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的“4宜3忌2注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胰岛素注射的“4宜3忌2注意”

陈静

北京市密云区中医医院  北京 101500

100年前,胰岛素的发现为糖尿病患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是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作为一种强效降糖药物,胰岛素是一柄双刃剑,恰当应用即是降糖利器,不规范使用又易导致低血糖、过敏反应、水肿、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厚等误伤。有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这些不规范的现象影响了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从而导致部分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那么,如何通过规范注射,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呢?可以归纳为“4宜3忌2注意”。

胰岛素注射的“4宜”

1. 胰岛素注射前,宜进行注射部位的检查和消毒

患者在注射前应进行注射部位检查,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如果发现皮肤硬结,应确认硬结部位及大小,避开硬结注射。注射时,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不要使用碘制剂),待酒精充分挥发后再行注射。不要用酒精擦拭注射笔用针头,以免破坏针头表面的硅化层,导致注射疼痛。

2. 胰岛素注射时,宜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应选取皮下脂肪丰富的部位,常用注射部位有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外上侧(见图1)

c370da80000b9091f6a08d877bf59589761bf14f792ab7e4af3f8bc1311eaa

图1                            图2

不同类型胰岛素的最佳注射部位

胰岛素注射部位吸收胰岛素速度快慢不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腹部-上臂-大腿和臀部。严格来说,注射部位应该根据使用胰岛素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应部位(见图2)。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餐前即刻皮下注射,吸收速率不受注射部位的影响,可在任何注射部位注射。

短效胰岛素:餐前30-45分钟注射,首选腹部,吸收速度较快。

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不需要快速吸收,首选大腿和臀部注射,吸收速度较慢。

长效胰岛素制剂:固定时间点注射,首选大腿和臀部,其他部位亦可,严防肌内注射以避免严重低血糖。

预混胰岛素制剂:早餐前注射的首选是腹部,可以加快其中短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餐后血糖控制。晚餐前注射的,首选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皮下,以延缓中效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3. 胰岛素注射时,宜定期进行注射部位的轮换

注射胰岛素后产生局部硬结和皮下脂肪增生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而注射部位的轮换是有效的预防方法,这种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大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小轮换)。注射部位不同,其胰岛素吸收速率不同。因此,为了准确预测每次注射胰岛素后的药效,必须严格遵守“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或“左右轮换”。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的现象出现,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注射,直至症状消失。

推荐:

1、不同注射部位宜每月进行轮换

2、同一注射部位可分为多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同一个方向轮换(见图3)

3、连续两次注射的部位间隔应大于1 cm

f024ed9737c178c337e53545afcb3621

图3

4. 胰岛素注射后,宜使针头在皮下停留10S

在临床中发现,胰岛素注射拔针后,针头可能会发生漏液,使胰岛素利用度降低,从而影响血糖控制。这是由于胰岛素笔的针头较为纤细,推注药液时药液注入体内的时间相对延长,且随着注射剂量的不断增加,注射后针尖所在的原部位药液吸收的速度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减缓。延长针头留置时间可减少胰岛素漏液的现象,美国糖尿病教育协会推荐中建议注射后针头应停留在皮下10 s。

胰岛素注射的“3忌”

1. 胰岛素注射时,忌重复使用针头

在我国,超过80%的患者重复使用针头,大多数患者重复使用次数少于5次,但也有45%的患者重复使用针头6次及以上,针头重复使用现象严重。

每次注射均应使用新针头,重复使用的针头卷曲明显(见图4),会带来多种危害:空气(或其他污染物)进入笔芯或笔芯内药液外溢,进而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引发注射部位疼痛、甚至部分折在体内;注射部位出现皮下脂肪增生,进而形成硬结等问题。胰岛素注射针头为一次性使用设计,为了平稳控制血糖,并最终减少医疗费用,应避免重复使用。

26-126-326-4

新针头         使用1次       使用2次       使用6

                              图4

2. 忌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混匀不充分就注射

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为云雾状的混悬液,在注射前须摇晃混匀,若混匀不充分易造成胰岛素注射浓度不稳定,给药剂量不准确,导致吸收不稳定,不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

一种基于循证的方法是在室温下5s内双手水平滚动胰岛素笔芯10次,然后10s内上下翻转10次,翻转是指将注射笔或笔芯上下充分颠倒,滚动是指在手掌之间的水平旋转(见图5)。

 

图5

3. 捏皮时,忌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

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以避免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捏起,导致肌内注射。捏皮正确手法(见图6):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勿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

  

            图6                                 图7

注射胰岛素前,为了避免注射到肌肉,应根据自身的胖瘦、注射部位皮肤厚度及使用针头的长度,确定是否需要采用捏皮注射和/或45进针(见图7)。

胰岛素注射的“2注意”

1. 注意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未开封前需储藏在2~8℃的环境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防止剧烈震荡。胰岛素在开封使用后可以在室温下(25℃)保存28天,每种胰岛素种类的贮藏要求有一定区别,具体请参考该产品说明书。外出旅游时最好将胰岛素放在一个保温箱内,避免过冷、过热及反复震荡;乘坐飞机时,胰岛素和其他降糖药物应装入随身携带的包内,千万不可托运。

2. 注意胰岛素注射时间,预防低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需注意定时、定量进餐,勿延迟进餐,更不要忘记进餐,切勿在餐前剧烈运动。当因各种原因导致进食减少或运动量增加时,要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密切注意是否有低血糖症状的出现,有条件者可及时监测血糖并及时进食或食用糖果、巧克力等食物。

掌握胰岛素注射的“4宜3忌2注意”,可以减少胰岛素吸收变异,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让我们从规范的注射开始,利用好胰岛素这个有效武器,实现良好的糖尿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