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思路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思路探索

王自英

云南中地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成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论文总结了国内外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经验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路,可为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思路农村发展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日益凸显,实用性村庄规划成为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如何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用性村庄规划旨在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并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本论文旨在通过探索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

一、国土空间规划与实用性村庄规划

(一)国土空间规划的概述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种综合性规划,旨在统筹考虑国家和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它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包括确定国土开发总体方向、空间功能布局和发展重点,为各级规划提供指导和依据1

(二)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概念和目标

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在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针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制定的规划方案。它注重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并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实用性村庄规划旨在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社区,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三)国土空间规划对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要求和指导

国土空间规划对实用性村庄规划具有重要的要求和指导作用。首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实用性村庄规划与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相一致。实用性村庄规划应当紧密结合国土空间发展总体方向,协调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发展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其次,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实用性村庄规划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用性村庄规划应当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再次,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实用性村庄规划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福祉。实用性村庄规划应当关注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实用性村庄规划面临的思考和挑战

(一)农村治理体系与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衔接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有效实施需要与农村治理体系相衔接。农村治理体系涉及政府部门、农民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决策和管理机制。然而,目前农村治理体系在实用性村庄规划中的角色和作用尚未明确。实际上,农村治理体系的相对分散和缺乏协同合作,给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在实用性村庄规划中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参与,促进农村治理体系的整合和优化。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政策支持和协调,形成跨部门合作的工作机制,提高规划的统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农民组织和社会组织也应当积极参与实用性村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利益的平衡。

(二)规划科学性和实施有效性的问题

实用性村庄规划要求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然而,目前一些实用性村庄规划存在着规划依据不足、数据缺失以及科学评估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实用性村庄规划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调研和数据收集,确保规划制定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当引入先进的规划技术和工具,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提升规划的精度和预测能力。此外,规划方案的实施阶段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措施,确保实施效果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2

(三)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社会参与和可持续性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成功实施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首先,实用性村庄规划应当充分听取农民和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方案能够真正反映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社会参与不仅可以增加规划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也可以提高规划的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其次,实用性村庄规划需要注重可持续性的考虑,即在规划方案中融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规划应当关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规划也要关注社会公平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最后,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关键步骤

(一)需求调研和问题识别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调研和问题识别。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和问题,为规划编制提供基础数据和问题分析。需求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以了解农民对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通过分析农村地区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等,可以明确规划的重点和方向。

(二)资源评估和空间分析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第二步是进行资源评估和空间分析。资源评估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等方面的评估。通过对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还需要评估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利用,以确保规划的环境可持续性。空间分析则是对农村地区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组织进行分析。通过考虑交通、产业、生态等要素,确定规划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各要素的合理组织和协调发展。

(三)规划方案制定和评估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第三步是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评估。在制定规划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和资源限制。规划方案应当明确目标和战略,提出具体的措施和行动计划。制定规划方案时,还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居民的参与意愿。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是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综合评估规划方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以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并在需要时进行调整和优化3

(四)规划实施和监测评估

实用性村庄规划的最后一步是规划的实施和监测评估。规划实施阶段涉及政策推动、投资安排和工程实施等工作。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需要合理安排投资,确保规划的财力保障和资金有效利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监督管理,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规划的监测评估是规划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和影响,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调整,确保规划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对于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进程。然而,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广阔的课题,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推动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农村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小娟,段娟莉,陈军,等.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思路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2(3):3.

[2]郑红玫.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海南省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探索[J].  2020.9.

[3]朱晓清.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对策[J].房地产世界, 2022(00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