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联合应用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干预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联合应用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干预的效果分析

刘雪平

金湖县人民医院211600

摘要: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后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CPID后慢性盆腔痛患者80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观察组采用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χ2=8.549,P=0.003);治疗4周后,2组VAS评分、中医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50%vs.10.0%,χ2=0.305,P=0.581)。结论CPID患者给予治疗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微波治疗仪;护理

引言

慢性盆腔炎(CPI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主要发生于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以下腹部坠胀感、疼痛等为主要症状,若不能对炎症进行有效控制,随着疾病的进展,则可能影响患者生育功能。目前,临床常采用西药对CPID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二重感染,预后效果不理想。微波治疗仪是物理疗法的常用仪器,通过电离子及极化分子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盆腔器官及组织病理改善,减轻水肿、疼痛等临床症状。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医院收治的80例CPID患者,旨在探讨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对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CPID后慢性盆腔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30~60岁;病程4~62月;已婚24,未婚16。对照组年龄30~60岁;病程5~61月;已婚24,未婚16。2组年龄及婚育情况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后实施。纳入标准:(1)存在CPID病史,且符合中西医中CPID后慢性盆腔痛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头孢类(长春海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实施微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天津市赛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094269;TJSM92A)治疗,其中桂枝茯苓丸口服,服药频率2次/d,6 g/次;微波治疗时先将电极片置于患者骶部及下腹部,将电流强度调节为20~40 mA,实施微波治疗,治疗频率为1次/d,治疗时间为30 min/次。

1.3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得分为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随着得分的升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2)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高于对照组的80%(32/40)(χ2=8.549,P=0.003),见表1。

表1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5(12.5)

15(37.5)

12(30.0)

8(20.0)

32(80.0)

观察组

40

9(22.5)

21(52.5)

8(20.0)

2(5.0)

38(95.0)

2.2VAS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4周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对照组

40

5.51±1.27

2.63±0.70

20.830

<0.001

观察组

40

5.43±1.36

1.74±0.49

26.772

<0.001

t值

10.924

P值

<0.001

2.3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50%vs.10.0%,χ2=0.305,P=0.581),见表3。

表3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组别

例数

腹泻

恶心

呕吐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0

1(2.5)

2(5.0)

1(2.5)

10.00

观察组

40

1(2.5)

1(2.5)

1(2.5)

7.50

3讨论

CPID是由于子宫周围组织以及盆腔腹膜出现一系列的炎性反应,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习惯、个人体质等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疾病认知程度极大提升,该病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CPID如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能引起严重后遗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根据统计结果显示,CPID患者在急性发作后的4~8周内出现慢性盆腔痛的发病率约为18%。CPID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血液循环障碍为该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局部肿胀、充血、渗出等为该病主要病理表现,同时患者会伴有组织纤维化、炎症细胞的浸润、细胞外基质蛋白胶原沉积等,若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疾病逐渐进展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导致包块、粘连等问题的发生。CPID属“腹痛”“带下”“癥瘕”等范畴,本病因气血不足加之外邪入侵,最终气血淤阻,治则以活血养血、祛瘀止痛为主。目前,头孢类药物是治疗CPID的常用药物,这些药物虽然能够消除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但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导致菌群失衡,增加复发风险。微波治疗仪是物理疗法中的常用仪器,通过热效应能够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使局部病理代谢产物的充分吸收得到保障,进而加快炎症消散,促进症状缓解。微波治疗能够加快血液流速,增加静脉回流,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机体吸收药物,有利于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微波治疗能够促进小动脉血运及微血管血运增加,保证机体供氧充足,能够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代谢物质、炎症物质等有害物质,进而加快发热、腹痛等症状的消失。微波治疗属于外治法的一种,能够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系统及神经系统产生的刺激,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小,而桂枝茯苓丸是由多种中药制成的药物,副作用较小,联合使用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及治疗时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CPID患者给予治疗微波治疗仪与动机访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加快临床症状改善及消失,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张云慧,姬秀红.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18):167-168.

[2]李志英.微波妇科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4):96-97.

[3]熊丹.微波及抗生素联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药品评价,2019,16(18):79-80.

[4]段兴秀,陶燕.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3):117+120.

[5]何映春.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8):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