节注重质量控制,严格展开进场检验与储存管理[8]。在原辅料采购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择没有质量问题的原辅料。当原辅料入厂后,同样要按照采购标准实施质量检测,严格把关。在保健食品销售环节,建议和市场销售部门合作,构建信息反馈体系,若发现问题产品,马上展开调查,为保健类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

2.5加强学习培训,引导公众参与监督

针对监管人员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要着重从以下3点着手。①社会公众在保健食品监管工作中能够发挥投诉举报假冒伪劣食品以及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充分发动消费者的打假力量,让制假售假分子无处遁身。②积极发挥各镇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调动他们参与管理保健食品市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维护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发现上当受骗后,要及时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在各方力量共同的监督和管理下,才能够解决保健食品制假售假的问题,让违法分子无空可钻,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一线执法人员要充分利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学院和省市安排的各类现场培训的机会抓紧学习,同时在现场检查中根据遇到的现实问题针对性地学习,更能快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6加强保健食品的质量管理

相关部门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推动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保健食品行业发展中的生产、开发环节务必要以精益生产为前提,要加强质量管理,尤其需要树立质量管理观念,做好食品质量管控。建议从保健食品生产全过程着手,加大过程监控力度,特别是生产人员应形成质量意识,及时发现保健食品生产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隐患。为了保证食品质量管理实施的有效性,还需要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在体系中确定企业质量生产要求与管理方法,明确各部门以及生产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制定清晰的保健食品生产流程与规范[7]。在生产中需要制定生产标准,保证保健食品生产的规范性,为保健食品企业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2.7保健食品设备的全面管理

在保证生产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也需要生产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照企业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定期维护生产设备,以免设备停机影响保健产品的质量或降低生产效率。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所有员工均要参与设备管理,而且对于专业的设备操作人员,务必要保证持证上岗,预防生产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

结束语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保健食品产业在发展中尤其需要在政策的引导下,做好保健食品管理,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改善保健食品企业内外环境,从而提高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保健食品。

参考文献

[1]程言清.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辨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6):10-13.

[2]周雷雨.食品质量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设计和应用[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6.

[3]邱小玲.关于构建中小微型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