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

高飞 

身份证号:150302197409091555

摘要:随着建设行业不断发展,各类建设工程数量不断增加,水泥使用量大幅上升。为了满足实际建筑需求,技术人员对各类功能的水泥进行了研究。在各类水泥中,硅酸盐水泥在工程建设中极为常用。基于此,文章对当前混凝土生产中的硅酸盐水泥进行分析,同时探索施工质量的提升方法以及硅酸盐水泥的实际特性,以期为混凝土生产行业提供参考,拓宽硅酸盐水泥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生产;水泥生产

引言

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各类能源物质的需求极大。我国当前经济在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地产经济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其中地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则是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因此关于混凝土的生产现状,也引起了较多人群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笔者针对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我国此类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简述硅酸盐水泥

1.1硅酸盐水泥的原料

硅酸盐水泥在生产时,将硅酸钙作为主要原料,同时配合5%比例的石灰石和已经粒化的高炉矿渣,再配合应用石膏模系所制成的水硬性凝胶材料混合而成。该水泥在应用中称为硅酸盐水泥,在实际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

1.2硅酸盐水泥分类

目前,硅酸盐水泥在应用中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不掺杂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可将该类水泥称之为P·Ⅰ型水泥;另一类为掺杂各类混合材料的水泥,但掺杂数量的总量需要低于5%,掺杂材料主要为高炉炉渣和石灰石等,可将其称为P·Ⅱ型水泥。目前,常用的硅酸盐水泥包括矿渣硅酸盐类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1.3我国硅酸盐水泥应用情况

在水泥行业的发展中,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已经攻克诸多困难,当前,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创新性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将水泥应用创新的视角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依照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将各类工业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进行再利用,能够起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作用,并且大幅降低建筑废弃物的环境污染,由此提升施工环保性。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知,我国水泥产量在世界范围内相对较高,而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不断优化,各类生产设备随之更新。我国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的实际投资大幅度下降,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实际成本也大幅下降,工程发展更具创新性。由于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因此,水泥使用量与日俱增。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水泥生产工艺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各类生产设备匹配度不断优化。水泥具备更加环保高效的特点,对环境的污染大幅度降低,由此使得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得到综合性的开展,体现工业化进程的绿色化特征。

2硅酸盐水泥的特性

硅酸盐水泥当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范围较广。并且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其在应用的过程中,相较于普通水泥其在抗腐蚀性、抗裂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特点。但由于其生产材料的影响,部分硅酸盐水泥在抗渗性等方面的能力则较差。针对此类现状,笔者针对硅酸盐水泥抗腐蚀性、抗裂性,以及抗渗性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2.1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

硅酸盐水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其制作材料等方面的特性,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备了较强的抗腐蚀性。例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都具备较强的抗腐蚀性。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于其主要成分中,存在一定的氧化硫成分,因此在含有硫酸盐腐蚀物质的工程中,其抗腐蚀性较弱。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针对工程特性选定所需的硅酸盐水泥。

2.2干缩小,抗裂性强

当前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了一些问题,例如混凝土材料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裂缝现象。此类裂缝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气温变化、剪力破坏、地理沉降等原因,部分裂缝原因为施工处理不当引起的裂缝。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应用的过程中,则具备良好的抗裂性。

2.3抗渗性较差

硅酸盐水泥在应用的过程中,整体的应用优点较多。但部分工程的施工中,也出现了一些施工问题。例如在矿渣硅酸盐水泥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渗漏现象。因此为了保障工程的整体施工安全,并且保障工程后期的应用安全。针对硅酸盐水泥材料的选用,应明确硅酸盐水泥的应用特点。例如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强的抗渗性以及耐水性,如工程施工中需要材料具备一定的抗渗性,则可选择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此外如工程施工环境以及后期的应用环境较为干燥,火山灰质硅酸盐则不适应。矿渣硅酸盐则具备较好的耐高温性,一般情况下如工程环境或应用环境温度低于200度,则可利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进行施工。

3混凝土生产中影响硅酸盐水泥的各类因素

3.1混凝土添加剂产生的影响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抗裂缝性能,会添加各类添加剂,塑性添加剂能够使材料后期干缩现象减少,由此防止出现各类结构裂缝。虽然塑性材料能够有效防止裂缝发生,但在应用中若无法有效把控剂量,有可能会对混凝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添加剂过少,则有可能降低混凝土裂缝防治效果;添加剂过量,则有可能使混凝土的实际凝结时间大幅度增加,影响混凝土强度,使负荷能力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因此,在开展混凝土的实际施工时,需要有效控制添加剂添加量。

3.2水对混凝土生产的影响

水在混凝土生产中属于主要原料之一,通过添加水能使材料融合速度加快,适当搅拌可以完成后续的混凝土生产。在添加水的过程中,水与水泥的比例会直接对混凝土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若水量添加过大,将有可能使混凝土稀释度过高,使其凝结速度减慢,延长施工时间,并有可能致使混凝土质量出现严重缺陷;若添加水量过少,混凝土将无法得到有效搅拌,甚至在应用中存在板结问题。由此,在进行具体的混凝土生产过程当中,需要以更加严格的方式对注水量进行有效控制。

4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实际作用

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整体的应用效果较好。为混凝土的后期应用,以及产品质量合格性都提供了较大的支持。针对此类现状,笔者针对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简要的总结分析。其中主要存在的应用效果为:提升了混凝土应用的强度耐久度、增强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4.1提升了混凝土应用的强度耐久度

混凝土在生产的过程中,水泥为主要的应用材料之一。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相较于普通水泥,其极大的提升了混凝土在后期施工中的强度以及耐久度。通过硅酸盐水泥中的Ca(OH)与水泥的相互作用,使得混凝土材料中矿物材料特性得以发挥,最终在两种物质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整体建筑的强度以及耐久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4.2增强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应用,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产品质量。在后期混凝土应用的过程中,具体体现为: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材料,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出现裂缝现象。增强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并且保障了工程施工中的材料合格性。加强了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生产中的实际作用,促进了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提升。

结语

在当前的混凝土生产中,硅酸盐水泥是较为常见的应用材料。基于硅酸盐水泥材料特点,在实际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能够使混凝土质量大幅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抗裂性,为建筑工程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曾鲁平,乔敏,王伟,等.无碱速凝剂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21,24(1):31-38,44.

[2]秦灿,宫经伟,谢刚川,等.硅酸盐水泥基胶凝材料体系水化热计算研究[J].水力发电,2021,47(4):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