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

吴德勇

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新疆阜康市 8315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促进工业建设项目的增多。如今化工行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工行业的年产值也达到15000亿美元,是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化工行业的自身特点,其原料、生产工艺条件、生产设备使用及产品存放等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随着近些年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和绿色发展等观念的贯彻落实,使得传统的化工行业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和优化。因此需要提高化工行业的安全系数、减少安全隐患,以保证化工行业生产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化工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化工行业;安全应急管理;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大多数化工企业都面临着许多安全隐患,这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化工产品的制造过程涉及许多复杂的生产流程,同时也涉及大量的危险品。因此,要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使企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的职工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护。

1化工安全管理与事故应急管理现状

1.1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

部分化工企业存在管理规章制度更新滞后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度建设工作中存在“假、大、空”等现象。制度的错位运行造成生产现场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和问题隐患查改仍需要采取“以查促改、时查时改”的高压监管方式来压实责任和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并不协调,管理人员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增多,导致公司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愈发混乱无序,造成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化工企业生产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特殊作业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主要体现在作业监护人履职不到位、气体检测分析超期、安全防范措施未有效落实等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双边作业”风险管控与制度要求还存在差距。正在建设的化工企业普遍存在边生产边施工的交叉作业情况,生产装置分批建设,生产区与施工区交叉,现场管理较为混乱;部分装置开车后,公辅工程、部分装置和罐区等将在一段时间内大面积存在边生产、边施工的情况,现场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情况普遍存在。三是联锁报警及变更管理问题较多。企业对变更风险的分析不到位,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缺乏针对性。联锁管理制度不健全,联锁分级界定不清晰,工艺报警记录及处置不及时等问题较为普遍。

1.2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一些化工企业的生产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储备和综合素质,随着化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的人员数量持续增长,难以完成高质量的人员招聘,很多家化工企业从事生产的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较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责任心,由于缺少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严重性的认识,不能够按照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执行,给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直接隐患。

1.3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

目前,部分化工企业在应急预案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应急预案更新不及时。近两年有关法律法规更新较快,如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均有更新,造成个别化工企业应急预案未引用最新版法律法规,且未根据新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进行合规性评估或修编有关预案。二是预案内容针对性不强。大部分专项应急预案过多依赖上级预案框架而定,更多的内容和上级单位预案内容相似,应急处置措施、现场管控、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不明确,未能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和针对性、可操作性,缺乏对专项事故处置的指导性。三是各专项应急预案发布后需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专项应急预案未组织过演练,部分预案演练过于形式化,未按照专项预案内容进行设置演练方案,达不到检验预案的目的。

2化工安全与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对策

2.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

要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不断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和落实。在企业内,员工可以参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生产和经营。化工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切实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加强化工安全教育,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2.2加强培训教育,提升技能水平

化工行业作为高危行业,要做好其人员素质的提升,还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切入点。一是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主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的负责人,必须具备化学、化工、安全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高级职称,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至少要具备中级及以上化工专业技术职称或化工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并具有3年以上化工行业从业经历,新入职的涉及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化工类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水平,新入职的涉及爆炸危险性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化工类大专及以上学历。二是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强化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开展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事故教训的警示教育,将在岗员工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列入企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并按照新上岗人员培训标准离岗培训。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强化线上线下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全覆盖;严格从事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岗位人员的学历要求和技能考核,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定期组织对危化品企业重点岗位人员安全知识技能测评。

2.3构建应急管理体系

(1)建设管理通道。在构建化工产品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化工企业需要对自身的产品生产运营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并以这些环节为基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安全隐患应急管理措施。同时,为切实提升应急管理措施的落实效率,企业方面需要建立应急管理通道保证在安全事故出现过程中,相应信息能够及时顺畅的传递,尽可能缩短安全事故处理所耗费的时间。(2)升级管理技术。尽管当前大部分化工企业已经建立了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受当前大部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产品种类、扩大产品销售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为满足当前企业的安全生产运营管理需要,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企业方面需要不断完善更新自身的控制系统,以便在安全事故发生过程中,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确定故障区域,提升安全事故的处理效率,保障安全故障的处理效果,能够满足企业的预期需要。(3)定期开展安全事故演习。为切实提升化工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企业方面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演习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突发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在实际安全事故演习过程中,企业方面需要依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化工安全生产活动的事故演习方案,并通过对演习过程中员工的表现进行监督分析的方式,切实了解员工应急救援管理水平与应急事故处理能力,以便在后续安全管理培训过程中,通过为员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的方式,切实提升员工的应急管理能力,为后续安全事故处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关系到企业的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安全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要切实地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员工的生产技术,进而从多方面的有效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真正为安全做到全方位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建恒.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4):178-179.

[2]俞高伦.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及优化[J].云南化工,2021,48(05):149-151.

[3]唐江明.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探究[J].化工管理,2020(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