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隧道围岩受力变形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浅埋暗挖隧道围岩受力变形的研究

张善平,金宏光,崔华锋,张芯议,宫红胜

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隧道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城市地下道路具有断面大、埋深浅、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常对地表既有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当地表建筑物存在时,特征点沉降变化趋势与天然地面沉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进行隧道开挖施工,应力释放过程变长,后期的固结沉降量也相应增加,导致地表沉降要明显大于天然地表的沉降。本文首先分析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其次探讨浅埋暗挖隧道围岩受力变形施工技术,最后就浅埋暗挖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可供从事隧道工程采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引言

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交通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交通拥堵已成为一些城市交通面临的难题之一。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局面,许多城市开展了隧道工程建设,隧道里程逐年增加。隧道工程的施工周期长,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高。针对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制定适宜的施工方案,可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浅埋隧道施工中,因受到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隧道变形。扩建时,在原位开挖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变形问题加以控制。基于此,就浅埋扩挖隧道变形处理技术展开分析探讨。

1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传统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具有限制性。例如,明挖法在施工过程中所占施工场地和空间较大,容易对地下管道造成伤害,也给市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适于城市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隧道工程对质量、安全和环保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克服明挖法施工存在的诸多难题,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了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2浅埋暗挖隧道围岩受力变形施工技术

2.1真空降水技术

真空降水技术是通过真空吸力,将地下施工区域中超过施工标高的地下水抽出并予以保持,以防地下水给地下施工造成困难,同时提高了施工区域土质的密实性。隧道工程采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要在地下开展施工作业,通过土石方挖掘改变原有地形地貌,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在地下施工时,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正常施工,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是关键。在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时,均需通过真空降水方法,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施工区域进行降水。要根据隧道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型号适合的降水设备,采用真空抽水的方式降低水位。根据地下水位的降低情况,确定实际抽水量和抽水设备的运行参数。在真空抽水降水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控制好设备的回水量,适时调节设备的运行功率,保证满足隧道工程施工要求。

2.2隧道变形注浆加固

隧道施工中会遇到各种不良的地质条件,由此可能会引起拱顶坍塌。不仅如此,当隧道浅埋时,在开挖阶段,容易引起收敛变形。因此类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差,为避免开挖造成局部坍塌,必须采取有效的预加固措施。隧道预加固的措施较多,如旋喷桩、径向注浆、超大管棚、超前小导管以及帷幕注浆等。具体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围岩的条件和隧道的实际情况,保证所选的方法合理可行。依据工程特点,决定选用注浆加固技术作为预加固措施,该技术是利用压力将预先制备好的浆液,经小导管灌入围岩的裂缝中,在压力的作用下,使浆液充满缝隙,待浆液固结后,能够提高岩体的强度及抗渗性能,围岩的结构稳定性随之提升。

2.3混凝土喷射施工

初支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喷射中选用C35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在二次喷射施工过程中,超掘、混凝土收缩或浇筑不充分等因素,会使混凝土与围岩脱开,形成孔隙,进而丧失对围岩的约束作用,影响围岩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在较大的孔隙区域进行补浆处理,保证孔隙与混凝土的紧密结合。同时,可在孔隙周围埋置注浆管道,加强孔隙的强度。在施工中应做好对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控制,通过对人工、机械、物料的协同化处理,降低混凝土降低回弹,减少损失。按照上述方式,完成混凝土喷射施工即可。

2.4初衬回填注浆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初衬与围岩之间会存在一定缝隙。为了提升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初衬与围岩的紧密性和稳定性,需要对该缝隙进行填充作业。向初衬与围岩缝隙之间注浆,通常采用钢管预埋方法。该注浆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隧道工程发生不规则沉降现象。在缝隙注浆施工过程时,采用水泥与水玻璃混合材料,可为缝隙注浆的稳固性提供保证。在注浆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采用分层注浆的方式,提升注浆施工质量。

3浅埋暗挖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控制方法

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隧道工程中开展浅埋暗挖施工时,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重视施工现场勘察工作。根据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保证浅埋暗挖施工工艺与隧道工程施工实际相吻合。在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做好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处理方案,预防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以及坍塌等病害问题。在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施工开展前,相关技术人员要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根据浅埋暗挖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型号的机械设备,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隧道浅埋暗挖工程施工,以防止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风险。

3.2开挖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若出现过冒顶塌方事故,虽然塌方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但对隧道扩挖,很有可能再次引起变形,为确保后续开挖能够安全顺利贯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过比选后,最终决定选用短进尺双侧壁导坑的施工方法扩挖隧道。该方法又被称为十步开挖法,之所以选择该方法,主要是因为其结合了扩挖隧道通用的中隔壁开挖法,加之采用钢管柱与水泥浆板结的岩柱作为加固措施,不再适合其他开挖方法。

3.3全过程监控

为了提升浅埋暗挖施工质量,须对浅埋暗挖施工全过程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监控,以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为此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监控:一是制定系统化的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在开展质量监控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质量控制方案,针对浅埋暗挖施工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控,提升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施工的监测质量。二是加强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施工人员实际操作的监控。督促施工人员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开展相关施工作业,要求施工人员重视施工细节的处理,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要加强特殊施工环节质量监控。三是为了提升监测数据的精准性,要根据隧道工程施工实际需要设置监测点。可适当添加监测点位,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准性。通过监测数据开展系统化分析,为隧道工程浅埋暗挖施工质量提供数据保证。

结语

对隧道开挖与建筑物荷载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相互影响规律:当地表存在建筑物时,特征点沉降变化趋势与天然地面沉降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进行隧道开挖施工,应力释放过程变长,后期的固结沉降量也相应增加,导致地表沉降要明显大于天然地表的沉降。

参考文献

[1]苏道振,骆建军.大断面软弱地层隧道施工围岩变形试验及预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6,35(S2):4029-4039.

[2]欧阳艳,高攀科.基于复杂地质的长大隧道快速施工关键技术探讨[J].公路工程,2018,43(03):168-172.

[3]戚玉亮,唐孟雄,曹洪.大断面浅埋暗挖海底隧道CRD法施工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10(01):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