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养殖技术及常见病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羊养殖技术及常见病预防措施

王磊

河南省郸城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郸城 47715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调整,舍饲羊养殖也在不断地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传统的放养方式已逐渐被圈舍饲养所取代,这种转变需要养殖户掌握相关的饲养管理技术,以确保养殖效益和动物健康。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舍饲羊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羊养殖技术;常见病;预防措施

在中国羊肉是人们主要食用的肉类之一。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这符合当今全球食品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的认可度也明显增加,导致羊肉消费量呈现强劲增长,羊养殖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实际的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养殖业的效益提升。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羊养殖技术以及预防常见疾病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羊肉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羊养殖技术要点

1.1 为羊舍建设做好科学规划

保障羊群健康的前提是为其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卫生的生长和生活环境,而羊舍的建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建造羊舍时,应该优先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因为羊群是群居动物,空气的流通对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此外,羊舍的排污设施也非常关键,因为羊群喜干忌湿,所以需要确保羊舍内部环境干燥的同时,确保排泄物得到及时清理。另外,为了保证羊群有充足的活动空间,还需要合理规划羊舍的结构,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强羊的肌肉锻炼,让羊的肉质更加鲜嫩。最后在建造畜牧场时应该尽量靠近水源和草源,以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羊群疾病的发生。

1.2 供给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饲料

作为食草动物,羊的圈舍饲养离不开足够的草料供应。但是,单一的饲料喂养会导致羊的厌食和食欲下降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影响羊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羊群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搭配不同品种的草料进行喂养。在储存草料时,可以单独储备一定量的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等牧草。在冬季天气寒冷时,可以掺杂黑麦草提高饲料蕴含的热量,帮助羊群抵御风寒;而在夏季天气炎热时,掺杂紫花苜蓿有助于羊群发汗,防止羊群上火。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羊群不同的生长阶段,定量投喂不同的牧草和秸秆等粗饲料,以及大豆、高粱等精饲料,以保证羊群的营养均衡。例如,每只羊可投喂2.2~3.1kg/天的粗饲料和0.2~0.32kg/天的精饲料。通过供给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饲料,可以更好地促进羊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养殖效益。

1.3 饲养管理

1.3.1 羔羊饲养

羔羊一般在1到3个月都是由母乳喂养,这个时期需要多给母羊增加食料,以提高母羊产奶量和奶汁的营养含量,从而保证羔羊拥有良好的自身免疫力,能够有效抵御疫病的侵害。当羔羊出生20天时,就可以逐渐添加精饲料进行饲喂,并在20到30天后加入适量的黄豆或黑豆,以保证羔羊的健康生长。两个月后,可以逐渐增加黄豆或黑豆的投喂量,并添加一些青饲料,以降低养殖成本。当羔羊生长到5个月时,可以逐渐增添精饲料和粗饲料,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1.3.2 育成羊的饲养

育成羊是指羊进行身体生长和准备增肥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饲养主要是满足羊群的身体生长,保证羊群的体力充足。为了保证育成羊的身体发育完全,需要选择品质好的牧草与精饲料混合投喂。此外,还需要合理搭配一定数量的精饲料,每头母羊投喂250g/天,每头公羊投喂300g/天,以保证其健康成长。

2 疫病防控

2.1 综合防控措施

在圈舍饲养羊的过程中,疫情防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若发生大规模的疾病流行,将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必须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来保障羊群的健康成长。其中及时的疫苗接种和羊舍消毒是两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在进行消毒工作时,建议使用漂白粉对羊群所用的餐具和饲槽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每隔15天进行一次。同时,在羊出栏后,还需要对羊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以确保羊舍的卫生环境。为了确保疫苗接种的效果,需要在接种前对每只羊的健康情况进行备案,并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时需要选择肌肉或皮下注射羊四联疫苗,以避免遗漏或者重复接种。除了疫苗接种外,做好驱虫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繁殖母羊和断奶羔羊,需要加强驱虫工作。对于体外寄生虫,推荐使用药浴的方式进行驱虫,但在进行药浴前需要停止对羊群的喂食,并在药浴前2小时确保羊群充足饮用洁净的水,以避免中毒的情况发生。对于体内寄生虫,可以选择虫g星和丙硫苯咪唑等药物进行驱虫,其驱虫效果显著。

2.2 常见疫病防控

2.2.1 感冒

羊只容易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当遭受寒邪侵袭时,就会引起感冒。感冒的主要症状包括精神萎靡、高热、食欲不佳等,同时病羊的鼻腔会不断流出大量分泌物,还会出现打喷嚏、咳嗽、呼吸急促、寒颤等症状。为预防此病,在平时的养殖中,养殖户应高度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羊只保暖和御寒等工作,以防止羊只遭受冷风侵袭,从而降低它们患感冒的发生率。如果羊只已经患病,通常采用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药物治疗,并每日注射3至6mL,连续用药3天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2.2 瘤胃积食

羊只的瘤胃积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是由于突然采食过多含水量较高的青绿草料或者饲料的突然变更导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日常养殖中需要注意控制羊只的采食量,同时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此外,确保羊只有充足的饮水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瘤胃积食的发生。如果羊只已经患上了瘤胃积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治疗。例如,将100mL的石蜡油和50g的人工盐兑入500mL的水中,并让羊只饮用。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即将羊只的瘤胃切开并取出其中的内容物。因此,对于养殖者来说,及时发现瘤胃积食的症状并及时采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2.2.3 羊快疫

羊快疫病是一种发病较急的疾病,其致病源为腐败梭菌。一些羊只在患病后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而直接死亡。另外一些羊只会表现出磨牙、卧地等症状,粪便呈黑色,并最终因疼痛后痉挛而死亡。由于羊只患上快疫病后病情较重,且发病迅速,大部分已经失去了治疗的价值,因此在日常养殖中,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预防羊快疫病,可以给羊只接种三联苗或者五联苗,注射剂量一般为5mL。接种后14天,羊只即可产生免疫力,有效期可达半年。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该重视接种疫苗这一环节,以避免疫病的发生。

3 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羊肉的需求逐渐增加,养殖人员需要引入先进的养殖理念和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羊肉品质,并确保其安全性。同时,养殖人员还应全面了解羊常见的患病类型,构建完善的预防措施。这样在保证产量增长的基础上,可以为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对羊肉品质和安全的需求,同时也能推动整个养殖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守峰.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1):115.

[2]苏文旗,黄寿平,陈霞,韦建华.探析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畜牧业环境,2020,0(6):69.

[3]张龙生.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畜禽业,2020,31(3):17.

[4]邓家锋.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8):56-57.

[5]田秀军,李朝忠.基层兽医站肉羊疫病防治的综合措施探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0(1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