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举措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举措分析

臧盼盼

临颍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河南省漯河市,462600

摘要: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内部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机构正常运行的关键,为加强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食品安全,本文阐述了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措施提出了检验检测机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供食品检验检测人员参考

关键词: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

引言

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食品检测实验室整个工作流程。其目的在于将食品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最大程度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时效性、可靠性,因此,质量管理工作尤其重要,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实时更新学习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合理的管理体系文件,提升技术人员业务水平是关键。掌握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技术并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实践中,全方位做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

1.内部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内部质量控制具有强制性,是指实验室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实验室内部的 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检 验 检 测 机 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 214—2017)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在管理体系运 行中,要对机构、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检测方法、管理体系等要素实施有效控制[1]内部质量控制能够提升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实验人员的技术能力,确保实验室出具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从而降低检验检测机构风险

2.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措施

2.1人员质量控制

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是内部质量控制的灵魂,实验室应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检测人员的相关资格、能力确认、授权、教育、培训和监督应有效持续。

食品检测实验室不但要注重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要注重培养人员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引导实验人员将检测质量放在重要位置,用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及时学习更新《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第163号令)修正案、R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以下称《通用要求》)[2]、《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令第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人员具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2仪器设备、场所环境控制

机构应配备满足检验检测(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的设备和设施。用于检验检测的设施,应有利于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机构应建立每年的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维护计划、溯源计划,计划需要涉及面广、覆盖面全,涉及人员比对、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数据结果有效性监控、样品复测、测量和检验检测设备的功能核查、盲样测试等能够有效监控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出现不满意结果时进行调查并开展后续的纠正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所有需要检定、校准或有有效期的设备应使用标签、编码或以其他方式标识,以便使用人员易于识别检定、校准的状态或有效期, 确保设备的在用、停用、限用标识,确保实验室环境在实验条件内有效监控并记录,当环境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3-4]

2.3检测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方法控制程序。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应优先使用标准方法,并确保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在使用标准方法前,应进行验证。在使用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 前,应进行确认。检验检测机构应跟踪方法的变化,并重新进行验证或确认[5]

食品检测实验室工作有关的作业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应定期检查,保持现行有效,由相关实验室负责人存放保管,根据检测项目的需要,所有需要在检验检测工作中使用的各类方法资料(包括检验检测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使用手册、操作规程、各类参考资料等),其现行有效版本都必须发放到检验检测工作现场,确保检验检测人员在工作中使用方便。[6]非标准方法(含自制方法) 的使用,应事先征得客户同意,并告知客户相关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方法确认的技术可以下列一种或多种组合形式,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与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对、机构间比对、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如确需方法偏离,应有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和批准,并征得客户同意。

3.内部质量控制的建议

3.1科学细致的制定内部质量控制方案

实验室要根据自身技术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条件、资质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案和各项计划, 配有专业的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整个检验检测的质量, 技术负责人针对实验室薄弱环节要进行重点监督和控制、仪器升级和人员培训[7]。质量管理员及时将内部质量控制方案和计划传递到全体人员,共同提升检测能力,维护实验室质量安全。根据实验室运行状况,及时进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工作并将问题及时反馈、解决。

3.2加强数理统计在内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加强数理统计在内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收集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加强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更深入使用核查或工作标准,并制作控制图,如果发现检测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 确定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检测数据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结论

食品检测实验室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外部控制是实验室生存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科学合理质量手册、实时更新有效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保障食品实验室综合水平,反应国家食品产业真实的质量情况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刘云兵 , 孙志伟 , 吴云丽 , 等 . 设备检定校准管理方法及其相关设备和存储装置 :202010068879.9[P].2020-06-23.

[2]谢协敏,桑涛浅谈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J].食品安全导刊,20232(05):34-36.

[3]冯奇.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2(03):59-61.

[4] 任晓晨 .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J]. 现代

食品 ,2021,27(3):23-25.

[5] 曾红燕 , 袁烨桑 , 钟宁远 , 等 . 如何管理食品实验 室分析仪器 [J]. 中国食品 ,2022(3):134-136.

[6]李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研究 [J]. 化工管理 ,2021(10):27-28

[7] 曹小红 . 浅谈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途径 [J]. 大科技 ,2019(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