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森林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对策探讨

谢永洪

身份证号码:44020219761214103X

摘要:造林绿化是造林绿化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造林绿化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有关部门要建立起一套现代的林木维护与管理观念,强化对林木维护与管理技术的运用,购买一套最先进的林木维护与管理装备,组建起一支专门的维护与管理队伍,并从土壤、水分、肥料、病虫害防治、杂草处理、防火等方面对林木进行全面的维护与管理,为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森林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对策

1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

1.1经济意义

木材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木质家具和生活用品,以及建筑建材,建筑装饰品,都是由木质制成的。尽管现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都选择了新型环保材料,但由木头制作的商品和产品因为具有环保、无污染、结实耐用等优点,所以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原生态商品。所以,通过对森林的保护与经营,增加森林资源的数量与品质,将会大大地推动森林经济的发展。

1.2生态保护意义

森林资源历来被称为“大自然的呼吸”。森林植物通过光合、呼吸等方式对大气中的CO2进行吸附,同时也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对环境的清洁。此外,林木还可以发挥固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防治土地沙化等功能,特别是在维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功能。为此,必须加强森林的经营与管理,使森林资源在数量与品质上都得到有效地提升。

2林业工程中常用的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2.1土壤管理技术

土壤富含林木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利用其改良的土壤,增加林木的成活率,强化林木的长势,是林木保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各种树种对土壤的酸碱性、松散度、水分含量和养分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在进行造林之前,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以保证树种能够在这种土壤中茁壮成长。同时,在树木成长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也要定期对土地的松散程度和肥力情况进行检查,清除杂草,并对土地进行合适的深松,以保证土地的渗透性,为土地中的微生物提供足够的氧,为林木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地条件。

2.2施肥管理技术

林木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很大,单纯依赖于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很难保证林木的生长,在缺乏营养元素的情况下,林木容易发生叶片枯黄,枝条柔软,生长缓慢等问题。为确保林木健康成长,林农应适时施入肥料(腐殖质与无机肥料)。由于树种种类和生长时期的不同,树木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会有很大的差别。现在,最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因此,林业工作者应该以林木的生长习性和长势为基础,进行科学的施肥,并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施肥方法,在为林木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避免林木对化肥的过度依赖。在施肥的过程中,森林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尽量降低化肥的使用,多使用有机肥料,并且使用填埋方法来进行施肥,以降低化肥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在节省费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林木的生长品质和美感。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雨水过后或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可以让肥料和土壤更好的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施肥效果。

2.3水分管理技术

水是林木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搞好林木的水资源管理,可以保证林木的健康成长。如果土地含水量不够,会导致树木的成长速度变慢,容易出现异常生长甚至死亡,所以,森林工作者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灌溉,为其提供足够的水分,保持其正常的成长状态。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由于缺乏氧气,林木根系容易发生枯萎,因此,在造林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来保持土壤含水量。水资源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被忽略的,森林工作人员应该在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以及树木的成长环境之后,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估算,并对树木在各个成长时期所需要的水分进行评估,从而对浇水的频率和灌溉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将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在适合树木生长的区域之内,实现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精细的管理,从而防止出现干旱和淹水的情况。

3提升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效果的建议

3.1合理调控土壤含水量

林木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所以要对林地的水含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容易造成林木根部的溃烂,从而造成林木大量的死亡;当土壤含水量不足时,很容易造成林木的凋落和凋零。所以,在森林建设中,通过适当地设定行距,可以有效地控制林木的补充水量。另外,在林分栽培期间,应定时对林分中的土壤水分进行监控,当降雨强度增大时,应采取人工排水措施,减少林分中的水分含量,保证林分的正常生长。

3.2除草与施肥

土壤是林木生长的基本物质,林木只有在其根系上才能生存成长。因此,在森林项目的森林维护与管理中,必须采用科学的施肥技术,清除土壤表面及森林环境中与树木争夺营养的植被,从而提高土壤质量。首先,依据实测的林木生长环境,制定出相应的修复和治理措施。在耕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松软的耕作方式,增加土面的渗透率,增加土层的温度。同时,为了避免和其他植物争夺营养,将多余的杂草和其他植物连根拔起,同时,杂草的成长也会增加疾病和疾病的几率,很容易造成疾病和疾病的蔓延。特别是在夏天这种植被比较茂盛的时候,更要注重除草。要避免用化学除草,最好是用机械或者是手工除草,这样才能避免对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伤害。此外,还要注意给土地提供营养,也就是说,要做好肥料的准备。因为林木根系群落面积大,且以须根为主,故应在根系周围施肥,远离树干。施肥宜选择在天气晴朗,土壤干燥的时候进行。

3.3树木病虫害防治

在森林建设过程中,林木的保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林木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控制。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温度条件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不同区域所需面临的病虫害种类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各地的森林管理机构在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在进行具体的防控时,要依据病虫害与树木、有益生物等因子的相互影响,选择抗病虫的品种,进行合理的施肥,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对其进行保护。在使用药剂的时候,要注意选择毒性较小、效果较好的杀虫剂,要掌握好使用的时间,使药剂的使用更加科学。为了避免害虫和害虫的耐药性,可以采取不同的药剂进行配合。

结语:

总之,从经济效益的观点出发,通过对森林项目的维护和管理,可以确保森林资源的正常成长,从而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而增加森林的经济效益。从环保的观点出发,树木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通过对林业工程中的树木进行维护和管理,可以提升树木的存活率,从而增加林木的覆盖率,使其更好地发挥出其生态效应。所以,新的形势下,要加强对森林建设项目的维护和管理。有效地管理土壤的品质,增加土壤的肥料,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而提高林木的保养品质,从而推动我国的森林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洪凤,刘波.森林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2):192-193.

[2]尹海东.浅谈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10):205.

[3]刘继元.在林业工程中树木养护管理技术的运用探微[J].农民致富之友,2017(07):266.

[4]杨柳.森林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9):271.

[5]宋富.森林工程树木养护管理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