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研究

廖永蓝

四川中隆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51382619850818001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的风险水平是通过试验系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来反映的。风险水平越低,水利工程建设体系越弱,社会稳定风险水平越高。本文从基于系统脆弱性的角度,介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认知,构造社会系统脆弱性的评价体系和模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四维的社会风险,公众风险认知、灵敏度和响应能力,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社会制度的脆弱性可以反映社会稳定的风险程度。社会制度越脆弱,应对外部干扰的能力就越弱,社会风险水平就越高。

关键词: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研究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科学有效的评价水利工程的风险,可以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领域的发展,以系统化的水利工程风险评估分析,分析和掌握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状态,结合具体情况发布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提高抗风险能力,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带动该领域的全面发展。水利工程风险在各个建设施工中都会增加或者减少,所以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做好监督控制,可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因素,发挥出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1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阐述

1.1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概念

水利工程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其主要作用是可以控制和调配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如防洪工程、农业灌溉工程、水力发电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是指建设规模巨大、涉及因素众多的水利工程,是在行政管理中被中央和省市政府批准建设的工程项目。与一般水利工程项目有所不同,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特点主要表现为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巨大、技术难度强、影响因素复杂、失事后果严重等。

1.2社会稳定风险的概念

社会稳定风险是给社会总体发展造成风险的因素,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产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根本利益。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耗费资源比较多,涉及到的利益体也很多,所以容易产生很大的危害性,这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在项目建设中会因为政府拆迁、非资源移民、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出现,导致比较严重的社会冲突与矛盾,这些都会给社会稳定造成较大的冲击,威胁人们的根本利益。

1.3重大水利工程与社会稳定风险的关系

从意义上说,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与一般水利工程相比,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投资大、技术高,因素多等综合特点,一直被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其中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就是最经典的例子。而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是社会稳定风险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必然会对社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

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中的问题分析

2.1评估体制不完善,不规范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对重大水利工程高度重视,其中不断的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力度,并积极的构建其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体系,根据党和政府的指导方针和党中央的纲领性文件,强烈指出:要建立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估体制,并且所有关系到社会与人民合法权益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估,都要符合科学、合理、可行、可控的要求,其主要工作方向是对未来可能会对社会、环境、经济造成影响的风险进行预测,虽然国家和各级机构都针对于此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与规定,但实际上却缺少一针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统一规定,导致地方机构在重大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仅仅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社会风险评估,这样难免会对社会风险评估产生一定的影响。

2.2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协调问题

在水利建设中,项目中周边有可能产生新的改造或者说水利工程项目的新扩建问题,因此我们在施工的规划中,存在没有与城市建设或者说没有和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缺乏一致性,要充分考虑项目实施的情况以及后期改动的配合,避免原有的基础设置得到破坏,产生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2.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动性不足,公众参与力度小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比较复杂性的过程,公众有权力参与到该工作中,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公众真正的参与到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才能使得评估达到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要求,以真正的了解人民的需求。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些重大项目在开展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已经通过调查问卷、专家座谈、重点走访、听证会等方式,但是在真正的实施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有些地方政府的群众意识相对比较差,没有重视群众利益的保护,对于群众的意见吸取程度比较低,没有真正的理解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所以造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无法及时的反馈意见,导致评估结果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

3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对策分析

3.1完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设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选取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对顺利开展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仍没有一套完整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各地方在进行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时针对性不强,定性指标设计较多,定量指标设计较少,而风险评估指标的合理确定是衡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成效的主要依据。因此必须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作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重视。

3.2建立标准化风险识别体系

建立健全的风险识别体系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的观念对社会风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从前至后,从“善后”到“预防”、“被动维稳”到“积极促稳”。对上述三点的管理理念进行升级转变,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引导群众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产生正确的认知,避免由于个人价值观错位、社会心理失衡等导致的从众、非理性等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

3.3预防和减少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需要保护水利工程建设期间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一定要严格控制规划好的施工范围,不能随意破坏扩大施工范围,不能破坏征地范围以外的植被,保护耕地。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的设备进行操作之前,要用条幅对工程所需用的范围区域进行划分,用明确的标志进行提醒,要禁止施工的机器设备在固定的施工范围以外进行操作。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利用洒水设备对现场进行浇水,降低灰尘的产生以及扩散。对于施工产生的废气,必须按照环境的标准进行二次处理之后进行排放,对于污水与废水的处理,严禁排放到周围的河流中,影响居民生活,对于声音方面,采用先进的低噪声机器设备,达到噪声的产生标准。对于施工的时间进行控制,对于居民区的影响降到最低,对于施工范围内的植被问题,在水利工程项目结束之后,要对其进行维修。最后就是对施工人员卫生健康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3.4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提高群众满意度

公众参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决策,一方面能够表达公众的工程项目利益表达权和诉求,也有利于降低公众不满情绪,尤其是降低“本土意识”的公众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抵制,降低社会矛盾和社会脆弱化,另一方面公众参与过程中与政府或者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达成的协议是一个综合性社会契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众对二者行为的监管,提高公众满意度,防范风险累积。

3.5保证资金投入的持续性

资金投入的数额能够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础的物质保证,可持续性的投入也能够从基础上保证公正安全的持续性、社会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社会基础设施的“软实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硬实力”。大力倡导积极地社会风气,引进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加入,将社会正确性的舆论与水利工程的风险评估相结合,证明其实力,实现社会稳定的“零风险”。

4结语

文章根据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定的风险防范的建议。我认为加强水利工程社会风险控制,能够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工程是施工的支持度,降低对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非常的有效的控制了工程建设中的社会风险人文因素,那么自然因素是不可控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施工的环境保护力度,争取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我认为对水利工程社会稳定性的评估探究是十分具有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税宁.水利水电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孙鹏,刘光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识别及对策分析[J].吉林水利,2014,(03):25-27+30.

[3]黄德春,张长征,UpmanuLall,徐敏.重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4):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