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及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2

药品检验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及实践分析

张丽梅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云南 文山  663099

摘要:药品作为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和人们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但近年来有些制药企业为了获取更大利益,不惜降低生产成本,致使药品安全事故频发。通过开展药品检验工作,可以保证药品生产、购进、销售等多个环节检查药品质量,在药品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能进行严谨、规范药品检验,药品质量、药品安全将难以获得充分的保证。为推动药品监督管理的有效开展,应积极开展药品检验工作。

关键词:药品检验;作用及应用;特殊商品

我国药品使用量较大,但是多数群众不具备良好的药物知识,市场当中存在较多假冒伪劣药品,或者是检验不合格药品,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这便需注重药品监督工作的实施,并且在药品监督管理实施时,将药品检验视为关键。

一、药品检验基本程序

在进行药品检验过程中,先需进行登记,记录好药品的数量、名称,检验批号、项目等,并填写检验卡。然后向实验室交付药品。在实验室获取药品以后,需对药品数量、名称,以及检验批号、检验数量、检验项目进行登记,将登记记录做好,检验卡中签字。检验时,严格执行检验规范、检验流程等,准确记录检验后获得的数据,标注具体依据,如果是出自法律规定、药典中的内容,需注明的所在位置,在检验卡中进行记录,由相关工作人员签字。从检验内容上来讲,主要包括药品性状,即熔点、外观、折光率、酸值、密度等;鉴别即沉淀反应、呈色反应、气相色谱等,检查即水分、PH值、结晶度、无菌等,以及含量测定。开展检验工作时,检验人员需保持端正态度,做到严肃认真,将检验报告认真填写好。

二、药品检验类别

在进行药品检验时,结合方法、目的存在的差异,可以将检验划分为技术仲裁、进口药品、抽查、委托、复核等。开展进出口检验过程中,需结合药监局颁布的相关标准,做好对药品的质量控制。对于委托检验来讲,主要是结合经营单位、药品生产企业的委托,由药品检验机构实施。对于抽查检验来讲,针对抽查药品,需结合原包装说明进行填写,并标注数量,添加单位。药品抽检过程中,需运用不定期、定期方式进行抽检。对于药品质量过期、药品混淆、规格不符、储存不当的情况,需进行严格处置,整体上把控药品质量,从根源解决药品质量问题。复核检验即针对已经接受检验的药品,以及检验合格药品展开复检,旨在使药品安全性获得比较充分的保证,这种方式一般是对评优药品,或者是新研发药品。通过复检,可以使相关正当权益获得充分保证。

三、药品检验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1.规范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

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讲,药品检验的实施,能使其加强质量管理,加强检验药品中间产品、原辅料、成品的出厂状态,并强化厂区环境、洁净度的监控、测试等。药品企业在药品出厂时,需根据国家制定的药品标准展开检验,在药品未能符合国家标准,或者是省、市、自治区指定的标准时,不能予以放行。

2.确保药品经营企业质量合格

在药品管理法中,未针对药品经营企业设置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对于药品经营企业来讲,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设置检验机构与否。但在法律中规定,在经营企业中,需具备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人员,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小,可以配置兼职管理人员,或者是专职管理人员。如果企业规模比较大,应由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同时,在药品管理法中提出,经营企业如果购入药品,需严格实施检查验收制度,有效验收药品合格标识、合格证明。在药品未能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不得将药品购入。因此,便需针对流通药品进行检验,加强药品监管工作的实施,确保药品整体质量。

3.确保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合格

部分医疗机构会自制中药制剂,其中包括冲剂、贴剂、丸剂等,自制药品往往受大众喜爱,对于自制药品来讲,应注重其安全性。在质量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方能将其投入到使用中。对于大多数医疗机构自制制剂自检率不高,在药品管理法中提出,对于医疗机构来讲,在配置药剂时,需要根据国家规定开展质量检验。药品检验的实施,可以保证医疗机构在自制药剂过程规范,确保制剂安全性,进而增强患者用药安全。同时药品检验可以使医疗机构在购入药品过程中,实施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在药品未能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不能使用,进而使患者在用药时的安全性获得比较充分的保证。

四、药品检验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实践

1.建立完善质量体系

首先,药品进行正式检验之前,需进行质量控制。并且药品抽样过程中,需具备普适性、代表性,检验人员工作中认识到抽样的重要性。检测项目不同的情况下,认识具体抽样分类规则,保证抽样工作在开展时,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并且考虑温度、湿度等,从根本上确保检验结果整体质量。其次,药品检验中,需进行质量控制。展开药品检验时,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需执行操作规程,控制检验标准。将检验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针对检验标准进行优化,尽量降低检验时出现问题的概率。并且将检验人员、药品视为对象,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对于药品来讲,应做好信息记录,在药品未能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将其及时剔除,对于检验人员来讲,需实现持证上岗,展开检验操作时保证整体规范,以防出现偏差。再次,药品检验后,需进行质量控制。结束检验以后,需评价检验过程,评价时结合书面形式呈现,并且检验人员需填写检验报告,在填写以后不能将其随意更改,并向负责人上报。对于检验出现的问题,详细分析原因,提出具体改进措施,防止下次进行检验中出现问题。最后,形成质量责任制,并设置对应奖惩措施,使检验结果与薪酬之间进行结合,增强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如果出现结果偏离情况,则需追究人员责任,结合问题严重情况采取合理处罚措施。

2.强化样品管理工作

检验开展的各个环节当中,需重视检验样品管理、样品保护,制定明确管理规定,特别是在样品拒收要求以及样品接收要求方面,进而使检验准确性获得比较充分的保证。针对拒收样品,需详细说明退样理由,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报。并且在管理方面,应通过人员、制度、设备、设施等多个方面,有效开展管理工作。在保存样品过程中,严格按照药品说明进行留存。

3.积极开展信息建设

在进行药品检验时,建设信息网络,可以促进药品检验质量的提升,使检验工作开展时获得良好条件。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接网络建设,便于对原始数据进行追溯,进而在使用信息时,可以对业务信息进行随时调取。并且对于信息建设的情况,应积极开展检查,将存在问题在检查时视为重点,及时进行整改。

4.补充检验方法项目

药品检验要想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就要基于当前规章制度,针对检验项目方法进行补充。针对出现的药品制售违法情况,进行严厉打击。并且需结合药监局研究指南,加强对药品检验补充项目、方法研究工作,实现对检验项目方法的合理补充。通过检验项目方法的补充,可以使检验范围得以扩大,检验程度不断加深,将药品检验具有的监督管理作用比较充分地发挥出来,并且使后续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获得依据。

5.保证检验环境合规

在进行药品检验时,如果处于不良环境中,对检验准确性会形成较大影响。这主要是如果检验所处环境属于高温潮湿状态时,仪器正常运转会受影响,因此在检验时,应保证检验环境优良,使用温度计、湿度计,以及除湿设备、排气装置,以防使检验结果出现偏差。

五、结束语

药品检验是药品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托,其在药品质量监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药品检验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在于药品的生产过程,这就要求加强对生产工作人员的质量风险意识,除此之外,质量检验过程中,药品检验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药品检验能力,把药品安全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杜绝质量不合格的药品流入市场,减少不合格药品对社会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李叶,毛玉红.药品监督管理中加强药品检验对用药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养生大世界,2021(4).

[2]赵兰英.讨论药品检验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21(16).

[3]任学毅,杨惠莲,李绪伦,等.药品监督管理中质量数据分析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事,2021(10).

[4]高强吉.药品检验系统实验室质量监督措施的有效利用研究[J].特别健康,2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