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庄矿地面综合保障工作的研究和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5
/ 3

孔庄矿地面综合保障工作的研究和探索

丁旭松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孔庄矿生活科  江苏 沛县 221600

摘要:煤矿地面综合保障工作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它关系到广大职工的生产生活,并且与煤矿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密切相关。煤矿地面综合保障工作的内容包括全矿地面单位用电、全矿的供水工作、排污工作、冬季室内供暖、矿区绿化养护、矿区环境卫生、办公和公用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浴室、洗衣房、食堂、单身宿舍招待所、全矿的防疫消杀灭蚊虫工作等。对于煤矿企业而言,煤矿综合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是保障职工生产生活、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做好煤矿地面综合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工作进行探讨,这些工作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以保障职工生产生活和企业效益的顺利推进。

关键字:孔庄矿;综合保障;存在问题;设施设备维护;对策和设想

引言:孔庄矿作为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主力矿井之一,自建成投产以来,为大屯公司的成长腾飞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经过近50年漫长发展,如何协调各地面综合保障工作之间的关系,形成绿色低碳的创新发展模式。探讨煤矿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噪声、固废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的一些科学措施,存在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治理提升方案和设想。为企业更好的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现代化市场,实现自身生产、运营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综合保障工作现状

(一)设备维护现状

设备维护不及时:洗衣房,男浴室,绿化,泵工等运行设备可能没有进行及时的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频发,影响正常运行。

(二)人员培训现状

人员培训不足: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如维修工,绿化工,泵工),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对设备运行和维护的知识掌握不足,影响效率和设备寿命。

(三)管理方面现状

管理层缺乏关注:煤矿地面后勤设备和人员管理可能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投入,导致管理体系不健全,工作效率低下。

安全意识不够强:职工存在安全意识培养不足的情况,特别是泵工,绿化工,维修工操作人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危险行为,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过度依赖人工操作:缺乏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过度依赖人工操作,增加了工作量和操作风险。

(四)环保现状

排水排污设备可能缺乏严格的环保管理,导致排放不达标、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1)矿井水治理:矿井水主要来自现四灰水、老塘水等,目前正常涌水量205立方米/小时,设计最大涌水量390 立方米/小时,矿井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1999年建成一座日处理能力4000立方米矿井水处理厂,处理后矿井水用于洗煤厂洗煤、矸石山冲山降尘等,2004年,建成了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000立方米的矿井水深度处理车间,采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后的出水供锅炉房锅炉用水。

2011年为处理改扩建新增矿井排水及满足后续发展需要,新建一座矿井水日处理能力10000立方米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的矿井水供井下消防、井下制冰降温、井下喷洒降尘、矿井水深度处理源水等。

采用高密度迷宫斜板沉降技术,具体工艺为:矿井水由井下排水泵提升后到地面,进入调节沉淀池,部分大颗粒的煤泥在调节沉淀池中得以沉淀,经水量水质调节后,经提升泵提升进入絮凝反应沉淀池,向管道内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矿井水在絮凝反应沉淀池内经高效絮凝反应后的悬浮物颗粒形成大而稳定的矾花进入沉淀区,在高密度迷宫斜板的作用下,沉淀在斜板上,慢慢滑入沉淀池污泥斗中,出水进入重力式无阀滤池过滤,再投加二氧化氯消毒后进入回用水池,通过回用水泵供井下消防、井下制冰降温、井下喷洒降尘、矿井水深度处理等。调节沉淀池内煤泥水和絮凝反应沉淀池泥斗内的煤泥水通过自动排泥系统排至污泥浓缩池,由污泥泵输送至选煤厂。多余矿井水通过回用水池溢流口外排,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的要求。

(2)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主要来自矿办公区、浴室、食堂、宿舍、招待所。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COD及氨氮等。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式投产于1991年底,后经该工艺改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出水水质执行并符合GB8978-1996排放标准:“其他排污单位”一级标准。

2010至2011年新建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500立方米,取代原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曝气生物流化池深度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为:工业场地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泵站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去除杂物进入污水池,通过污水泵排入生活污水处理厂集水池,通过集水池提升泵提升至2组并联的旋流除砂器,去除部分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配水井,通过配水井向2组并联氧化沟配水,生活污水在氧化沟内通过倒伞曝气机曝气循环流动,在沟中产生交替循环的好氧区和缺氧区,从而去除有机物和总氮,氧化沟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去除水中的活性污泥和部分悬浮物后进入深度处理工艺。二次沉淀池底部污泥进入污泥回流池,一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氧化沟,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泵排至污泥浓缩池沉淀,最终进入压滤车间脱水。二次沉淀池出水自流进入ABFT生化池,在池内曝气经生化反应去除有机物及氨氮后自流进入出水池,出水由提升泵提升至多介质滤池过滤,过滤出水消毒后进入回用水池,回用水池污水进入吸水井。ABFT生化池底部的污泥由排泥管排至生活污水二级处理集水池。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的中水水质能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由供水泵向选煤厂洗煤、矿地面向井下黄泥和粉煤灰灌浆、矸石转运场降尘等供水。

三、综合保障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企业从事的是采矿、运输等重要工作,而这些重要工作的推进需要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和服务保障。煤矿地面综合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存在的,它涉及地面单位供电、排污、供水、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和防疫消杀等一系列的关键工作。

(一)排污方面

给排水设施建设早,存在使用时间长,虽然经过多次改建修缮,但管网“跑冒滴漏”问题严重,给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产生大量清洁“污水”增加运行成本;排水存在“雨污混排”情况,导致部分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外排。

经统计,2021年,2022年矿区新鲜用水量分别为约125万立方米、约130万立方米,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量分别为约104万立方米,约119万立方米。通过以上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还有相当数量的污水没经处理进入外环境。

