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王博,王瑶,单单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 要】目的:探究在肺癌晚期患者护理实践中采用循证护理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所涉及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48例肺癌晚期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9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2年9月,以双盲法为客观准则将参与实验的病患划分为两个小组,即乙组(24例)、甲组(24例)。乙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甲组入院后接受循证护理,比对两小组病患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结果:对比数据可知,甲组护理后疼痛评分对比乙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乙组更高,P<0.05。结论:于肺癌晚期患者护理实践中运用循证护理效果确切,患者生活质量可显著提升。故在肺癌晚期患者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应被积极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晚期肺癌;临床价值

    肺癌在临床上指的是发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1]。肺结核、肺部慢性炎症、吸烟等均与肺癌的发病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2]。胸痛、咳痰、痰中带血等是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3]。该疾病发病初期较为隐匿,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展到疾病的晚期,此时患者需承受极大的痛苦,这其中就包括剧烈的疼痛。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给予肺癌晚期患者适当的护理,对于其疼痛症状的缓解具有正向作用。鉴于此,笔者深入剖析了在肺癌晚期患者护理实践中采用循证护理的价值,现将详细报道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涵盖的对象是48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晚期患者,病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0年9月-2022年9月,秉持双盲法将病患完成乙组(24例)、甲组(24例)组别的划分。乙组年龄阈值36-70岁,平均值(52.32±2.89)岁;患者中男女数量比为13:11。甲组年龄阈值37-71岁,平均值(52.41±2.91)岁;患者中男女数量比为14:10。显著统计学差异经两小组病患常规资料比对后并未发现存在,即对比研究可继续展开,P>0.05。

1.2 方法

    乙组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按需护理。

    甲组治疗期间接受循证护理。(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科室应当选取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完成护理小组的组建。而后借助知网、万方等信息网络平台查阅肺癌晚期患者护理实践中易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应对措施,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完成科学护理方案的制定。(2)落实护理措施:①心理干预:肺癌患者发展到疾病终末期由于对于死亡的恐惧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烦躁、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之下会对患者治疗的有序推进产生阻碍作用。护理人员应当运用亲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对疾病和死亡形成正确的认知,鼓励患者以更加正向的角度看待疾病。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还应当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帮助患者将积压在内心的负面情绪进行充分的发泄,使得患者保持情绪上的平和。护理人员还需需告知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与支持。②疼痛护理:疼痛是肺癌晚期患者最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护理人员应当科学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疼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应当遵医嘱给予其镇痛药物或者运用镇痛泵帮助患者止痛。对于疼痛较为轻微的患者,则可通过肢体按摩、播放轻音乐、冥想等使得患者转移对疼痛的关注程度,减轻患者的腰背酸痛感。③睡眠护理:大部分肺癌晚期患者均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失眠症状,而长时间的失眠会削弱患者的免疫力。因而护理人员应当尽可能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患者保持病区内的安静,并在夜间时调低仪器的声音。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对患者进行耳塞、耳罩等物品的发放,以减轻外界环境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对于有午睡习惯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告知其将午睡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

1.3 观察指标

    借助SF-36量表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四角度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每一角度分数范围是0-100,数值越大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依据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量表分数范围是0-10,数值越小代表患者痛感越低[4]

1.4统计学分析

    于SPSS20.0软件包录入待计算数据,t值检验计量资料,展现形式为标准差,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展现形式为百分比,若P值低于0.05,则说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

    甲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乙组更高(P<0.05),如表1:

表1:生活质量评分(x±s,分)

分组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甲组(n=24)

89.73±2.33

88.27±2.68

85.43±1.95

87.14±1.54

乙组(n=24)

80.55±1.78

81.12±3.02

76.43±2.28

78.54±2.03

t值

15.338

8.675

14.696

16.53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VAS评分

    甲组护理后VAS评分对比乙组更低(P<0.05),如表2:

表2:VAS评分(x±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甲组

24

7.83±0.58

3.24±0.27

乙组

24

7.79±0.55

5.43±0.39

t值

0.245

22.618

P

0.807

0.000

3讨论

    肺癌进展到晚期会对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严重的危害。循证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核心思想而形成的科学护理方式,这一护理方式可对患者的现实护理需要进行充分满足。且循证护理方式的运用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性、科学性,可帮助患者缓解身心层面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统计数据表明,甲组护理后VAS评分对比乙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乙组更高,P<0.05。

    综上,在肺癌晚期患者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应被更多采用。

参考文献

[1] 鞠佳宏,马丽丽. 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科学养生,2021,24(6):37.

[2] 王惠丽,周玉堂,吴侃. 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8):204-207.

[3] 曹海艳. 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和心理情绪的改善[J]. 中国社区医师,2022,20(14):124-126.

[4] 赵红艳,刘玉晖. 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17):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