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年轻化,家庭康复护理很重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1

脑卒中年轻化,家庭康复护理很重要

崔晓林

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41400

中风是一种非常突发的疾病,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一、脑卒中年轻化的原因

目前来看,卒中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11%的脑中风发生在45岁以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患病的主要因素跟现在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关系。

一是不健康的饮食越来越多,高胆固醇的垃圾性食品,可能造成动脉硬化。二是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中,很多人选择吸烟和饮酒的方式。三是社会节奏比较快,而年轻人承受的压力更大一些,这些社会压力本身会对心血管有损害。这些综合因素造成卒中现在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尤其要注意的是,有的年轻人对心脑血管等常见老人病重视不足,不重视检查用药。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这也是青年卒中高发的五大因素。

二、脑卒中的家庭康复护理

1、合理安排起居

脑卒中病人很忌讳熬夜,回家后要做到作息规律,睡眠定时,必要时可借助药物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病人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每天早上洗手、洗脸,晚上睡前热水泡脚(注意水温,避免烫伤)。衣服、被褥要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卫生。卧室温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服。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间隔日久,预防便秘,如果出现便秘时,避免用力排便,可给予开塞露等药物辅助通便。

2、饮食管理

脑卒中患者高致残率,多活动不便或瘫痪在床,至此消化功能减弱,甚至有些患者对大小便失去控制能力。因此在饮食上宜选择清淡,切勿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还要多吃些水果蔬菜,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营养吸收,防止便秘。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饮食不洁造成腹泻,注意清洁肛门周围,以保护肛周皮肤,避免湿疹或感染。

3、心理护理

脑卒中病人发病后虽然经过积极救治,生命体征平稳,但难免会有部分病人出现肢体瘫痪,表现为焦虑不安,有的病人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自卑。年轻的病人会担心影响婚姻,老年人则会担心给家人增加负担而抑郁忧愁,更有一些病人因治疗未达到理想的目的,产生急躁的情绪、性格的改变等,因此家属应对病人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适时调整,予以细心地照顾,多多给予理解,让病人感受到被关爱,使患者建立健康而稳定的情绪,这样更有利于康复。

4、定时翻身拍背

由于脑卒中患者多卧床,不利于痰液顺利咳出,定时翻身、拍背可促进咳痰,避免形成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1)翻身

应做到定时翻身,通常2~4 小时翻身一次,更换一次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同时保持床单干燥无皱,每天用温水擦洗身体,勤按摩、勤擦洗、勤换衣,及时更换衣褥。

(2)拍背

手掌呈弓形,五指并拢,由肺底部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拍背,力度不宜过大,当患者出现主动咳嗽时,应暂停。

5、预防跌倒

当患者由于脑卒中或其他疾病出现行动不便或难以保持姿势时,需要预防跌倒。拉起床位护栏,不要在床上站立。不要独自去卫生间,需在他人的帮助或陪伴下前往,不要突然起身,扶稳后再缓慢站立。

6、康复指导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建议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不可过量以不过度疲劳为度。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正确的康复训练,可加快康复进展。如: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要营造轻松、安静的语言交流环境,让病人克服羞怯心理。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由易到难,由短到长。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逐渐增加运动次数及时间,待功能有所恢复,按照由肢体近端到远端的顺序,鼓励患者用健肢帮助患肢被动活动,如双手叉握上举训练,下肢的桥式运动。逐渐过渡至肢体的主动运动、床上活动、床下活动等,循序渐进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