因此,在日常运作中,煤矿企业应将污水、废气等排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检测发现不合格的情况要及时解决。同时,要培训职工,使其了解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法规,提高职工和企业的环保意识,确保煤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正确而高效的开展煤矿地面综合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供水方面

供水工作是为了保障职工正常的饮水需求,确保职工健康和生产维持不受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在供水工作中必须保持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程监控。在生产和职工生活用水中,也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节约水资源,防止浪费。尤其是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煤矿企业的水资源消耗,激励职工对于采用高效用水的举措予以认可,进行节水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三)办公供电、设备、设施维护方面

煤矿办公区域室内用电安装维修和煤炭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这些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任务极其繁琐。如果设施设备存在严重的故障或未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不仅会使生产工作陷入停滞,而且还会影响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和正常办公等工作。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强设施设备维修保养、线路排查工作,及时排查故障,维护设备的良好运转状态,保证设备安全可靠,以保障生产运行的顺畅推进。

(四)生态修复方面

目前矿对采煤塌陷影响的农田根据国家政策有一定的补偿措施和费用,地方村民每年会得到一部分补偿费用,同时占用未复垦采煤塌陷地开展养殖和种植经济作物活动,对采煤塌陷地的复垦积极性不高。

(五)职工生活方面

1、职工浴室、洗衣房、食堂和单身宿舍招待所是煤矿地面综合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精心的餐饮、住宿和生活洗浴服务,为职工提供舒适、健康、方便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在职工浴室和洗衣房方面,我们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确保职工使用的设施干净卫生,提高职工的生活品质;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综合实力。

(六)绿化环境方面

全矿区绿化养护和全矿区环境卫生是煤矿地面综合保障工作的重点之一。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职工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都需要有人来把它们维护好。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建立科学管理体系,通过落实责任制,形成全员合力,保证绿化和环境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七)共用设施方面及消杀

全矿地面办公和公用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以及防疫消杀灭蚊虫工作也是煤矿地面综合保障工作的内容之一。要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加强维修技能培训,建立预防性维护和修护性维护双重保障体系,经常性开展专项检查和维修保养活动,减少故障发生,保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另外,防疫消杀灭蚊虫工作也非常重要,要科学制定制度和措施,完善应急预案,落实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每个生活公共区域都经过彻底的防疫消杀和灭蚊虫,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综合保障工作对策和设想

(一)综合保障措施

1、为解决“雨污混排”问题,制定了排水管网改造方案准备实施,通过修缮污水管网,增加污水泵站,完善污水收集输送设施,封堵“雨污混排点”,截断污水流失途经,确保生活污水能全部进入污水厂处理后利用,减少水污染。

2、针对落地煤和砂石料场扬尘,本着结合实际、经济适用的原则,2022年初制定了封闭式落地煤仓和砂石料场密闭的建设计划,2023年初已完成。

3、带头抓对标。时刻关注行业前沿和先进技术,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明确制定目标和绩效指标,深入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并及时调整和优化。

4、堵漏洞。时刻按照流程执行,排除任何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高度重视工作细节,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管理等方面全面考虑,充分发掘和分析问题的症结,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确保管理无漏洞、安全有保障。

5、反内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协调落实各部门的工作计划,避免人员互相竞争,形成内卷化的管理模式。

6、破壁垒。勇于创新和改变,探索开发高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消除管理的阻力和管理之间的瓶颈。

7、强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策略执行、风险管理、提高质量效率,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管理机制、强化质量检测。

8、提效能。全力优化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配置,进行全方位分析和监测,提高效能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准确度。

9、加强工作改进提升。探索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改进不足的管理流程和工作效率,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0、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质量效率、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经营质量、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探索、累积和提炼先进资源、提升实战能力、提高管理素养。

11、矿区环境绿化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园林知识,注重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植物种植布局,打造一个美丽宜居的工作环境。

总之,地面后勤工作虽然看似琐碎,但却是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履行我们的职责,为企业和职工的发展和福利做出贡献。

(二)对目前综合保障工作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1、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生态,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员工加入。注重员工的岗位定位和职业规划,在确保岗位匹配员工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掘人才的潜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热情,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双向匹配。

2、注重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培训机制和平台的作用,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主动了解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工作岗位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实现员工全面技能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同时,也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主动创新能力。

3、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实行严格的安全制度和程序,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在工作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安全。

4、在加强污水收集治理的同时,未来污水处理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如何把新增污水量消化利用,减少排放,不断革新也十分重要。

5、针对工业广场不具备硬化和绿化条件的场地,比如近期计划修建车间和厂房的用地,专门进行硬化和绿化容易造成浪费,可以抛洒一些容易成活的草种,减少土地裸露导致的扬尘,在矿主要运输车辆进出路口,设置洗车机或简易洗车池,对进出的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减少车辆抛洒和行驶扬尘。

6、对未来采煤产生的塌陷区,在未塌陷前对该范围土地进行流转和征用,用于企业发展三产和服务,待未来稳沉复垦完毕后,再交还地方或用于企业继续使用,可以减少塌陷过程中每年产生的赔偿费用和由塌陷引发的影响地方和煤矿和谐关系的事件发生。

结论

孔庄矿在经历了近50年的经营和发展,矿区环境保护措施从无到有,环境保护力量从弱到强,治理工艺从简陋单一到专业先进,取得一定的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使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新法、新规、新标不断发布更新,未来孔庄矿环境保护工作还要不断寻求创新发展的道路,不断提质、提标、提量,为矿山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总之,煤矿地面综合保障工作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完善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合力,从而为广大职工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