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隐患及护理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3
/ 2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隐患及护理干预措施

王亚梅

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314500

【摘要】目的:讨论揭示血液净化中心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的护理风险隐患以及处置干预措施。方法:2021年2月-2022年6月,将104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性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SF-36评分指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F-36评分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预防性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测算对比

    血液净化治疗技术能够发挥彰显针对肾脏器官基本生理功能的补偿替代作用,继而确保肾脏器官疾病患者长期持续具备良好生存质量[1-3]。文章以我院部分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开展预防性护理,测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2月-2022年6月,将104例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参照组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介于21-67岁,平均(36.65±4.44)岁。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介于23-69岁,平均(39.86±4.02)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未见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性护理。

1.3观察指标

    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指标(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一般健康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27.0,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1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患者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

52

37(71.15)

14(26.92)

1(1.93)

51(98.07)

参照组

52

31(59.62)

10(19.23)

11(21.15)

41(78.85)

卡方

9.420

P值

<0.05

2.2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85%(2/52)低于参照组32.69%(17/52),组间有差异(卡方=14.489,P<0.05)。

2.3两组接受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指标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54.45±6.19)分与参照组(53.41±6.75)分大致相当,组间无差异(t=0.819,P>0.05);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评分指标(50.03±5.32)分与参照组(49.81±5.20)分大致相当,组间无差异(t=0.213,P>0.05);研究组的躯体疼痛评分指标(54.55±5.81)分与参照组(55.75±6.72)分大致相当,组间无差异(t=0.974,P>0.05);研究组的一般健康评分指标(53.82±6.16)分与参照组(54.61±5.45)分大致相当,组间无差异(t=0.693,P>0.05);研究组的主观精力评分指标(53.55±4.82)分与参照组(52.41±4.96)分大致相当,组间无差异(t=1.189,P>0.05);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指标(54.81±5.66)分与参照组(55.58±5.78)分大致相当,组间无差异(t=0.686,P>0.05);研究组的情感职能评分指标(51.61±5.04)分与参照组(52.03±4.80)分大致相当,组间无差异(t=0.435,P>0.05);研究组的精神健康评分指标(50.82±4.54)分与参照组(50.55±4.45)分大致相当,组间无差异(t=0.306,P>0.05)。

护理后,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72.06±6.96)分高于参照组(64.56±6.49)分,组间有差异(t=5.683,P<0.05);研究组的生理职能评分指标(69.81±6.28)分高于参照组(62.52±5.97)分,组间有差异(t=6.067,P<0.05);研究组的躯体疼痛评分指标(73.50±5.68)分高于参照组(66.12±6.18)分,组间有差异(t=6.340,P<0.05);研究组的一般健康评分指标(72.68±5.48)分高于参照组(65.78±6.17)分,组间有差异(t=6.029,P<0.05);研究组的主观精力评分指标(72.17±6.02)分高于参照组(63.53±5.11)分,组间有差异(t=7.890,P<0.05);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指标(77.17±6.28)分高于参照组(65.17±5.06)分,组间有差异(t=10.730,P<0.05);研究组的情感职能评分指标(69.17±5.24)分高于参照组(61.16±5.08)分,组间有差异(t=7.914,P<0.05);研究组的精神健康评分指标(68.79±5.05)分高于参照组(60.29±5.01)分,组间有差异(t=8.617,P<0.05)。

3讨论

    在血液净化治疗活动开展过程中,择取适当方法为患者开展护理处置干预,能支持获取优质临床效能,调整优化患者的临床生存质量[4-5]

    本次研究证实,针对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开展预防性护理,能获取优质效果,值得引起关注和推广运用。

结语:

    在血液净化中心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针对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开展预防性护理,对比为其开展常规护理,能改善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优化患者的临床体验状态,适宜普及运用。

【参考文献】

[1]陈秀玲,石英,马燕,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标准化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标准化,2022(04):181-183.

[2]张旭珍,张彬娥,蒋丹罗兰.案例教学联合情景模拟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2):101-102.

[3]王小明.PDCA循环理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带教质量加强的效果及应用价值观察[J].甘肃科技,2021,37(14):160-162.

[4]朱瑜,黄圣洁,吴李莉,等.视频监控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07):1020-1021+1024.

[5]朱静.首次透析负责制管理对血液净化中心临床护理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