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防控中的时间概念领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近视眼防控中的时间概念领悟

王立明

武汉王立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近视眼防控中许多的产品和方式都忽略了时间的研究,在眼睛健康科普过程和很多产品宣传过程中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屏蔽了时间这个概念的认知。在很多相关与眼睛健康的科普中很多人对时间概念也不认知,以至于家长们作出错误的近视眼防控选择和错误的近视眼防控行为。本文就近视眼防控中的时间概念举例分析和大家共同学习领悟。

关键词:近视眼防控、时间概念

近视眼多发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眼睛正视化过程过早的完成就是近视眼,近视眼发生的主要病因是长时间近距离的不当不良用眼。近视眼发生后不可治愈,眼轴会伴随者用眼程度不断的延长,直至其发展成低视力或致盲。但在近视眼防控科普宣传和防控产品宣传中大家忽略了“时间概念”的解析,造成了近视眼防控的研究乱象、科普乱象、宣传行为乱象。

一、近视眼预防中的“时间概念”

1.1近视眼可预防、早预防。

“早”是一个时间概念,“早”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一个标准呢?这个“早”能不能确定一个年龄呢?在学龄前这个“早”的“时间概念”是指0-3岁的绝对预防,3-6岁的相对坚持预防。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都有一个明确的入学时间点,那就是“不满7周岁”是不能够入学的,其理由最为主要的就是孩子的眼睛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够入学。

那也就是说,0-6岁是孩子眼睛发育的最重要“时间概念”,任何的电子产品沾染、早教、用眼过频繁的兴趣学习都是要不得的。都会让孩子学龄前发生近视眼和学龄后发生近视眼埋雷。

用现代科技来解析“早”这个“时间概念”孩子3岁时眼睛健康检查具有远视储备值在S+3.00--S+3.50,眼轴检查值不超19.6mm就是正常的。6岁时眼睛远视储备值在S+2.00-S+2.50,眼轴不超21.5mm就是正常的。如果眼睛远视储备值低了,眼轴超了就要积极干预。

“早”的“时间概念在”学龄后是1-3年级是近视眼预防“不近视、迟近视”的最佳时机,做好了这个阶段的预防就很有机会让孩子眼睛远视储备值在12岁时依然保护在S+100以上和眼轴不超出23mm的较佳状态而不发生近视眼。

1.2坚持户外活动可以很好的预防近视眼

坚持大户外、坚持户外,是有问题了去坚持还是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去坚持?“坚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概念”“坚持”也是反人性的高人性要求的,“坚持”几天可以,坚持多年的谁也没见过,在近视眼预防科普中把坚持户外用在问题发生后是控度,实际用处并不大,但是你有找不出错误,而且还要去坚持。所以无论你能不能坚持,应该将坚持户外、大户外在科普中宣传用于没有发生近视眼的情景下。

1.3、坚持做眼睛保健操可以预防近视眼

     坚持做眼睛保健操与坚持户外一样,是有问题了去坚持还是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去坚持,“坚持”在这里也是一个“时间概念”从什么时候开始“坚持”,坚持到什么时候,这里的“坚持”也是反人性和高人性要求的,学龄后学校会开展课间眼睛保健操的近视眼预防活动,但是随机的调查发现,学龄前儿童在家庭中几乎没有去做眼睛保健操的。再则眼睛保健操是需要认真、准确和一定技术要求的。所以这种预防方式在目前的用眼环境改变情况下没有真实的起到预防作用。

预防是有明确的“时间概念”的,一级预防是指病因预防,是指没有发生近视眼情况下的预防,早预防的“早”就是指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也是科普的重要阶段。二级预防是在有组织干预情况下筛查发现早期问题比如裸眼视力轻度、眼轴超出年龄眼轴上限一定程度或者眼轴发育速度较慢(远视眼)、眼睛远视储备值过低有近视眼发生风险等等。这个阶段属于(病因前期)预防。三级预防是指近视眼发生后的重度化预防,是在矫正基础上的干预手段已达到控制眼轴增长速度以及程度。这里的“早”就是“马上、立刻”的“时间概念”。

二、近视眼控度中的“时间概念”

2.1、屈光度降低其实很简单,但是屈光度不会从根本上永远降低的。

屈光度暂时的降低其实很简单,角膜塑形镜、眼球按压仪、药物干预、检测设备误差、按摩按压眼球,都可以发生不同程度“暂时”的屈光度下降。这个“暂时”的“时间概念”就是短时间的意思,可以是几个小时,1-2天而已或者说你做了以上的工作,它就“暂时”下降了,从长久的时间观念去理解屈光度“暂时”的下降并不能绝对的起到无死角的控度作用。所以打着“降低屈光度”的宣传都是骗人的,也是国家不容许的。

2.2、缩短眼轴的“时间概念”

在某些病理情况发生变化是眼轴检测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微量缩短。如降眼压药物使用前后、不同控度方式眼压下降前后、角膜塑形镜佩戴前后、这些缩短如果排除仪器误差的情况几乎都不会超过0.1-0.2mm,而且这些缩短都是“暂时”的,从“时间概念”角度理解这些缩短眼轴的宣传有利于家长作出科学的选择。

讨论:近视眼防控工作目前没有标准,其原因是近视眼预防和控度的复杂性造成的,在研发和已有产品和方式的宣传过程中不断有各种乱象出现,介入“时间概念”认知和领悟有利于科研者和大众作出正确、科学的选择和行为决定。

参考文献:

[1]姚枚农.健康教育内容的时间观念[J].中国健康教育,1991(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