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的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的实践分析

陈柯全

身份证号:320681199306264612

摘要:低渗透油藏是指岩石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其开发和增产面临诸多挑战。在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即在采油过程中,水与原油的比例出现严重失衡,导致油井产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的产能,石油工程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本文旨在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进行实践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着许多高含水油井,这些油井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油藏性质,产能相对较低。在提高这些高含水油井的产量方面,研究相应的增产技术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低渗透油藏中的高含水油井具有油水分离程度低、水相相对稳定等特点,传统的增产方法往往难以奏效。

1、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的理论解析

低渗透油藏具有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等特点,使得其采油难度较大。在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的存在限制了油田的产能和效益。因此,提高高含水油井的产能成为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是水驱机理。在低渗透油藏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开采,油井周围的地层压力下降,导致水驱效果较差。为此,需要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来改善水驱效果,提高油井的产能。

低渗透油藏对增产技术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首先,由于低渗透油藏孔隙度小,渗透率低,油井脆弱度较高,传统增产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其次,低渗透油藏中地层岩石物理性质复杂,导致技术操作的难度增加。因此,需要针对低渗透油藏特点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常用的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包括压裂技术、水驱技术、聚合物驱替技术等。压裂技术通过注入人工裂缝增加油层与井筒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油井的有效产能。水驱技术则通过注水来维持或提高地层压力,增加驱替效果。聚合物驱替技术则利用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能提高驱替效率,从而增加油井的产能。

综上所述,针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的增产需求,研究并应用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是提高油田产能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效果,并为油田开发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油藏评价与监测技术

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的研究需要进行油藏评价与监测工作。首先,渗透率测试是评估油藏渗透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渗透率实验或试油试水法来获取渗透率数据。其次,利用测井技术和岩心分析等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油藏的特性,包括孔隙结构、岩石物性和流体饱和度等信息。此外,监测油井中含水率的变化也非常关键,可以采用产能测试或模拟水岩相互作用等技术,实时跟踪油井的产能和含水率的变化情况。

3、油井改造与优化技术

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的增产挑战主要源于储层渗透率低、水体入侵严重等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油井改造和优化技术。

一种常见的改进方式是通过表面设备的改装来提高液体收集和处理能力。例如,可以增加分水器和集流器数量,以提高水和油的分离效果。此外,还可以优化沉积器、过滤器和泵出设备的设计,以减少水混入油井的程度。

另一种常用的油井改造技术是进行井筒改造。这包括阻流剂的使用,通过在井筒中注入聚合物、胶体或蠕变性材料来减少水的渗流。同时,增加井身段数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它可以增加井筒壁与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油井的产能。

此外,增注技术也是优化油井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酸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注入酸溶液来溶解储层中的堵塞物,提高储层的渗透性。另一种方法是压裂技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使储层岩石破裂,形成增强的缝隙网络,改善油井的采油效果。

通过以上的油井改造与优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的产能,减少水的渗入,增加油的采集量。但需要根据具体油藏的特点和条件进行选择和应用,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4、油井增产方法

在低渗透油藏中提高高含水油井的产能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油井增产方法。

首先,利用水平井技术改造油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在低渗透储层中钻取水平井段,可以显著增加有效储层接触面积,提高油井的产能。此外,水平井也可以改善流体的排流能力,减少流体在低渗透储层中的堵塞现象,进一步增加油井的产能。

其次,高效采油工艺也是提高高含水油井产能的关键。电泵、抽油机等高效采油设备可以提供更大的采油功率,从而增加油井的排油能力。同时,这些设备还能够减少液体回注到井筒中的概率,降低水铺量,提高油井的采收率。

最后,稳定油井产能的方法也是重要的。通过控制水/油比例,合理调整注采比以及减少水铺量,可以稳定油井的产能,延长高含水油井的有效生产周期。此外,定期对井筒进行检修、清洗,防止堵塞和沉积物的形成也是保持油井产能的关键。

综上所述,通过水平井技术改造、高效采油工艺以及稳定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的产能,实现更高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5、综合应用实例分析

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丰富多样。例如,在一处低渗透油藏中,油井改造与优化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通过对井筒进行改造,重新设计油井生产节奏,并进行酸化和压裂处理,成功解决了渗透率低、含水率高的问题。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油井的产量,还延长了油田的可开采期限。

此外,在另一处低渗透油藏中,采用水平井技术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利用水平井技术扩大油井储层接触面积,提高了油藏开采效率。同时结合高效采油工艺,如电泵和抽油机,有效地提高了油井的产能。在稳定方法方面,严格控制水/油比例、减少水铺量等措施也被成功应用于低渗透油藏中的高含水油井,实现了产量的稳定提升。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的增产技术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综合应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含水油井的产能,优化油藏开发效果。然而,针对不同油藏特征和开采环境,需综合考虑各种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为每个具体的油井制定个性化的增产方案。

总结

总之,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和分析,总结了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的主要方法和应用。虽然每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限制,但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使用,可以最大化地提高油井产能,并实现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增产技术,并加强对现有技术的优化和改进。同时,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不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和验证。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的增产效果,实现更可持续的油田开发和资源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玉普,刘义坤.邓庆军.中国陆相砂岩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现状及对策[U].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4,5(1):1-9;131.

[2]梁毅,石海霞,樊松,等.安塞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有效动用技术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5(6):80-82;145

[3]王友净.宋新民,刘萍,等.动态裂缝是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出现的新的开发地质属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11(2);2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