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李淑娟

622630198709061105

摘要:如今,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得越严重。生态问题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因此在经济发展时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城镇化速度加快,城乡规划上的衔接是重点内容,尤其是土地与环境规划,进行规划时,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严控在发展中占用生态用地,要将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本文将对土地规划与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土地规划;环境;评估指标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导致我国部分地区人居环境变得恶劣且生态失衡。目前我国在经济学科、生态资源学科、材料学科等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限制排放量、调节经济格局、恢复被污染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构建生态文明、实现更美好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土地规划具有越来越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对规划方案和更多专业、基础理论研究进行交叉融通,其中,利奥波德提出的土地伦理思想(也有人称为大地伦理观)对土地规划研究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一.土地规划原则

土地规划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生态建设需求,土地整治和规划必须遵循协调发展原则、近自然原则、立体化设计原则和空间组合原则。其中协调发展原则就是指,在规划工作中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对破坏环境的现象加以规避,将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有机结合,避免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处于不相融、不协调、不对称现象,合理处理好自然环境和国土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提高空间设计的舒适度,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近自然原则,也被称为自然生态原则,就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立足自然环境发展特色,构建完整的环境建设体系,在土地规划、城市建设、空间治理等工作中,依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地理情况,缓解城市污染问题,提高环境美化作用。立体化设计原则就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扩大绿化面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利用率,丰富人们娱乐生活,美化城市面貌,真正构建生态化城市。空间组合原则就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利用过程中,应该将硬质景观设计和软性景观设计相结合,从视觉和感官、体验等多种层面,提高土地规划利用效率。使得空间分布更加错落有致,最终营造自然的土地规划目的。

二.土地规划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带来土地的持续性发展。当然,土地利用本质上是一种战略环境评价,通常必须结合土地的整体情况来给出综合性较高的评价,而环境影响评价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作为土地利用规划中最特殊的环节,势必会引起重视,所以应当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其产生的各种影响。在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后,要适当缓解土地利用规划给环境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再加上实施规划对环境产生影响通常都会有时间的变化过程,影响一般是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的。土地规划与环境关系密不可分,这也就意味着在实施土地规划前应当将土地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基础。当然,土地利用规划会给环境带来不同的影响,包括生态与污染两种,因此,必须对区域的土地进行环评,作为项目建设的参考资料与信息基础。

三.土地规划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策略

(一)出台土地利用规划环评行业标准

为落实严格的土地利用与规划环评管理制度,必须要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真正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工作,而不能只是流于形式。目前,农村粗放式使用耕地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由于公共土地资源和生态用地不足,土地利用环境很难实现紧凑、宜居、生态化,再加上土地环境评价与管理体系的不足,急需制定相关的环境标准,以管理制度规范行为、以管理体系推动土地使用规划环评管理工作的进展。

(二)建立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充分考虑分析人类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活动等的潜在问题,详细了解其中能源资源的消耗情况。其次,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充分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降低环境面对的压力。

(三)坡地利用

在土地利用和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该做到坡地特色化景观布置,坡地 城市受到地形制约,因此居民要想感受到城市不同起伏变化的视觉效果,就必须 掌握良好观察点,其观察点一般分为仰视型、鸟瞰型和俯视型。如果在高层建筑 中,要想提升城市景观欣赏的层次性和丰富性,就必须利用地形特色对视线进行 引导,根据起伏变化程度引发不同观景体验,比如,要想在自然景区楼阁中给予 游客开阔的视野,应该将其建设在坡地制高点,欣赏到滨江岸线城市风光,同时 利用鸟瞰型视觉设计,为游客形成视觉焦点空间,同时坡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对自然变化更为敏感。因此,要想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和规划的科学性,必须降低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提升原生植被对环境抗干扰素力。充分发挥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维护坡地生态环境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对不同植被加以利用,依据当地水热条件,选择合适的植被类型。比如在坡顶光照充足,因此应该选择耐旱、耐贫瘠的阳性植被,在坡脚水分较为充足,土壤肥力较高,因此可以选择耐湿性好、喜肥性高阳性植物。此外应该加强护坡处理,在土地开发和有效利用过程中,原则上应该采用分段排水办法,建立小的集水区,分段截流径流,避免开发后的坡地因为降雨、暴雨导致建筑物摧毁等问题,同时稳定基脚,做好边坡护理,尤其在开挖基建时,挡土墙必须要稳定基脚,避免其遭遇外力入侵时出现崩塌,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工程护坡。

(四)提升公众参与度,提高环评工作服务质量

对一个规划区而言,最熟悉该片地块使用状况的人还是社会公众,所以如果把公民意识也融入到土地规划之中,无疑会极大地提升了环境评价工作的品质。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收音机、广播电台、新兴媒体等媒介宣传相关的内容。另外,还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及相关管理机制,对积极参与环评工作的社会大众应予以必要的激励,对不符合标准的宣传活动则作出相应的处罚。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建筑项目越多,同时对环境的影响就会越大。此时,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加强建筑工程的土地利用就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不仅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了可持续发展 展的效果,还降低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正确利用土地资源,对土地资源做出完整可靠的规划。

参考文献:

[1]许芬.关于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 2020, 012(022):227,229.

[2]王磊.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2022(1).

[3]王慧君.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新型城镇化, 2022(7):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