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立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7
/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立场

彭毛多杰

中共海南州委党校 讲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表达的是一种不容失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态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穿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价值立场的一贯坚守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秉持唯物史观、人民立场,坚持人民全上的价值观。在全面建成曾小康社会的推进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判断小康社会建成水准的根本标准,把脱贫攻坚等民生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人民实际的生活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 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等。全面小康社会是否真正建成,一条重要的标准还在于人民是否满意、是否认可。我困县建成生面小重社会的最大障碍,2020年3月6日,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次战決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一明确要求,意味着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深厚情怀,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面向全体中国人民,而不单单是为了某一部分人。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不懈践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在我国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证明了一点,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各项事业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秉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他合合不地去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带领人民开展革命斗争,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者是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鲜明体现了党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国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不仅告诚我们要以“赶考,的精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还要求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做好时代的答卷。回顾既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与践行;面向未来,我们还将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还要实现更加宏伟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仍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不能忘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正所谓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从真理性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对快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尤其强调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逻辑自洽,又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机衔接,是街斗目标的再提高和价值追求的再提升,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持续深化,体现着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客观过程。

从价值性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价值立场的深刻体现,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告诉我们,在谋划推动一切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征,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改善民生、稳定就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等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公共参与方式等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汗水浇灌收获,靠实干笃定前行,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淮确把握了 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需要,精淮聚焦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 价值导向的现实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相继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中华民族历经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领导人民迈向强国征程上的重要一步,经由这一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将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