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现状分析与研究新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现状分析与研究新进展

郑女娟

广东顺德新容奇医院有限公司528303

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构成部分,为医疗工作提供无菌物品是其主要职责。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器械实行集中统一处理,可显著提升工作及灭菌质量,强化灭菌物品使用的安全度。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现状,综述了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技术研究新进展及提升灭菌监测质量的对策,希望可进一步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质量。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

各大医院在运行过程中,为提升医疗质量,将院内感染降至最低,对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判断医院灭菌效果及质量期间,灭菌监测是其重要的衡量指标,灭菌过程监测备受瞩目,正因如此,有效推动了物理以及化学等监测的发展速度[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区域、经济水平等,导致我国消毒中心灭菌监测质量良莠不齐,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为此,本文对我国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现状及研究新进展如下综述。

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现状

1.1基层医院

我国大部分基层医疗在灭菌监测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对灭菌监测关注度不足、缺乏专业的灭菌监测人员等,在该些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基层医院灭菌监测水平始终无法提升。孙雪莹[2]等人员在研究中,将南京市21家基层医院作为研究目标,并对其灭菌监测质量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监测规范占比在75%以下,其中生物监测占比不足5%,而化学监测基本上没有依照有关要求给予落实。不难发现,在基层医院中,有关人员对消毒灭菌工作关注度不足,加之专业的操作人员匮乏,给灭菌合格率带来了不良影响。

1.2二、三级医院

在有关研究中,对四川140余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现状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各种灭菌监测执行占比达到了100%,在二级医院中,物理和化学灭菌执行率虽然达到了100%,但生物监测执行率不足75%,这与卫生行业有关标准要求严重不符。相较于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投入的人力和财力较多,因此其在灭菌质量及管理等方面更加理想,可满足卫生部门的有关要求。但需注意,其同样也存在灭菌执行及合格率不达标的现象。所以,医院应加大对该项工作的监管力度,持续优化和完善灭菌监测过程,使灭菌合格率得到显著提升。

2灭菌监测研究新进展

2.1化学监测

化学监测所使用的化学指示物需要得到卫生部门的批准,该种监测方式操作简单且花费较低,在各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化学监测中,第四类及第五类化学指示应用较为广泛。以往所使用的第四类指示卡防水效果较差,与冷凝水接触后,颜色极易发生改变,再加上肉眼观察存在一定的视觉误差,降低了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第四类防水指示卡逐渐应用到灭菌监测中,显著降低了冷凝水的影响,监测质量明显提升。第五类化学指示剂在使用中,判断标准以指示性标识是否指向定区域为主,监测结果准确性较高,为此,第四类和第五类指示卡在各大医疗机构得到了普及化应用。此外,在灭菌器中,官腔PCD是最难的装置,为此,官腔PCD存在一定的优势,例如可以监测管腔器械的灭菌效果,可以作为一批次物品灭菌合格与否的放行标准等,在提升灭菌安全系数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2物理监测

物理监测贯穿于消毒灭菌的整个过程,其是灭菌监测的基础,物理监测不仅可动态观察灭菌过程,并且还可提供可靠、可视的灭菌数据。卢应军等人员在开展的研究中,在对物理监测灭菌过程进行分析、整改以及处理过程中,使用了PDCA循环法,研究结果显示,消毒灭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夏春丽等人员通过分析超重包灭菌监测数据发现,化学与生物监测合格占比达到了100%,但物理监测合格占比仅为15%,这也证实了物理监测在消毒灭菌中心灭菌监测中所存在的重要作用,其可有效补充化学及生物监测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强化监测结果的正确率。

2.3生物监测

在生物监测方法中,常用的监测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菌片;第二,自含式生物指示剂,第三,快速阅读生物指示剂。其中,菌片培养因为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高,降低了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同时加大了消毒成本的投入,所以该种方法已经被淘汰。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56℃度的环境下过夜培养,并且不会给结果带来过多的影响,阅读器通常在24min便可显示结果。因此,医院在进行生物监测时,经常会使用该种方法,在提升灭菌质量的同时,还可提升经济效益。快速生物监测阅读器在使用期间,由于存在耗时短等优势可大幅度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临床中得到了普及化应用。

3提高灭菌监测工作准确率的常用管理方法

3.1PDCA循环法

PDCA循环法通过四个阶段来实现质量管理,分别为计划、执行、检查以及处理,其是新型的管理模式。PDCA循环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毒工作人员以及灭菌管理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将预防作为主导,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医院消毒工作向主动管理转变,该种方法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陈洁等人员在研究中,组建了质控管理团队,并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融入PDCA循环法,研究显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监测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3.2流程管理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首次提出了流程管理,使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化。近些年,流程管理在医疗护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医务人员素质及工作效率。学者刘春先等人员在研究中,将流程管理理论渗入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并将工作流程划分为四个方面实施管理,分别为岗位工作、应急工作、操作以及沟通流程,在对工作性质进行充分考虑的前提下,制定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结合工作流程开展管理工作。研究结果显示,临床工作质量、效率及满意度均明显提升。

3.3品管圈

品管圈是由相近或互补的成员所构成的小圈团体,团体在组建过程中,将自愿作为前提,团队成员遵循活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明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给予及时解决,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姜玮[4]等人员在研究中,在过氧化氢等离子质量控制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研究结果显示,工作效果显著提升。在开展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其会采集近五个月的灭菌工作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明确工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建议,同时在优化过程中,不断收集有关资料,并将优化前和优化后的效果进行比较,该种方法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了灭菌合格率,降低了人为因素对灭菌合格率的影响。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中的应用,在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的同时,还可强化其责任意识,及时解决圈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结语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心脏,是不可或缺的科室,其日常工作涉及到医疗器械的包装、清洗以及灭菌等内容,该项工作质量的强弱,与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息息相关。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灭菌监测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加大对灭菌监测的管理力度,可显著提升医疗机构灭菌质量,使灭菌监测体系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为医疗机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卢映君,刘健华,刘芳利.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质量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67-69.

[2]孙雪莹,史安云,甘志连,邱素红.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中心灭菌监测数据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3):2063-2066.

[3]江华,顾宇峰,蔡霞,舒红梅,肖骁.基于人工智能的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02):99-101.

[4]姜玮,黄平.外来手术器械纳入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的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02):3805-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