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一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刘云杰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于新型隐球菌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病情重,病死率高。隐球菌脑膜炎作为严重的继发性隐球菌病,每年新增约100万患者,并造成60万患者死亡,在接受规范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中,3个月死亡率为20%,而未接受正规抗真菌治疗的患者,2周死亡率近100%[1]

  1. 患者资料

患者女,50岁,于2021年4月9日收治了一例反复剧烈头痛半月余,查头颅MRI示:左侧半卵圆中心区及双侧脑室前角旁异常信号,考虑缺血灶。收治我科后予以止晕止痛等对症处理未见好转,病程中患者频繁诉剧烈头痛并出现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现象,行脑脊液检查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经治疗及精心护理,4月28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1. 护理

2.1病情监测

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渐进性头痛、精神和神经症状,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要做好患者病情监测,患者病程中第4-6日出现了发热,最高体温38.8℃,予物理降温及复方氨林巴比妥肌肉注射,及时记录发热的时间、处理方式及降温结果,同时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每小时巡视病房。

2.2颅内压增高护理

2.2.1观察

颅内压是颅腔内血液脑组织以及脑脊液等内容物所呈现的压力表现,正常值为:0.7-2.0kpa,当前临床研究多以ICP水平高于2.7kpa表示患者存在颅内压升高现象[2]。颅内压急剧升高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脑疝的发生,因此,须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

2.2.2处理措施

应立即遵医嘱快速静滴脱水降颅内压药物如20%甘露醇等,抬高床头30度,及时记录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氧气吸入,备好抢救药物器械[3]。患者烦躁时,保证患者安全,嘱勿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高颅内压与隐球菌性脑膜炎疾病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除静脉用药外其他本疾病降低颅内压方法有:持续腰大池引流、腰椎穿刺引流、脑室外引流、Ommaya囊、脑室-腹腔分流术等[4]

2.3腰椎穿刺术护理

2.3.1术前

   腰椎穿刺术对于颅内感染的诊治非常重要。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需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查,同时可直接测定颅内压,病程中需要定期测定颅内压或鞘内给药,应配合医师做好腰椎穿测术护理。术前告知患者行腰椎穿刺的目的,配合要点,告知术中体位等。

2.3.2术中

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头前屈,膝关节屈曲,双手报膝,使腰椎后凸。术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协助留取脑脊液送检。穿刺结束后予以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并固定。

2.3.3术后

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减少脑脊液漏的发生促进穿刺点愈合。同时注意观察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头痛、穿刺点出血、局部疼痛和感染等。临床中常要求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但指南[5]提出术后卧床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没有明显关系,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缩短卧床休息时间,研究表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缩短卧床时间至2-4H能够有效改善住院时舒适体验,有效降低压疮风险[6]。另有文献显示LP术后绝对卧床0.5-2H不会增加患者头痛以及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卧床2H可提高患者舒适度[7]

2.4管道护理

2.4.1引流通畅

患者尿潴留予以保留导尿,置入尿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予以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勿使导管牵拉、打折,采用系绳法妥善固定管道,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尿袋高度不可超过膀胱水平,每班次交接,确保有效固定及引流通畅。

2.4.2预防感染

予以会阴擦洗BID,保持外阴清洁,大便后协助及时清洁会阴,避免感染。观察尿管内有无絮状物出血等情况,及时倾倒集尿袋并注意避免接尿袋开关接触接尿容器。尽量减少膀胱冲洗操作,避免膀胱粘膜损伤引起炎症,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同时嘱患者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尿,以生理性膀胱冲洗为主[8]

2.5用药护理

2.5.1特殊用药:甘露醇

甘露醇作为最常用的脱水降颅内压药物,可以快速降低颅内压。用药前应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合格无结晶,应确保有效静脉通路,关注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是否红肿疼痛等,及时巡视,预防静脉炎发生。 使用甘露醇期间准确记录尿量,观察尿液颜色,由于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早期颅内压高,频繁头痛呕吐,进食量少,使用脱水剂时还应询问每日饮食情况,预防电解质紊乱,协助医师静脉采血定期复查电解质。

2.5.2抗真菌药: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较广,对念珠菌、曲霉菌属、隐球菌、足放线病菌属均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被多个指南推荐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近年来经研究收集到的伏立康唑致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症状、肝脏损害、皮疹、消化道反应、视觉改变等[10]。用药过程中,需加强观察,如患者用药后出现精神亢奋、幻视、幻觉、睡眠障碍、头晕、耳鸣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并做好记录。协助医师做好药物浓度监测。

2.6疼痛护理

疼痛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患者入院时主诉为头痛,入院后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量表,首次疼痛评分为3分,患者睡眠受到影响,情绪低落。落实措施为: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减少人员探视、分散注意力、及时进行疼痛评估与记录。患者疼痛明显烦躁不安时酌情予药物止痛。

2.7心理护理

隐球菌性脑膜炎病程及治疗周期较长。此次入院前,患者已于当地医就诊半月余未明确诊断且头痛症状一直未缓解,患者及家属明显存在焦虑情绪,在护理过程中,应倾听患者主诉,理解患者及家属心情,确诊前积极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增加沟通交流,建立信任关系。用药时及时告知药物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加强巡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明确诊断后,告知患者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小结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颅内真菌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病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对症处理,防止因颅内压过高导致脑疝形成。病程中为诊断和监测颅内压需要予以患者行腰椎穿刺术,要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防止穿刺点感染等。对于特殊用药需做好用药监测,掌握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保证有效静脉通路。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增加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非常重要。此外,还应做好相关知识的科普,告知疾病防护和自我保健知识,不进食腐烂霉变的食物,远离隐球菌传播媒介如鸽粪等,注意环境卫生。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

4.参考文献

[1]常健博,吴昊,魏俊吉.隐球菌脑膜炎并发颅内压增高的诊治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41(01):111-117.

[2]林莹,龚翠苗,陈丽华.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护理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158-160.

[3]王嘉颖,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肝硬化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3):1235-1238.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隐球菌性脑膜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36(4):193-199.

[5]Engelborghs S,Niemantsverdriet E,Struyfs H,et al.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Lumbar 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Diseases[J].Azheimers Dement(Amst),2017,8(18):111-126.

[6]王晓燕,李牧玲等.神经外科患者腰椎穿刺术后最佳卧床时间的循证实践[J].护理学报.2021,28(4):31-35.

[7]虎洁婷,李晓丽,章江林,等.缩短腰椎穿刺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4):9-15.

[8]秦红梅.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6):178-187.

[9]谭爱群,周海婷,陈娟等.夹管训练对留置导尿管患者术后拔管发生尿潴留的预防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0,8(13):133-134.

[10]许元宝,方会慧,夏泉等.64例伏立康唑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9,28(13):1661-1664.

[11]钱文毓.二甲双胍及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