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武纬国

宁德市消防救援支队  福建宁德  352100

摘要:火灾物证是指在火灾发生后,可以反映出火灾实际情形的实物证据或与之相对应的痕迹。对火场中的实物证据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确定火灾的起因与时间,并确定与火灾有关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的责任。这将有助于加强防火工作,对火灾的预防与及时处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显示出了火灾物证的重要作用。所以,为了防止各种因素对物证造成的破坏,要主动寻找造成物证损坏的原因,在调取证据时保护物证不被损坏,为后面的调查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火灾调查;物证损坏;防范措施

引言

开展火灾调查工作可查明火灾发生原因以及事故责任,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但在开展火灾调查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物证损坏的情况,给调查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从原因来看,出现物证损坏一般是由于在扑救时对物证造成损坏、在勘查现场时对物证造成损坏、在提取时对物证造成损坏以及在保存中对于物证所造成损坏,这些均给查明事故原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1.开展火灾调查的积极作用

1.1.查明事故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火灾的发生概率在当下也呈现上升趋势,火灾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加大。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后,除消防救援之外,开展火灾调查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做好火灾调查工作,加大对于火灾现场物证的保护力度可有效提取物证,并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对物证进行分析,还原火灾发生情境,从而判断火灾事故发生原因,并在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时提升重视程度,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再次发生的概率。

1.2.明确事故责任

在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中,除不可抗力所导致的火灾原因之外,还有很多事故属于人为原因所引发。而人为原因在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分为故意的人为原因和非故意的人为原因,事故发生原因上的不同,也使得事故的定责上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这也对查明事故发生原因以及明确事故责任人提出了更高要求。若存在蓄意纵火的情况,需按照刑法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2.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原因及环节

2.1现场勘查中证据被破坏

火灾现场勘查是通过对火灾现场不同区域的各类火焰痕迹的分析,来寻找、识别和提取物证的一个过程。其主要任务是搜集可以说明火灾起因的证据,并据此判断火灾起因。然而,在进行火灾现场勘察时,若没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就很有可能会对现场的证据造成严重的破坏。此外,一些火调人员没有按照正规的方式进行调查取证,就对火灾现场的痕迹和物证展开分析和判断,这种方式是不合法的。在收集物证时没有遵循正规的程序,将会影响火灾调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2.2.现场物证提取时造成损坏

在对现场物证进行提取时,有时会造成损坏。在对现场物证进行提取的时候,有些火调人员在没有拍摄、记录、绘制出火灾现场地图的情况下,就将现场的一些证据、物证进行了移动、抛弃,导致了一些固定物证的原有状态被破坏,而且无法进行修补,从而影响了物证采集的质量。还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对物证进行提取和收集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慎重仔细地操作,他们的提取方式比较粗暴,在遇到比较复杂的火情时,没有深入调查,在提取证据时,对工具的操作不当,以致在现场不能对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并及时准确地将物证提取。这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可能导致后续工作开展不便。

2.3.在送检时受到损坏

火灾物证由于其自身的脆弱性,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所以在收集到火灾物证之后,一定要注意对证据的保护。同时,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全保护工作。在一些火灾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获得物证后没有及时地保护和处理,因为长时间的暴露,导致物证受到腐蚀等破坏,失去了作为证物的价值,难以佐证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和经过等,这将会影响火调工作的效率。如用于保存的容器与物证性质不符,就极容易引起物证的损坏。因此,火调人员一定要高度关注火灾现场证据的保存工作。

3.在火灾调查过程中避免实物证据损毁的措施

3.1.加强勘验中的现场保护

首先,要对火灾周围的无关人员进行疏散。当消防人员到达现场的时候,除了在第一时间对火灾现场展开灭火工作之外,还需要与附近的治安管理部门一起,对附近的无关人员进行疏散和安置,防止在工作中因为其他人员的进入毁坏证据,同时这样也可以保护附近群众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在现实中,有时会出现无关人员在消防调查员抵达火场之前就已经进入火场范围内的情况,现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证据被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这就要求附近群众具有一定的自觉性,相关工作人员也要及时引导群众远离火灾现场。在发生了火灾事故后,要对事故现场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某些关键的证据遭到损坏或遗失,为接下来的调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依法进行现场物证收集

在对火灾现场的实物证据进行采集时,要确保实物证据的采集工作有效、平稳进行,必须要求相关的调查人员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对其作业程序进行规范,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时,要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物证的真实性。在面对不同的火灾现场时,在开展现场物质证据的采集工作和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工作中都有一些不同之处,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另外,因一些火灾事故特殊的情况,在调查工作中还可能牵涉刑事、民事、行政等多方面的诉讼。因此,调查取证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物证的收集,并在收集的过程中确保

物证的状况不被破坏,从而获得可以反映实际情况的火灾物证,为调查火灾事故原因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3.3.加大物证提取保护力度

在确认了有效的证据之后,火灾调查人员要在进行正式的证据提取工作前,对火灾证据进行固定,以防止在实际的提取中,因为某些微细的操纵或人为的失误而导致的物证被破坏,而且,固定物证还可以防止在提取的过程中,物证发生显著的变化和污染,以及在提取和采集物证时记录上的错误。此类物质证据即便可以辅助火灾事故的调查,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证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妨碍了火灾责任认定工作的正常进行。

3.4.重视火调人员素质培养

火灾调查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多的复杂性工作,它既涉及科学、法律,又有较强的技术含量。要切实提高消防调查员的业务水平,必须从加强消防调查员的业务能力建设着手。一项工作的关键是人员,一名优秀的消防调查员应该具备对实物证据的保护意识,加强对实物证据保存的重视,并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宽火灾调查工作的视野和思路。因此,为了提升火灾调查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其工作技能,强化其专业素质,要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对其进行培训教育。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火灾物证在整个火灾调查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火灾物证的获取,就会给整个调查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对火灾物证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是火灾调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调查火灾的起因和认定相关事故的责任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因此,随着消防侦查工作的开展,对实物证据的保护也在逐步完善,这对增强火灾预防能力,提高消防侦查的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玢皓.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今日消防,2023,8(03):112-114.

[2]常伟杰.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0):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