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改善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改善的效果评价

陈丽君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甘肃省   武威市   733000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老年偏头痛患者采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方案对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录的88例老年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4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44例实验组(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等指标。结果  偏头痛发作次数:护理前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指标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指标数值差异明显(P<0.05)。结论  老年偏头痛患者采取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偏头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促进病情康复。

关键词:自我效能护理模式;老年偏头痛;生活质量;自我效能

老年偏头痛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病变,主要以反复发作的偏侧头部疼痛作为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会合并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为了快速缓解老年偏头痛患者的症状表现,在疾病治疗阶段需要强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方案、内容存在单一性,效果欠佳,无法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所以当前提倡联合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增强患者对偏头痛的掌握,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更好的改善患者偏头痛症状[1]。本文以我院收录的88例老年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探析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对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改善效果影响,报道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3年5月,研究样本:我院选取的88例老年偏头痛患者。入选标准:患者符合偏头痛的诊断指南,每月发作1次以上,患者年龄>60岁,在知情同意书主动签字。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病变以及神经系统病变、认知障碍、理解障碍、中途经实验退出的患者数据。将88例老年偏头痛患者均等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男/女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

实验组(n=44)

27/17

70.82±2.15

4.67±1.21

对照组(n=44)

25/19

70.85±2.23

4.71±1.27

2/T

0.188

0.064

0.151

P

0.664

0.949

0.880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以药物指导、健康宣教、生活管理为主,使患者遵医嘱用药,明确老年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健康生活方式,平时注意休息,健康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实验组联合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在头部疼痛症状的影响下,患者焦虑、紧张负面情绪严重,所以应该强化患者心理疏导,向患者列举成功治愈的案例数据,并邀请自我效能良好的患者进行经验分享,有相同经历患者进行交流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自身行为习惯,实现自我效能的提升。②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记录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时间、头痛严重程度、头痛伴发症等日记内容,参考患者记录的笔记有助于明确疾病诱因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2]。③自我效能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相应穴位处进行按摩,如印堂穴、太阳穴、风池穴、百会穴等,按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力度,以推揉按压手法为主,指导按摩部位出现酸麻肿胀感位置,每日进行2次左右按摩处理,按摩时间分别在中午、睡觉前,每次按摩时间在10分钟左右。另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1h/日的有氧运动,为了提高患者运动热情,可以依据患者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方式,通过科学运动来放松身心,更好的缓解患者头痛感。

1.3观察指标

(1)偏头痛发作次数。(2)生活质量评分:以QLQC-30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定内容主要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等方面予以判定,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佳。(3)自我效能评分:以GSES量表进行判定,分值与自我效能感成正比,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佳。

1.4统计学方

SPSS.23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数据,本文观察指标以计量资料表示,检验方式:t。结果表现形式±标准差,P<0.05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老年偏头痛患者发作次数对比

实验组指标数值远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2。

表2两组老年偏头痛患者发作次数对比(±s,次)

组别

发作次数(次/月)

实验组(n=44)

2.56±0.29

对照组(n=44)

4.01±0.31

T

22.657

P

0.000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时间

实验组(n=44)

对照组(n=44)

T

P

躯体功能

护理前

46.38±6.15

46.41±6.22

0.022

0.981

护理后

68.26±7.22

59.58±6.95

5.745

0.000

社会功能

护理前

45.64±5.26

45.67±5.18

0.026

0.978

护理后

71.25±7.66

60.23±7.21

6.948

0.000

认知功能

护理前

48.33±6.77

48.39±6.92

0.041

0.967

护理后

75.68±7.36

65.33±6.82

6.842

0.000

情绪功能

护理前

45.55±5.58

45.61±6.01

0.048

0.961

护理后

71.33±6.57

61.32±6.26

7.316

0.000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

护理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44)

18.64±2.15

30.16±1.76

对照组(n=44)

18.66±2.17

26.04±3.56

T

0.043

6.881

P

0.965

0.000

  1. 讨论

老年偏头痛患者在临床上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的特点,经调查发现,老年偏头痛疾病治疗效果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关,所以当前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强化护理干预工作。常规护理疗法针对性不足,无法全面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当前应该以患者为中心,联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模式[3]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为患者行为、认知提供依据,强调信念对行为改变的影响,在该模式下可以有效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使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临床采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偏头痛发作次数、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评分均符合预期,表明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改善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将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偏头痛患者中,可有效减少老年偏头痛发作次数,实现生活质量、自我效能评分的有效提升,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博莹.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改善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07):327-329.

[2]邢卫珠.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研究[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27(04):29-31.

[3]张旋,臧丽丽.自我效能护理模式对提高偏头痛军人生活质量和减少对军事训练影响的效果[J].实用医药杂志,2019,36(06):4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