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眼科护理中潜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31
/ 2

探析眼科护理中潜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张晓青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  重庆黔江  409600)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防范措施。方法:100例眼科疾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提升护理质量。结果:该眼科护理工作中,最为主要的护理危险因素为视力模糊、手术感染、生活自理障碍、跌倒、便秘、睡眠障碍、药物漏服,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给予相应防范措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实施防范措施前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缺乏,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有待提高,因而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一些危险时间的发生,通过给予有效的防范措施,这些危险因素得以控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眼科护理;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眼的结构精细,稍有损伤有可能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失明,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提升及医疗纠纷的频频出现,眼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有待提升[1]。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水平要求,将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手术及药物疗效固然重要,但还应达到较高的满意护理成效。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眼科疾病患者,探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防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眼科疾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为(45.91±6.43)岁。其中眼外伤患者23例,白内障患者18例,青光眼患者20例,视网膜脱落患者13例,翼状胬肉15例,其他11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神经障碍者。

1.2 方法

由本院3名医生及3名护士组成专门的调查小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住院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建议与意见,以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该问卷包括患者的个人资料如职业、诊疗经过、治愈情况等,自身疾病管理,疾病认知程度,行为危险因素等几个方面。收回所有问卷并统计总结分析,针对问卷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并由调查小组监督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回访护理工作质量,比较患者在给予防范措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

1.3 防范措施

1.3.1 规范眼科护理操作,所有护理人员不论资历,都应该严格按照这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动作应轻、慢、准,避免造成眼部损伤。定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者进行批评教育,严格规范管理,做到制度保障。

1.3.2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告知患者住院时的相关注意事项,不得擅自离开。详细介绍医院布局环境,使患者尽快熟悉。告知其服药注意事项,并监督患者每日按时服药。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进展,预见性的提前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将安全教育内容规范化,从容提高安全教育的覆盖率。

1.3.3 加强暗室管理,室内摆放应合理,患者进出暗室必须有护士扶持,进入暗室前必须先开灯。改善病室环境,提高病室内光线、整洁,减少不必要的设施,便于患者下床行走与休息。患者术前必须先经明确核实术眼后才可进入手术室,以免手术错误造成严重后果。

1.3.4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每个人的护理水平合理安排,减少工作负荷,减少疲劳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细化服务流程,减少护理错误的发生。

1.4 评价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1~3级评分,总分不小于24分者为很满意,不小于20分者比较满意,20分以下者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科护理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该眼科护理工作中,最为主要的护理危险因素为视力模糊、手术感染、生活自理障碍、跌倒、便秘、睡眠障碍、药物漏服。

2.2 防范措施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给予相应防范措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实施防范措施前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防范措施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n(%)]

组别

例数

很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程度

干预前

100

30)

48

22

78.00%

干预后

100

90

7

3

97.00%

注:①与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由于专科护士对于患者的全身病情评估能力较低,不能对一些潜在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常造成一些危险事件的发生。加之患者入院后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本次研究通过调研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以期改善护理问题。

通过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是保障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分发自我管理手册、护理健康宣传图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以及对自身的疾病认知。积极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确保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对于伤侧眼部做好包扎,嘱患者下床时应先睡醒调整1min后,才可坐起,不得突然坐起或站立,在坐起1min后带肌肉放松方可站立[2]。若患者动作过于迅猛,则有导致眼内压力骤然增加而出血,或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产生。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考核,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切忌追求快速尔致使动作不够轻柔,造成眼部继发损伤。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尤其是在患者的打针、点药方面,操作前必须确认是否为患眼。对于患者的每日服药,应在护理人员监督下进行,防止漏服药物的现象以影响治疗效果。对于术后感染者应在明确病原微生物前提下,给予抗感染治疗[3]。对于跌倒患者,大多为视力模糊者,因而在其活动或检查时应有护士和家属陪护。由于患者长期住院,对住院环境的不适应,加之心里焦虑,常引起便秘、食欲不振等,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本次研究中,通过防范措施的实施,患者的危险因素得以控制,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相比于防范措施干预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

有报道称[4],我国盲人数目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可见我国眼部疾患者数目之大,因而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势在必行。本次对于院内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提高眼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相信我们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定能改善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我过整体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代霞. 眼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4):14-15.

[2] 张娆,陈映,季萍,等. 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及直接经济损失[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5):457-461.

[3] 代元丽,高俊霞,段萍萍. 眼科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和预防对策研究[J]. 心理月刊,2020,15(16):51.

[4] 张雯娟,李莹,余喜梅.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斜视性弱视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中国美容医学,2022,31(1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