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协同运行的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4
/ 2

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协同运行的技术及经济性分析

王子锋

陕投关中新能源有限公司   陕西省渭南市  715600

摘要:本文对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协同运行的技术及经济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光伏电厂和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探讨了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方式。在技术方面,重点研究了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之间的能量匹配、功率平衡和运行策略等关键技术。在经济性方面,分析了协同运行对光伏电厂和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报周期和成本优化等指标。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对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光伏电厂;储能系统;协同运行;经济性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主流能源之一。光伏电厂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清洁、可再生和分布式特点。然而,由于光伏电厂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其接入电网存在一定的挑战。储能系统作为能量存储和调控的关键技术,可以弥补光伏电厂的不足,并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1 光伏电厂的原理和特点

光伏电厂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施。其基本原理是光伏效应,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上时,光能被吸收并激发电子,形成电流。光伏电池通常由多个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材料组成,如硅、镓、铟等。这些材料的能带结构使得光子能量被吸收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子-空穴对,形成电流。光伏电厂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光伏电厂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发电方式,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对环境友好。其次,光伏电厂具有分布广、资源丰富的特点,可以灵活布局在各种场地,如屋顶、地面、水面等。此外,光伏电厂的建设和运维成本相对较低,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成本逐渐降低。光伏电厂还具有快速建设和投产的优势,可以迅速响应能源需求的增长。

1.2 储能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储能系统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并在需要时将其重新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常用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储热系统等。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电能存储在储能介质中,当需要释放能量时,通过逆过程将储能介质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输出。储能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储能系统可以平衡能源供需之间的差异,提供灵活的能量调度和储备能量。它可以在高峰期储存多余的电能,然后在低谷期释放储备的电能,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储能系统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向电网提供或吸收大量的功率,提供备用功率和调频调压等附加服务。此外,储能系统还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提供稳定的电能输出。

二、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方式

2.1 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能量匹配技术

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能量匹配技术旨在实现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之间的能量平衡和优化利用。能量匹配技术的关键在于合理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之间的能量流动。首先,通过光伏发电的天气预测和负荷需求的预测,可以制定合理的能量调度策略,以确保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之间的能量匹配。根据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和负荷需求的变化,可以动态调整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功率,以实现能量的平衡和优化利用。此外,通过优化能量转换的效率,减少能量损失,也可以提高能量匹配的效果。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能量匹配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2 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功率平衡技术

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功率平衡技术旨在实现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之间的功率平衡,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为了减小光伏发电的功率波动性,可以采用功率平滑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使其更加平稳。此外,储能系统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向电网提供或吸收功率,以平衡光伏发电和负荷需求之间的功率差异。通过合理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功率输出,根据电网负荷需求的变化,优化功率的分配和利用,可以实现功率的平衡和最大化利用。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功率平衡技术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电力系统的调度压力,为电力市场提供更加灵活的调度资源。

2.3 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技术

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技术旨在优化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性。通过协调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合理分配资源,可以实现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协同工作。根据电网负荷需求和储能系统的状态,制定能量的优先级管理策略,确保关键负荷得到满足。此外,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可以与其他能源设施(如风力发电、传统发电等)协同运行,通过多能源的协同管理,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技术可以优化能源利用,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三、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协同运行的经济性分析

3.1 经济效益分析

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在经济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光伏电厂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采购成本。其次,储能系统可以平衡光伏发电的波动性,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降低电网运营成本和电力市场调度成本。此外,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还可以提供附加的服务,如频率调节、峰谷填平等,为电力系统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能,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

3.2 投资回报周期分析

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的投资回报周期相对较短。投资回报周期是指从投资开始到回收全部投资成本所需的时间。光伏电厂的投资回报周期通常较短,一般在5到8年之间,而储能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也在5到10年之间。当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协同运行时,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平衡光伏发电的波动性,提高自给自足率和自供自用率,进一步缩短投资回报周期。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光伏电厂和储能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还有望进一步缩短。

3.3 成本优化分析

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可以实现成本的优化。首先,光伏电厂的建设和运维成本相对较低,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成本进一步下降。其次,储能系统可以优化光伏发电的利用率,降低电网运营成本和电力市场调度成本。通过合理配置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功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发电的多余能量,减少对电网的注入和抽取,降低输电损耗和运营成本。此外,成本优化还包括对设备的寿命管理和维护成本的控制,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本文对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协同运行的技术及经济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对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协同运行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成熟度、经济性和政策支持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光伏电厂与储能系统的协同运行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实现可持续能源供应和能源转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佩芸. 计及电化学储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

[2]刘鑫. 虚拟电厂的经济调度与优化配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20.

[3]应飞祥. 计及可靠性的含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经济性评估及新能源消纳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