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优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优化探究

白丹

身份证号:211021198908016423

摘要:在我国,水利基本建设投入逐年增长的同时,水利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展。水利建设大多位于人烟稀少、运输困难的河谷区,其建设费用受到客观环境、气候和主观作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此外,在水利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和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控制机制不健全、控制方法不完善等问题,这就很容易造成造价的超支。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我国水利建设工程造价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1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控制机制不全

在水利建设中,建设费用的管理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制度基础之上。然而,目前,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问题,比如,不能将施工成本控制的职责合理地划分到每个参与方,同时,还缺少一套完善的目标成本控制系统,忽视了成本估算、成本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资金无价值或低价值损耗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成本虚增。

1.2控制方法缺失

传统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属于资金管理的辅助,它的重点是将在施工环节中的每一步的预估资金、实际使用的资金进行比较,从而可以对项目的盈亏情况展开动态的掌控。然而,常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费时费力,容易受到各环节、各环节人员操作失误的干扰,并且不能及时掌握工程造价的动态变化,从而严重制约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效。

1.3核算约束力弱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不能与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资金安排方案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造成了实际的约束力不足。再加上工程建设中的费用控制工作十分繁重,因此,由于成本计算没有很强的约束性,不能对施工现场、材料管理、设计变更等各个方面的费用进行有效的管控,这就给整个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4物料管理疏忽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材料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然而,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建设中,对建设造价的忽视却比较严重。管理者只注重材料领用管理,对材料采购、运输与保存环节的成本控制不够重视,造成了大量物料损耗,设备利用率不高,整体工程项目自然损失成本也处在较高的水平。

2优化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2.1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之前,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制订出一套既有科学性又有合理性的造价,并在施工中对造价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首先,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之前,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包括技术要求,工程量清单,材料设备的定价等,以保证造价的准确与合理。其次,要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一项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在编制预算的时候,要将人力、物力、装备、运输、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花费,进行适当的配置,以保证一些花费不多,而另一些花费却少得可怜。与此同时,在工程执行的时候,还需要对费用预算进行持续的调整和修改,需要指出的是,在工程进行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发生某些无法预料的变化。

2.2加强施工监管

①制定和完善的监督体系。要完善水利建设项目的监督体系,制订监督管理办法,对各级监督管理机构的责任和工作进行明确,以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②强化督导与考核。各级监管机构要强化对施工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对施工企业的施工计划、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展开监督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要马上解决。③从严执行,从严处罚。对那些不遵守这些规则的建筑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予以处罚,并进行相关的处罚,以达到震慑效果,维护监督机构的威严。④实施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施工过程展开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提升监督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程度,提升监督的效率和效果。⑤强化对各建设部门的引导与配合。同时,针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3加强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该做到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施工管理应该将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形式,避免工序重叠、施工组织混乱等问题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大对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力度,以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状况,比如工期、施工条件、施工任务等,对人力和人力进行适当的配置,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交叉,从而提升施工效率。除此之外,还要有一种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施工组织方式,要根据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不能出现人员太多或者太少的情况,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的管理,制定出一套清晰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制度,并对所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贯彻落实,从而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4加强材料和设备采购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中所需的物资和装备数量巨大,若采购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采购工作出现偏差、损耗等,从而对造价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必须强化对企业采购流程的监督,对采购流程进行标准化,对购买的数量及品质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保证购买费用的合理可控。其中,在水利工程项目开始之前,要以工程的实际需求和建设进度为依据,制订出一份既有科学性又有合理性的采购方案,并且要对该方案进行审核和修改,采购方案要将材料的种类、质量、价格、采购周期等多种方面的影响因素都要考虑进去,不能出现盲目采购,也不能出现大量的库存,这样才能减少采购费用。在水利工程中,要购买的材料和装备有很多种,因此,在购买的时候,要对购买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所购买的材料和装备的品质与工程设计以及相关的标准相一致,并且要对整个购买的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保证购买的产品是可以被接受的。供应商在物资和装备的采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选择、管理和评价供应商,将会影响到采购的费用和采购的品质,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强化供应商的管理,建设供应商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审核、评价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对供应商的合约管理力度,明晰各方的责任与责任,保证供应商及时供货,质量达标,价格合理。

2.5应用技术手段进行成本控制

在水利建设中,运用科技方法对其进行最优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监视器等,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人员安全等信息的实时收集,并将其传输至云端进行处理与分析。根据对工程进度的统计,可以对工程进度、工程造价、工程质量等指标进行预报,并能对工程进度、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测,以便能够对工程进度、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监控。其次,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工程造价的准确、快速、准确的预测与分析。在对海量的施工数据,比如材料采购、设备调配、人工安排等方面进行采集和整理之后,再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这些数据展开分析并建立模型,进而对将来的费用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能及时找出导致费用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达到了费用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工期长,造价控制困难,现行的造价控制和管理方法还不完善。所以,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者应该将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目标作为前提条件,发掘新的收入增长点与成本压缩点,合理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扩大项目的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罗姣姣. 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2.DOI:10.27109/d.cnki.ghbnu.2022.000350.

[2]刘孟.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的思考[J].建筑与预算,2021(07):62-64.DOI:10.13993/j.cnki.jzyys.2021.07.020.

[3]盖俊龙.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构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173-174.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20.08.084.

[4]刘斌.简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J].居舍,2019(24):153.

[5]王丽芳.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9):128-129.

[6]吉祖湛.探究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49-150.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18.1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