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力科技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2

浅析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力科技创新

池鹏成

湖北潜江达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湖北潜江 433100

摘要: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本文对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力科技创新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现状,随后对科技创新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关技术的创新形势,最后针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这不但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还能使居民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科技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相应地其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电力市场化改革已成为电力行业的发展主要趋势,需要有关人员做好对电力科技的创新。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电力市场化的改革存在竞争不充分、价格㔠等问题,很容易给电力市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需要有关人员加以重视。

1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现状

现阶段,电力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及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受行业结构以及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的电力市场竞争呈现不够充分的问题,如部分地方电力市场存在垄断情况,给整个试吃昂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第二,电力价格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力价格主要有政府部门决定,市场化程度相对有限。同时,对电力价格的制定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障电力价格的公开透明[1]。第三,市场监管不完善。市场监管是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监管部门一方面存在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实际应用的监管方法及手段较为有限;另一方面,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再加上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转型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已达到迫在眉睫的状态。因此,有关人员需加强对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的重视,采取适宜的发展措施,提高行业整体的竞争力及发展水平。另外,电力行业还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重视,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共同努力,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全面落实,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电力市场化改革途径

针对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关人员应结合实际需求,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以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顺利实施。首先,加强市场监管。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电力市场的监管力度,采取适宜的措施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以提高监管水平。为达成这一目标,政府部门可组建市场监管机构,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或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等,以保障电力市场的运行。其次,完善市场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应结合实际需求,对电力市场化机制进行完善。通常情况下,市场化机制主要包括市场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以及分配机制等。对此,政府部门可通过推进价格机制的市场化发展,构建更加完善的竞争机制,以保障各项资源的分配合理。最后,加快改革进度,推进电力市场化的发展进度,进而增强市场竞争程度,为供给效率及质量的提升作出贡献。具体措施为全面落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各项政策,并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2]。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对电力市场的信息变化进行公开,提高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公开平台,并实施信息共享机制,从而提高电力市场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可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学习更加先进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式,从而加快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速度,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3 电力科技创新

现如今,科技水平为电力科技的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也使得电力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的道路,且电力企业的经营方式相比以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随着电力科技的进步发展,电力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发电科技创新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行业企业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加大。其中,此时期的化石燃料因价格低廉,能源供应成本较低,各企业均将研发重点放在能源生产技术这方面,强调构建大型发电厂、大型电网以及大型机组。但是,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各类设备及作用范围也已经定型,缺乏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引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或是小型联合发电机组,并引进清洁的自然能源,如风力、太阳能等,以对现行的发电模式进行优化,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3.2 输电科技创新

现阶段,能源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于对传输技术及配电技术进行改进,以在提高输电效率的基础上, 减少电能损耗。其中,对能量传输而言,不同的电力企业会采用不同的通信模式,将发电厂与电力系统连接到完整的调度中心中,由,发电厂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地送电,从而满足能源需求的变化。另外,计算机在此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时收集发电厂的电力数据变化,还能根据发电厂的生产需求计算对应的结果,并发出相应的指令,从而实现对输电过程的整体优化。

3.3 配电科技创新

通过对配电科技实施创新,系统自动化水平得到提升,配电结果的合理性也能得到保障。其中,配电系统自动化主要指应用计算机、信息控制设备等,将配电线路与用户连接到系统中,以发挥该系统线路监控、事故监测以及故障隔离等多项功能。这不仅可以缩减停电范围,还能摆脱传统配电设备的弊端,通过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记录用户电力消耗及负荷等数据,以给电厂的运行管控提供铸铝。此外,配电科技的创新还可以分离配电连接功能,即将部分配电环节由非电力经营公司运营。例如,将煤气企业与配电公司进行合并运营,能够在扩大配电企业经营范围的基础上,增强两者的竞争关系,这对后续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未来展望

第一,竞争机制不断改进,市场竞争力逐渐提升。根据当前部分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无限制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引发资源浪费的问题,给能源行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行业中大面积的企业破产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将这种竞争态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给能源企业提供充足的生命力。只有这样,能源企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才能得到保障。

第二,电力企业应加大对监控系统的研发力度。对电力市场化改革而言,高效的监控系统对改革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使得有关部门除了要关注监控系统的研发进度,还需推行一系列的监控制度,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对现行的改革体制进行完善,从而提高监控效果,促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实施。

第三,实施全面且深化的市场改革。以南方电网为例,由于南方电网的设计较为复杂,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市场的准入原则,做好对市场监控体系的维护工作,从而推动电力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由此可见,若想实现对南方电网的有效改革,有关人员就需要构建全面、系统的市场改革体系,为后续电力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助力。

结束语

在当前的电力市场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需对电力科技创新的实施加以重视,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以促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进行,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本文对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力科技创新进行研究,提出了发电、输电及配电等技术的创新模式,并对电力市场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楚琦. 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煤电联营发展对策[J]. 中国煤炭,2022,48(11):15-19.

[2]张文祥. 电网公司风险管理与电力市场化改革[J]. 大众标准化,2022,(22):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