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段小龙

61052719940521531X

摘要水质采样工作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且能极大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基于此,文章对环境监测工作中的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展开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尤其是水污染问题。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因此有关人员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工作质量的因素,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提升水质监测工作的质量。

二、环境监测水质采样管理的必要性

水质监测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有效保护和改善水资源,对水质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分析,有利于提高和了解水资源状况[1]。因此,水质检测在我国综合水资源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质检测工作可以为水质监测人员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保证水质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水质采样工作要求员工具备相关的技能和整体专业素质,为了对水质进行良好和持续地监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在水质采样工作时需要认真对待水质样品采集工作。在采样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个流程的取样要求,及时养护各种设备和仪器,确保设备质量的稳定,不影响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对待水质采样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水质监测工作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三、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采样设备损坏和老化

在开展水质取样工作前,需要专业人员检查取样的相关设备,特别是水质相关参数如水温和pH值都需要使用精密设备进行检测,这样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避免因相关设备的而导致数据失真。在实际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太大影响,但设备使用时间越长,其实时监测速度和效率都会逐渐下降,这将导致监测数据不够准确。设备的损害和老化都是引起检测数据误差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往往忽视对所有设备的检查,且没有按照严格的规范合理操作设备,导致相关设备出现严重损坏的情况,使监测结果不准确[2]。虽然部分员工定期对采样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但如果维护方法不当,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影响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

(二)样本保存和运输管理不规范

在水质监测工作中,检测结果会受样品质量的影响,而水质样品的质量不仅会受到采集环节的影响,而且还容易受水质样品储存和运输过程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工作人员对水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关注程度不够,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添加相关的固定剂、对一些需要冷藏的样品错误地选择常温保存条件,都会使样品性质发生变化[3]。当样品运输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时,就会发现水质样品的外观和性质都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后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较低。而如果重新采集样品就会增加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监测工作,因而无法保障水质检测的工作效率。

(三)采样监测点位设置不科学

为了充分保证水质样品的质量,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控制。检测人员需科学、合理地设置水质采样监测点,确保采集的样本最具有代表性,并能真实地反映该片区域水源水质的真实情况。在设置水质采样监测点位时,部分员工只依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而不进行现场调查,就直接设置水质采样监测点,使水质采样过程缺乏严格性、科学性和真实性,导致水质采集监测点的选择以及分布较差,使水质采样的结果发生误差,无法代表该地区的实际水质情况,而且由于相关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也无法成为评判环境污染的相关依据。

四、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新思路

(一)落实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

落实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为了加强对水质采样管理的质量控制,有效提高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人员需要实施前期的准备管理工作,这是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采样前,采样人员应依照要求明确水质采样各个环节的重点,确保水质采样工作的顺利实施。水质采样负责人应事先明确项目的重点,做好各种设备的准备工作,根据任务清单,确保设备类型、型号和总数无误,并通过各种手段全面检查和校准启动时间,确保设备总体处于良好状态。在前期准备阶段,水质取样相关设备以及容器都要满足要求,技术人员需要考察设备的材质、数量以及型号等,在检查确保无误后进行记录,对设备和试剂经验证确认并办理登记手续后即可进出仓库,以有效提高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效果。对环境监测的水质采样工作而言,采样设备的日常维护十分必要,会直接影响水质采样工作是否能正常开展。在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时,应当结合环境监测水质采样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且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为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提供全面、可靠的支持,进一步促进设备整体性能的调整和优化,为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奠定良好基础。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需要专人负责,并做好相关的清洁、检查和维护工作,为采样设备的持续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期间,为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有必要明确规定水质采集质量管理程序的实际情况,并参考标准操作过程,规范管理,且需要进行同步的维护保养工作,并认真做好详细的书面记录,防止因操作不规范而损坏设备,从而为环境监测水质采样的质量管理提供更有利的前提条件。

(二)规范水质样本的保存与运输

在实际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如果水质样品的保存与运输方式不合理,水质样品的质量将会受到很大影响,也就无法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水质样品的采集点与监测分析实验室之间的运输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出现储存不合理或运输过程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必然会加剧样本各参数的变化,且这种变化具有不可逆转的所有明显特征。

(三)科学管理水质采样点

水质采样点的管理工作也会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以环境监测标准为基础,对水质采样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依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选定合适的水质采样监测点,确保其与环境监测方案相符。由于工作人员、环境等外部因素都会影响水质采样质量,因此,采样人员必须坚持科学合理、严谨的原则,设置水质采样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水质检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提高水质检测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解决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加强采样管理工作,不断提升采样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从而为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伟.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6).

[2] 黄群慧.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要点[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22):3.

[3] 李伟.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探究[J].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2, 5(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