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农商银行内部审计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解析农商银行内部审计路径

詹黎

身份证号码 612301198211080325

摘  要:农商银行属于股份制地方性商业银行,虽不同地区银行业务有所不同,但一般均以柜面业务及信贷业务为主。农商银行实行内部审计政策,是为最大限度降低内部运行、管控风险。而农商银行的主要风险来源为柜面业务及信贷危机。如柜面业务主要涉及的存款、取款业务,业务操作相对繁琐,风险点较容易产生,如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风险、操作密码风险以及印章管理风险等,都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造成银行与客户的纠纷,甚至造成客户利益受损等问题,对银行的信誉维护、保持都将产生不利影响。还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内部审计制度等,有效提升农商银行内部运行、管理质量,降低风险发生可能。

关键词:农商银行;内部审计;路径

农商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着重强调从风险管控角度出发,对柜面及信贷等最常规的业务进行风险管控,以免对银行日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此外,还应注重分析、了解农商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从针对性处理,有效解决角度出发,对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问题予以合理解决,以提升内部审计可靠性,是保证提升农商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内部管控水平的关键。为达到这一目标,还应重视从审计独立性、审计方式及审计制度完善性等角度出发,具体落实内部审计强化工作,提升内部审计的可靠性。

一、农商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商内部审计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风险问题,一是独立性不足,二是审计方式固化,三是审计体系有待完善。虽然国家已经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内部审计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但部分银行依据自身发展情况等,开展审计工作时,仍存在审计独立性较差的问题,如审计委员会成员并非独立董事等,影响审计结果可靠性。传统人工审计方式,也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审计体系还需在坚持创新的基础上,持续予以完善。

二、农商银行内部审计路径

农商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 应从独立性保证、风险管控以及审计方式创新,审计制度完善等角度,持续提升银行内控水平,确保农商银行内部运行安全,保障银行资金安全,确保其能够为银行及其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一)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

在设立独立内审部门的基础上,辅助审计部门,审查、监督银行经营活动及风险管理期情况,把控内控合规性及公司治理效果,编制、实施中长期审计规划、年度审计计划,对整个审计项目的完成质量负责,并向总审计师负责,报告相应审计工作。

主要还需从农商银行主营业务柜面及信贷等入手,强化对柜面及信贷业务的把控,落实重点风险岗位人员从业行为审计及专项审计等工作,对事对人,对从事柜面、信贷工作的人员进行审查,对其经手的每一笔业务,进行严格审查,对使用非本人系统用户办理业务以及贷款资金批量用于缴存保证金,或者是发放借名贷款等行为予以严肃追查,以有效发现重大系统缺陷、人员舞弊,或者成本浪费等问题。还应树立监督与服务并行的意识,认识到审计、风险管控等的监督责任同时,还应从服务角度,提出可行的整改意见,辅助强化柜面、信贷等业务管控效果,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

(二)强化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

风险管控是银行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应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工作,在执行内部审计工作中,注重落实风险管控。具体可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两个层面入手,具体分析、落实风险管控工作。如审计计划阶段,深入实地进行考察,采用访谈以及抽样检查等方式,识别屡犯问题,追溯发放的贷款项目,尤其是近期业务,评估操作风险,了解贷款业务经营情况,对其合规性进行审查。强化审计人员服务意识、职业道德规范。

在审计实施阶段,抽查针对性较强的贷款业务,进行相应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作为评价其内部运行控制情况的标准之一,对不良贷款进行彻查,如是否通过会计及信贷部门审查、认定,是否在贷款质量监管下进行。审查屡犯问题,对于贷款业务中,常见且屡犯的问题,予以充分核查。充分重视控制测试工作,将已经发现的贷款问题,比对贷款部门报表及相关档案、台账等,抽取部分贷款与会计账本、借款合同进行校核,以确定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审查工作结束后,界定不良问题,出具相应审定报表。

在审计报告阶段,应就银行贷款业务中资料不真实或者担保控制不足、内部控制管理缺陷、人员未履职等问题,严肃对待。给出审计意见的同时,强化贷款业务合规性、真实性,提升贷款处置能力,有效控制抵押及质押等担保风险。

(三)创新农商行内部审计方式

创新农商银行内部审计方式中,必要用到现代先进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实行“非现场”审计,以突破时间、空间屏障,加强审计模型风险预警设计、数据统计导出设计以及实施监督管控等,做到全面监督管理,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及质量,提升审计实效。为配合审计核查强度增加,更应该注重落实信息化审计工作,注重加强未涉及部分的审计管控。结合审计特点,信息化技术特点,完善设计步骤,持续规范审计流程,持续提升内部审计针对性、科学性,提升审计效益。

(四)完善农商行内部审计机制

完善农商银行内部审计机制,还应从组织架构、职责权限以及工作流程、审计外包、考核问责、监管评估等角度,具体完善各项内容。

组织架构部分,在上述内容中已经提及,加强董事会的独立监管,下设审计委员会等,保证负责人及成员的独立性。职责方面,还应制定内部审计章程,如明确银行内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地位及权限与职责,明确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内控之间的关系,明确内部审计外包标准、外包原则等;明确内部审计事项,如经营管理合规性、有效性,内控适当性、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全面性、有效性等;参加职责相关会议及培训活动,检查各类经营机构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获取相应信息,为审计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工作流程方面,对应依据审计章程及业务性质和银行的风险状况、经营管理需求、资源配置情况,进一步明确审计范围、重点及频率,编制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报审计委员会批准。依据计划选派人员,组成审计组,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具体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最后完成审计报告,应用审计结果,及时整改、追责。

考核问责方面,则应建立内部审计激励制度,对总审计师、审计工作人员等进行考核评价,对其专业胜任能力及综合素质予以有效评估,建立内部审计责任制,对相应人员予以问责处理,将审计结果作为绩效考核依据,追究审计或整改不力行为的相关责任。

监管评估方面,则需与银监机构建立沟通机制,讨论风险问题及风险化解措施。与此同时,银行内审应向监管部门提交审计计划、审计发现及整改、全面审计工作报告等。按照银监机构要求,完成制定审计工作,结果报送监管部门。银监机构则可通过非现场监管以及现场检查,或者监管会谈的方式,评估审计合规性、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商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问题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是审计的独立性,即审计工作是否与银行内部其他业务相区分,人力、物力资源等与之相区分,确保审计工作独立进行,不与任何部门产生连带关系,以更加客观地行使审计权力,确保审计的公平公正,提升审计的可靠性。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旨在能够对农商银行内部运行及管理负责,能够切实保障银行内部运行安全,保证银行内部资金安全,以此保障农商银行可以持续安全运行下去,为地方农业发展持续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丽萍. 农商银行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 经营者,2019,33(22):220.

[2]申屠坚彩. 提升农商银行内部审计效能的有效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19(1):287.

[3]尚凡莹. 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