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电力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技术探讨

邹涛,李会增,王亚萌

青岛顺安热电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岛市,266109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得到不断完善与创新,相关运维检修技术也得以更新。各种新型电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完善电力设备的检修与运行维护不仅能确保电力设备运行的性能,而且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从而稳步提升电力供应质量。对于电力设备检修与维护运行工作而言,其落实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的稳定性与运行性能。基于此,为切实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落实日常检修与运行维护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合理使用先进的技术,从根本上提高电力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质量。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维护检修

引言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地区的稳定发展、百姓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作为资源供给系统,电力系统承载着发供电功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严密的电力系统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但电力系统还是会遭遇各类意想不到的故障问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带来生命财产损失。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企业应当借助强化电力设备管理来维护电力设备甚至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为电力能源供应奠定良好的基础。此类改革优化活动在确保社会工业生产用电以及民众日常生活用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电力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较以往而言,明显加快,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就对这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现有的设备检修与管理工作模式实施创新与改进,在增加设备使用时间、减少成本投入的基础上,尽可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才是企业得以健康长久发展的根本。在落实相关工作的过程中,电力设备检修与运维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掌握电力设备的详细状况,及时了解电力设备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处理措施,以确保电力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

2电力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策略

2.1规范电力设备操作流程

在电力设备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给予补充和完善,以此来确保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细化排查人员职责,并做好分组工作,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来提高安全隐患排查效率。安全隐患排查人员要对电力设备操作要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严格按照电力行业标准、规程、“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力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来开展排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2对故障诊断技术进行革新,优化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案

首先,建议设备维护检修相关的责任方要针对目前电气设备类型和工作特点的不同构建有效的信息监控平台,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布置及其他智能化检测手段,实时或间隔轮巡获取各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针对不同的设备及参数,设置不同的报警阈值,当设备存在隐患并且尚未发展为事故之前提前发出预警,以代替传统的人工现场巡检,不仅提高数据获取的及时性,还能保证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减轻维护检修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提升维护检修的工作效率,用信息化手段为设备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其次,引入算法模型,将传感器检测收集的数据与模型进行匹配而得出故障诊断的结果。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或元器件特点,建立相应的生命周期算法模型,依据检测平台检测收集的数据,对各项电子元器件实际参数进行全面统计和解析,提前预测设备或者元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果状态不正常则给出可能存在故障的类别判断,帮助维护检修人员进行故障诊断分析和决策,提前找到电气设备运转当中可能存在的偶发性恶化事件,这种方式首先要求维护检修人员对不同类型的设备或者元器件在不同阶段的工作状态以及详细参数有着清晰的了解,往往需要厂家实验室的试验数据作为支撑,其次,算法模型在建立之后需要一定时间的试验和测试,实验测试完成后部署使用,这种方式其实是传感器技术与动态测试技术的紧密结合,可以提前预测可能损坏的元器件,但是模型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的误判比例。再次,尝试引入人工智能决策平台,用人工智能代替专家进行决策,采用特征数据库的案例自动匹配代替人工进行决策,快速准确地进行初步故障预判,甚至直接对前端进行控制,及时切除并隔离故障回路,将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人工智能诊断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一种诊断方法,建立该套系统的重点在于特征数据库或者是特征案例库的获取,需要通过模拟或者人工新建等方式将大量故障的案例进行输入,并以案例库的形式打包形成故障类型案例库,随着电力系统建设,电力网络越来越庞大并且越来越复杂,数字化程度也逐渐提高,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场景也越来越多,可想而知,案例库的数据量将会极其庞大,如何建立一个准确、齐全、可匹配的真实案例库将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2.3电力系统故障处理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面临各类电力设备故障或事故问题时,要及时限制故障发展,消除问题根源,减少接触故障或事故对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威胁,避免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需要尽可能确保设备继续运行或者尽快恢复电站的正常运行,能够为用户持续提供服务。在故障处理过程中,需要解除警报,检查开关动作情况,检查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情况,将信号复位。需要检查设备故障和异常,报告故障发生时间、情况、装置设备动作情况,以及生产影响情况,并做好记录。在故障出现时,值班人员要集中精力听从总体调度,快速、准确处理事故。如遇严重故障或事故,值班长要快速组织当值人员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情况,然后将事故发生的时间、继电保护和制动装置动作情况、开关跳合闸情况、事故现象等详细、准确、规范地报告给调度和上级管理部门,并做好记录。如果出现设备故障对人身和设备产生威胁,当值人员要先将设备停电,将已损设备电源断开,如果有设备因调度指令错误而导致本站失压,也要先处理后汇报。设备出现故障后,当值人员可要求与故障事件无关人士及时退出现场,将现场正在进行的其他活动停止。如果设备破坏不能及时恢复服务,值班人员要保护现场,及时报告上级领导进行调查。

结语

总而言之,国内现阶段电厂的电气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管理意识和维护技能方面,有缺少先进的故障检测及诊断手段方面,也有缺乏有效安全的维护检修装置等方面。对电气设备管理者来说,务必要提高自己以及维护检修从业人员的电气设备维修检修意识,完善相关的维护检修制度,针对电气设备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维护检修方案,有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决策分析手段,积极开发利用新型的维护检修装置等,通过以上手段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效率,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郭晓宁.对电厂机械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地探讨[J].科学中国人,2020(32):37-40.

[2]左立, 李丹.浅析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措施与故障处理[J].科技风,2020(24):140-142.

[3]李松岭.基于故障分析的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研究[D].南昌:南昌工程学院,2020.

[4] 李祖良.提升电厂电气设备运维与检修水平的探析[J].中国科技投资,2021(29):100.

[5]陈禹志,徐浩,董亚丽,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专业巡检技术研究[J].湖南电力,2022,42(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