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2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刘丽

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市江津区,402260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选取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社区高血压病人4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未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则采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遵医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等。结果:对照组的遵医行为差于接受健康教育的实验组,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差于实验组的掌握情况,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均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人具有良好的效果,显著提高遵医行为和疾病的掌握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高血压;效果分析

高血压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且多发,常伴有多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和生活结构的不断提升和改变,致使高血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此分析健康教育对高血液患者的影响,需要从患者的自我检测,增强依从性,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积极治疗方面控制血压。给予针对性地健康宣教,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生风险,增强患者的健康水平[1]。广大人群以及高血压病人需要对高血压有个正确认识与对待,根据自身需要和实际病情,从健康、家庭、经济角度出发进行合理饮食和科学预防才是完全之举。本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研究,分析采用健康教育的现状,判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研究临床影响特进行此次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择取的486例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之间社区高血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243例和对照组243例,所有参与患者均自愿加入并且签署相关协议书。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30例,女性患者113例,年龄为40-60岁,平均年龄为(50.00±2.15)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3.00±0.67)年;对照组中129例男性患者,114例女性病人,年龄为41-60岁,平均年龄为(50.50±2.30)岁,病程为1.5-5年,平均病程为(3.25±0.74)年,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的资料中无明显的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

1.2.2实验组进行健康教育,包括:(1)饮食教育:控制糖类的摄入,易引起高血脂。控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使用植物油,多食海鱼可以氧化胆固醇,进而使血浆胆固醇降低。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每公斤摄入1g蛋白质量为宜,每周摄入2-3次蛋白质。控制钠的摄入,钠摄入过多导致增加血液内的钠,血容量增大,血液流速快会加大血管壁压力,损害血管内膜[2]。控制体重,防治肥胖或者超重,补充足够含钾、镁、钙高的食物。补充水分和粗纤维,粗纤维可以延缓糖吸收,降低空腹、餐后血糖, 忌烟酒、咖啡等。(2)运动教育:督促患者坚持每天进行适量锻炼, 每次运动时间30min为最佳, 运动主要以打太极、散步、静走、慢跑等为主,坚持每周运动4次左右。(3)心理教育: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心理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积极沟通并耐心答疑,同时给予病患足够的关心与鼓励,进而促进积极治疗,提高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和分析

1.3.1比较对照组与实验实施两种措施干预后病人的遵医效果,结果为完全遵循、一般遵循、不遵循,遵循率=总例数/(一般遵循+完全遵循)×100%。

1.3.2评析两组病患运用不同措施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例如:情绪调节、规范用药、合理饮食等,分数越高,掌握越好,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式

实验数据依据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用X2检验,以(n,%)表示,计用t检验,以(士s)表示,当结果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遵医效果

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的遵医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遵医效率92.59%,两组之间的数据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研究数据,如表1。

表1遵医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不遵循

一般遵循

完全遵循

遵循率

实验组

243

220(90.53)

23(9.47)

0(0.00)

243(100.00)

对照组

243

220(90.53)

5(2.06)

18(7.41)

225(92.59)

X2

18.6923

T值

0.0000

2.2知识掌握评分对比

对照组的掌握评分(规范用药、合理饮食、情绪调节)74.63±3.41、75.72±2.83、92.07±4.08低于实验组评分89.52±3.28、90.64±2.65、76.19±4.35,两组数据P<0.05,P值:0.0000、0.0000、0.0000。

3讨论

高血压既属于独立性的心血管病症,又属于其他心血管病的关键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与其发生发展息息相关

[3-4]。该病作为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类疾病,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引发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和发展因素受多方面的影响,例如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习惯、由于当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长期摄入高脂肪、饮酒、吸烟、高盐或者肥胖等因素也是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不断的发展,临床给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方式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过渡方式进行干预。长时间药物治疗,会给身体造成相对性的不良反应和危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饮食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高血压的并发症[5-6]。行为干预属于临床新型的一种科学且系统性的干预方式,可以全面性且有计划的经过人力物力、沟通技巧、疾病认知等帮助病人建立治疗信心,进而强化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规则性,减轻药物损伤各个脏器,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从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全面廖家,从而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控制血压升高。实验显示:实验组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需要普及疾病知识,并给予行为措施,在进一步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情况,从而降低心血管病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鹤,翟清存.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自我管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37(05):682-685.

[2]程思怡,冯鹏,赵洋,尹丹. 北京某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0,18(06):161-166.

[3]张晓霞.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6):5307-5308.

[4]闫冠韫,石磊,闫杨明子,宫宇驰,张金子,尹梅.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0,54(03):333-337.

[5]张先庚,陈雨萍,刘林峰,张文,王红艳. Teach-back方法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02):226-228+232.

[6]关勤.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6):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