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工作的内涵及中医护理工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中医护理工作的内涵及中医护理工作探析  

刘婵婵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0

 摘要:中医学为我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历史久远,具有丰富的疾病治疗经验,存在的理论体系更完善。中医学的理论部分也能为护理工作提供重要思想,基于对中医学理论的分析,维护人体各个位置结构,给予功能的协调。在该情况下,需要进行护理工作,促使中医学特点的发挥,保证现代护理学和中医学的相互结合,以彰显中医特色。中医特色的形成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中华民族文化,加强中医护理对中医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发扬文化特色的同时,也会保证病人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中医护理;内涵;饮食护理  

 1.中医护理的特点

        1.1 中医护理必须遵循于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作指导,用中医术语提出中医护理问题,并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解决护理问题,从而突出中医特色。这是中医护理工作的根本。

        1.2 必须运用整体观提中医护理

        祖国医学强调人体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相济平衡,又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一致,即自然环境及社会、人际关系等,与人体疾病是相互联系的。运用整体观提护理问题就包括了生活起居、精神情志、饮食调养以及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等诸多方面。

        1.3 要运用辨证的观点提中医护理问题

        提中医护理问题必须运用八钢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辩证等方法,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分析病因,判断病位、辨别病情,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例如:同样是消化道出血,有的由胃中积热所致,有的是脾虚不摄血所致,因此,护理问题是不同的。胃中积热证者有因胃热熏蒸引起口臭,大便干结或便秘等护理问题。而脾不摄血证吐血者有因口淡无味引起纳呆、大便稀或溏等护理问题。概括地说,中医护理问题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针对病人证型特点、证情变化及转归趋势,才能较为准确地出。

        1.4 中医护理是动态的

        由于病人的病情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中医的证型是病人在某一阶段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的概括,因此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中医护理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应在分清标本缓急及主次的基础上提出。例如,血证病人出血阶段的护理问题是围绕出血时存在、潜在问题提出的,出血停止后的护理问题,则应包括防止再次出血的发生、巩固疗效、促使好转,合理调养等方面。

2.中医护理问题的内涵

        中医护理问题是将四诊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综合提出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需要运用中医护理方法来解决的。中医护理问题内涵主要包括下列各个方面:

        2.1 与疾病主症有关的内容

        病人的主症往往是病人痛苦之所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护理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医护理必须应用中医理论作指导,以辩证为依据,找出疾病主症,提出护理问题,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消化道出血病人与饮食不节(酣酒、暴饮暴食等)有关的护理措施应包括要节制饮食、戒酒、给与的饮食指导内容等。

        2.2 与精神情志有关的内容

        肝火犯胃吐血病人的情志护理极为重要,通过四诊观察病人不同情志状态,如有焦虑、恐惧、急躁、忧郁等提出护理问题,主动及时采取措施。

        2.2.1多与病人交谈,并说明七情五志对疾病的影响;

        2.2.2嘱病人保持愉快而平静的心境,努力做到“恬谈虚无”。

        2.2.3尽可能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养病治疗环境。

        2.2.4与家属联系,共同关心病人等等。对促使病人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2.2.5予以耐心细致地解释、劝慰与疏导,让其了解“情志过极易化火,气逆与上而迫血妄行;心情舒畅则气机调和,引血归经”的道理,使之情绪稳定,安心接受治疗及护理。

        2.3 与饮食调养有关的内容

        饮食调护也是制定中医护理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的饮食对病人康复起重要作用。应按中医食疗原则结合具体病人的证型,按食物四气、五味、归经特点,从饮食调养、节制、禁忌等方面提护理问题。例如脾虚不统血的病人有便血时,也就便血对饮食提护理问题为“饮食调养的需要”,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忌油腻、辛辣、生冷之物,如忌食辣椒、生姜、酒及生冷水果蔬菜等。给予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蛋类、鸡、黄鳝等补益之品。  

3.中医护理要保持中医特色  

3.1情志护理  

        中医学强调七情,是人体的精神状态受外部各个因素的反应,不利于情绪的有效维持,常常带来气血不和、经络阻塞以及各个脏腑紊乱等。其问题的产生,多是气、情绪有关。不同的情绪变化会对应的给内脏带来改变,所以,保证心情舒畅,在生活中多进行沟通,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促使其意义的发挥。稳定自身情绪,能维护其气血,避免疾病的增加,该理念正体现了中医学特点,对人们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3.2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  

        3.2.1提高对食疗重要性的认识

饮食是濡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津液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树立正气、抵御外邪的基本保证。古人非常重视食疗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属常用食物或作食用者就达518种之多,其中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了亦食亦药的品种和药膳方,足见古人对于食疗的重视。中医临床治疗中,常常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助食疗,效果往往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疗程更短。
  3.2.2重视食疗对药疗的辅助作用

中药的毒副作用,在日常概念中常被忽视。“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的就是中药在治疗中,因为其毒副作用,常常使疗效大大折扣。并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样,就能够降低中药在治疗的同时对人体的损害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中医临床护理中,除了在治疗过程中加强食疗的配合辅助治疗作用外,在治疗末期,要更加偏重于食物安全、温和、全面的调理作用,达到“调养正气,祛尽余邪”的治疗目的。
3.2.3食疗对养生和防病的重要意义

中医理论认为,绝大多数疾病都与饮食不当有关。“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语出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因此,饮食失宜,饱饥无常,导致人体正常机能发生紊乱,从而损害了人体正气,致使邪气有机可趁而生病。在中医临床护理中,要在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治病的同时,帮患者树立良好的养生观念,注重日常的饮食习惯,使身体保持顺畅的运行状态,以达到“养正以御邪”的预防效果。

3.3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需要保证温暖,加强卫生清洁,养成良好习惯等,也要加强对病房的管理。《外治秘要》中说,热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易头晕、口干舌燥、胸闷等,冷则食物不消化。如果衣服太厚,睡眠期间容易出汗,如果衣服太薄,则发生腹胀情况。所以,生活中保持好冷热,能有效控制疾病的产生。病房内的环境和病人的精神状态存在很大联系,患者的身心更健康,说明治疗效果好。所以,保证病房环境更舒适,促使其整洁、干净,这样病人不仅会保持充足睡眠,精神状态也会更好。中医学理论中认为,室内温度太高,病人口唇干燥,头晕头痛以及食欲不振等;如果病人寒冷受凉,在较大的湿度中,将导致病人胸闷、头晕等。所以,要促使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给予病房通风。
3.4病症护理
        中医学最为明显的特点为整体观念和辩证理论。在一定观念指导下,促使护理措施的应用,能符合实际的执行需求,也满足中医护理法则。结合疾病的不同情况,可以为病人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期间,要给予随时分析和观察,实现阶段性的评价。比如:存在的发热、虚寒等情况,要结合病人的年龄、体质以及习惯等详细分析,疾病的产生也会和季节存在很大联系,所以,选择的护理方法也要更为合理。比如:在早晨护理期间,发现患者的精神萎靡,面色不好,则需要考虑是否为睡眠不足或者是体质虚弱情况等。在护理中,可以为病人提供百合、莲子、红枣汤等,引导病人在睡前泡脚。所以,结合中医学护理工作条件,基于一定原则治疗,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
4、总结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学和一般的护理学不同,自身内容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彰显中医的整体护理特色,需要在临床上认真总结经验,引进现代护理技术,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并在现代化竞争情况下,促使自身护理特色的形成,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在符合一定服务功能和要求的同时,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先进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