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检修与维护保养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地铁车辆检修与维护保养技术分析

孙德金,吴洪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道路上,地铁车辆检修同样需要提高其质量管理效果,这样才可以保障地铁安全、稳定运行。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地铁车辆检修工作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人员、检修标准等多方面问题,而采取有效的地铁车辆检修质量管理策略成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长远发展、保障城市稳定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地铁车辆;检修;维护保养

引言

车辆作为轨道交通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承担输送客流、服务大众的重要功能,其正常运行对整个地铁的安全运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车辆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检修作业,以保障车辆日常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对车辆检修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研究车辆检修工艺中的检修设施和检修设备。

1车辆检修设施

车辆检修设施主要设置在车辆基地,车辆基地范围包括车辆段(停车场)、维修楼、物资总库、培训楼及相应的生产、生活及办公设施等。其中车辆基地根据规模可分为车辆段和停车场。车辆段主要包括联合检修库(可做架修、大修、均衡修)、运用库(可做双日检、均衡修)、工程车库、不落轮镟库、吹扫线、洗车线、试车线等。停车场主要包括运用库(可做双日检、均衡修)、工程车库等组成。另外,考虑线路较长或场段距离较远等因素,停车场还可设置临修库,用于场内车辆临时故障的处理。

2地铁车辆检修工艺

2.1双日检

双日检主要就是检查车下情况,同时还需查看车内部件外观,至于电气元件故障这些并不属于双日检内容,空调风机故障检查也不属于其中,其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检修工艺。因为车门门控器故障的发生没有规律,所以即使双日检中没有发现问题,之后还是可能出现故障。这种检修工艺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确保日检检车质量,还可以在确保检修质量的同时完善人车配比,起到缩减人力成本的作用,而且不会对行车造成太大影响,可以有效满足地铁车辆运行要求。

2.2月修

如果存在着超过地铁车辆运营时间的情况,或者营运里程数超过了1万公里,则应开展相关的月修处理工作。在具体的实践环节,检修部门主要涉及电气箱、牵引电机以及受流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走行部门来说,则包括转向架、联轴节、轮对、齿轮箱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车载设备中的指示灯、各类信号控制以及控制单位等方面。在月修的实践中,应明确在双日检的基础上,落实相应的检修项目的合理性,并能从实际出发深化检修工作,提升检修程度,并借助于车载故障诊断系统来开展一系列的设备的检测及性能试验工作。同时,落实具体的检修周期的要求,开展相关的踏面修形、车轴超声波探伤、电气回路绝缘检测、牵引电机绝缘检测等专项的具体检测及检修工作,以便更好地维护好地铁车辆的运营要求。

2.3架修

架修需要对车辆进行大范围解体,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认真检查、清洗、维修和调试等操作,相关工作人员经维修手册确定检修范围和内容。进行工艺设计架修时需要根据维修手册并结合车辆使用情况进行解体,主要就是对车辆车体解体,同时需要对转向架解体,之后则需要检测、清理、调试和维修各部件。架修工作的及时进行可以让车辆各部分性能都保持良好,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潜藏的问题并进行处理,地铁车辆并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可以投入运行,可以更快地完成运行任务。

2.4大修

大修是一种相比架修更加全面、深入的检修工艺,进行大修时需要对车辆进行全面、大范围解体,之后还要进行清理、检查、测试和调试等,检修人员需要根据维修手册确定检修范围、内容和深度。进行工艺设计大修和架修时并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对车辆车体进行解体,对转向架进行解体,对各种设备、零件进行清理、检查、维修和调试等。

3地铁车辆检修与维护保养措施

3.1注重检修现场管理

地铁车辆检修对于现场环境和条件有着一定要求,为保证检修质量,务必做好检修现场管理工作,做好检修工具的管理。第一,做好工具台账管理。检修工具的申报采购、使用以及后续的维护都要有详细的台账记录。第二,合理设置警示标志。一般情况下,地铁车辆中会设有禁止动车牌、禁止通高压牌以及双面方位灯。白天在开展地铁车辆检修工作时,需在轨道位置放置双面方位灯,在地铁车辆驾驶室放置禁止通高压牌。在开展列车通行项目检查时,在相应位置摆放禁止动车牌的警示标志。具体摆放如下:在设置双面方位灯时,应当按照地铁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在右侧轨道位置处放置禁止动车牌,在地铁车辆两端车钩位置悬挂指示牌,在驾驶室的手柄位置或者车间电源位置放置禁止通高压的警示牌。在夜间开展检修工作时,因为地铁车辆自身就设有相关警示标志,所以就不用再另设警示牌。但因为夜间检修工作内容比较多,因此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检修项目进行统一安排和检查,从而保障车辆后期检修工作的顺利推进。第三,合理设置检修防护用具。在开展地铁车辆检修工作时,通常会要求配置检修人员和监督人员各一名,如需增设人员则需要结合具体的检修需要安排人员。在检修开始前需要科学设置防护用具,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同样要依照有关要求将防护用具撤除。防护用具撤除主要由使用人员负责;第四,妥善管理检修有关设施设备和工具。地铁车辆检修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设施设备和工具,为避免出现遗失、损坏等问题,影响其正常使用,应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并落实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定期对有关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可以更好投入到车辆检修工作中,保障地铁车辆检修质量。

3.2做好地铁车辆检修人员管理工作

地铁车辆检修人员管理也会影响检修质量管理成效,所以必须要做好检修人员管理工作。首先,在培训教育方面。在完成技术更新、流程优化、制定变动等工作后,需要及时组织检修人员进行学习。为保证所有人人员做到认真对待,在培训教育结束后还要进行考核,以更好发挥培训教育价值;其次,还需要树立检修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可以将地铁车辆检修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进行结合,提高有关人员对检修质量管理的重视;最后,明确检修质量管理责任。通过将地铁车辆质量管理落实到位,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找到有关责任人,就应当明确检修质量管理责任,管理责任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如果出现检修质量问题,且在修程质保期内的质量问题,负责检查该项目质量的人员就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3.3专业融合应用,优化指导修程

各专业智能运维系统及数据建设相对孤立,难以跨专业形成详细的车辆故障运维信息。未来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发展要考虑与通号、票务等专业技术平台兼容的问题,实现数据互通互用。打破单一的系统架构模式,依托云边端协同的互联网平台新模式,实现车辆智能运维系统弹性扩展和资源动态平衡;基于容器、微服务等云原生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全面感知、全系统集成、多专业协同联动、智能场景深度融合,建立全面的能力开放体系,支撑产业生态化发展。

结束语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主要构成,实现了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助力。但在进一步展开轨道交通建设与规划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轨道交通具有寿命周期长、技术线路复杂等特点。而不同线路的车辆也会由于零件供应商不同,拥有不同等级的配置情况。一旦轨道交通车辆在行驶中出现异常或发生故障,运营商需要调度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此项工作,而在对其进行检修时,也需要根据不同型号车辆的结构进行专项检修。

参考文献

[1]陈洪满,孙成慧.国内外地铁车辆段布局及检修模式探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2,58(6):216-218.

[2]王哲.地铁车辆检修质量管理策略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9):4-6.

[3]李惠欣.地铁轨道工程车辆维护和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