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获机基本类型与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水稻收获机基本类型与发展趋势

 刘远方

 徐州徐工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221001

摘要: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加之水稻栽培技术的优化,在水稻高产的形势下,对水稻机械化收获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稻收获机是提高水稻收获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水稻收获期较短,劳动强度大,且农村劳动力较为紧张,需要水稻收获机具有良好收获质量、可靠性与工作效率,要求水稻收获后损失小、含杂率低、机器适应性较好。基于水稻收获基本要求,本文介绍了水稻联合收获机研发优势,对水稻收获机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我国水稻收获机的主要研究趋势与发展建议,旨在为提升水稻收获机工作效率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稻;收获机;类型;发展

引言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几乎达到农业总种植面积的1/3,水稻的年产量更是达到了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随着国家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水稻联合收获机在技术和可靠性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水稻的新品种普及促进了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使水稻的收获效率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的重视,这要求联合收获机在具备合理功能的同时,也必须向着高喂入量和高效率方向发展,以满足农机市场的新需求。

1水稻联合收获机研发优势

1.1多学科融合促进技术向通用化发展

水稻联合收获机在长期的技术积累下,在传统的结构上得到了诸多的改进,使机械性能逐渐提高,加之多种先进技术在水稻联合收获机上的应用,使其在适应能力、可靠程度、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很多的农机生产厂商对于水稻联合收获机的生产采用多规格的模式,已覆盖尽可能多的农机市场,满足不同生产规模的农民需求,但这也造成了机型过多和质量不一的问题。随着水稻收获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技术之间相互融合,会因优胜略劣而促进机械技术的统一,联合收获机技术会以更强的适应性向通用化发展。

1.2合作经营促进大型联合收获机的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水田生产也逐渐开始向合作经营和集约化经营发展,这不仅促进了水田面积的占比提升,更因为合作经营而提升了农民的购机能力。这给大型先进水稻联合收获机创造了更好的市场。通常情况下,大型自走设备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实现,其在自动控制、智能化方向具备中小型背负式装备所没有的优势。现阶段很多大型合资企业均以生产大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为主,而随着大型农机市场的扩张,我国自主生产的大型自走式水稻联合收获机将占据更多的市场,这也有利于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升级。

1.3机械质量将得到显著的提升

机械性能是联合收获机的重要指标,随着多种先进机械技术的应用,其机械性能将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静液压技术的应用可以无级调节拨禾轮的转速和机器行走速度,尤其适用于远距离的动力传递,当发动机与驱动轮的距离较远,利用静液压驱动就能够大幅简化传动机构。先进的联合收获机上还广泛采用自动控制和监视装置,有效提升了联合收获机工作安全性,降低了农机故障的发生概率。新型发动机以其功率大和质量轻的优点,在保证高效率作业的基础上,更具备了节约能源和降低经济投入的优点。

2水稻收获机类型

2.1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多为农户自主经营,水稻种植区块较小,因此,欧美等国家大中型水稻收获机不适宜在我国进行推广应用。日本水稻种植形式与我国较为相似,主要是以农户经营的小地块为主,收获时土壤较为湿软,容易下陷,所以,我国最初以引进日本生产的半喂入式水稻收获机为主,同时还根据我国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生产部分自走式水稻全喂入联合收获机。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是将水稻上半部分喂入水稻脱粒滚筒,保证水稻茎秆的完整性。目市面上广泛应用的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主要有日本久保田、洋马等企业产品,主要为3~6行水稻收获机,其工作性能及工作质量都较高,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在配置设置及功能方面较为完善,收获质量及脱净率较高,收获损失小,可以适应倒伏作物的收获,对作物的适应性较强,收获后可以保持水稻茎秆的完整性。随着我国水稻收获机研制技术的逐渐发展,生产厂家及企业也越来越多,目前主要以浙江三联、台州、湖州、柳林、江苏无锡、新疆中牧、上海沃得等企业为主。例如,江苏南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得4LBZ-1450型、苏州久保田生产的PRO488系列、江苏东洋有限公司生产的HL6062系列、山东福田有限公司生产的4LBZ148系列及浙江三联集团生产的SL500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等。半喂入式与全喂入式水稻收获机各有优势,未来应该逐步完善相关技术性能,提高机械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2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

目前,日本及欧美等国家均已实现了水稻机械化收获,国外由于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多采用一季种植,主要以大型农场经营方式为主,因此一般采用大中型联合收获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是利用水稻割台将水稻全部切割下后喂入水稻收获机的脱离滚筒中。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割幅宽,作业效率较高,通常以中小型水稻收获机为主,整机质量一般在2.3t左右,一般仅能适应泥脚深度≤100mm的稻田地块。全喂入式水稻收获机受到工艺技术的限制,水稻收获后含杂率较高,水稻籽粒清选率较低。

3水稻收获机械发展趋势

3.1经济适用

目前,全喂入式水稻收割机结构较为复杂,国内外价格偏高,普通农户无法接受。因此,未来应努力研发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水稻收割机,同时,企业可以提供专业水稻收割服务或者机器租赁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该进行相关引导与组织,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引导水稻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全面带动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

3.2核心技术攻关

水稻收割机各个零部件的质量与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因此,相关企业、科研院校等要组织技术力量,攻关水稻收割机核心技术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发动机、脱粒装置和清选装置等核心部件,实现对现有水稻收割机机型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3.3水稻收获机械小型化、模块化设计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水稻种植模式与田间地理环境不同,因此,水稻收割机难以完全适应不同地区的水稻收获要求。模块化设计是建立功能可选模块的设计思想,可以根据不同的水稻收获需求快速制定出相应的水稻收割机设计方案;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以丘陵和梯田为主,限制了大型收割机作业,因此,应加强丘陵、梯田适用的小型水稻收割机的研制。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综合水平的不断进步,水稻收获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本研究系统论述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发展现状与主要类型,针对目前水稻收割机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我国水稻收割机的主要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对于实现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晔,水稻收割机无人驾驶与自动收割技术研究.浙江省,宁波财经学院,2021-01-24.

[2]孙庆卫,张圣杰,韩玉刚.水稻收割机发动机侧罩自动清扫装置设计[J].现代农机,2022(2):66-67.

[3]顾立峰.我国水稻收割机液压系统发展及趋势[J].农业机械,2020(6):92-95.

[4]张淑娟.水稻收割机的操作要点及维护保养[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5):71-72.

[5]钱有张.基于4LZ-1.0型联合收割机的轻简化改进研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6]韩新华,张艺辉,李斌,等.水稻收割机收获水稻高秆作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农业机械,2021(3):92+95.

[7]金向平.水稻收割机的割茬高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22,44(1):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