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黄华栋

360428198610231639

摘要: 在城市道路运营的过程中,由于过往车流量以及车辆碾压的长时间影响之下,如果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会很容易出现道路坍塌的问题,严重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而修建道路时遇到软土地基,没有对其进行加固或者加固质量不符合标准,那么在之后道路运营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沉降、变形的问题,对过往车辆及驾驶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及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关键词:道路;软基处理;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在城市中,城市道路的建设为建设中极为关键的内容,城市道路的建设增多将会于一定程度之上使得交通所产生的压力得到缓解。作为保障车辆安稳行使的重要条件,建设地基的情况是用于保证城市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控制条件。我国城市道路地基施工仍需加强控制,为后期的车辆行驶安全做好保障。软土地基的组成基本都是饱和的软粘土,该土层的抗剪强度不足、压缩性大等特征,另外还有相应的有机质,从而会导致土层的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由此会造成城市道路路基失稳,进一步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对软土地段的施工质量把控不足,则会诱发地段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对车辆行驶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务必将妥善处理软土地基作为首要任务。

一、软土路基的形成原因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蓬勃发展,路基的软土地基也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的软土现象即是路基土质自身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湿粘土土质,城市道路铺设工程中路基的强度及其稳定性是整个城市道路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指标,路基的湿硬程度是由路基选用土质的水分含量来直接决定的。路面宽度大,路基过低,尤为重要的是道理排水设备常发生故障,使大量的雨及其他污水长时间浸泡路面,不能顺利快速排放,只能靠自身蒸发。致使路面水位下降慢,这些都是导致路基软化变质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繁华都市的交通干道还是城际间高速公路国道,使用平坦高性能的水泥凝混土路面都显得十分重要。

二、软路基的解决方法

1.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法是指在工程建设施工前,通过大于或等于设计荷载的填土荷载,促使地基提前固结、沉降,从而提升地基强度,降低工后沉降。待强度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之后,将荷载卸除,并进行路面施工。通过堆载预压施工,地基沉降量不会太大。施工中,堆载一般可采用路堤填土,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填筑过程中,荷载可分级施加,以便进行加荷速率有效控制,防止地基出现剪切破坏,最终提升地基强度。相比其他处理方法,堆载预压法施工原理较为成熟,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采用特殊机械设备。若施工路段软土固结系数偏小,软土排水固结时间将会有所增加,这种情况下,工期较长。工期不紧张的情况下,可单独使用堆载预压法;若工期紧张,则可与其他处理方法共同使用,提高软基处理效果。

2.换填法

如果施工企业采用换填法开展城市道路软土地基施工的话,必须在工程施工开始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软土地基的勘察和工作,明确软土地基土体的性质、含水量、物理力学特性等相关内容,并在确定土体的软土层属性后,及时使用挖掘装置进行软土层的开挖和运输工作,待软土挖掘运输完成后,应该使用粉煤灰、碎石、灰土等强度高且透水性强的材料填充路基,确保经过处理后的软土地基满足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3.搅拌桩法

作为胶结法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水泥土搅拌桩的固化剂材料为水泥、石灰等材料,利用专门的深层搅拌设备,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在地基深处进行搅拌,从而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实现软土固结,并形成整体性良好的地基,最终达到提升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水泥土搅拌桩的特点为施工方便、速度快、易于操作,处理深度大等。

4.夯实法

夯实法在我国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处理办法,其处理思路是对现有土体进行改良。软粘生土地基中含有粉砂和粒料,可用重锤从10re以上高处自由落下,反复多次进行夯击,使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密实,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并减少沉降;另有做法是在施工前对软土进行堆载预压,消除大部分工后沉降,使土体达到预期强度指标后再进行施工。此方法在处理时成功经验较多,但由于建立在实践和经验基础上,至今没有一套计算方法。因此在采用此法进行道路软基处理前,必须在具有代表性的软基上进行试夯,以指导此后的大面积施工;再者,夯实法无法针对土体进行科学精确的处理,因此对差异沉降的控制效果较差。

三、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1.加强施工温度的控制

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对路面的压实度以及路面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市政施工要控制好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相对水泥沥青混凝土来讲,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较高,但不是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过高会老化改性剂和抗剥落剂,严重影响改性沥青质量。因此,有关人员要控制好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出场温度、到场温度以及摊铺温度进行专门检测,并要制定相应的记录,严格控制施工温度,杜绝不合规范的施工步骤。

2.混凝土水灰比控制

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为保证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控制时,应当对混凝土水灰比进行合理控制,确保混凝土水灰比满足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在对混凝土水灰比控制时,应当基于以下多个领域入手,确保混凝土水灰比的可行性。其一,保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素质与技能,可依据设计技术要求,对混凝土的水灰比进行合理控制,规避人为因素产生的水灰比配置风险,及时培训工作人员,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强化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其二,混凝土配比工作开展前,技术人员应当在施工现场的试验段进行混凝土水灰比测试,分析水灰比的配置性能,是否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技术要求,确保混凝土水灰比配置可靠性。

3.混凝土材料铺筑与压实

道路路面混凝土材料铺筑,城市道路施工单位进行该环节的施工工作时需要在靠近道路工程施工的地方进行混合材料的标准化配置,待配置成功后要求第一时间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路面浇筑施工,在此期间注意路面混凝土材料配置2h内尽可能地用完,若超过2h则不可再用,防止发生材料使用性能降低的问题,同时采用运输车辆运输混凝土材料时注意施工人员可以在车辆料斗内涂抹一定量的柴油,以此可以有效地规避混凝土混合材料在车辆料斗内长时间的黏结情况发生,运输材料期间注意车辆要保持平稳状态,速度不可过快,防止发生配置材料性质改变情况。

4.混凝土路面养护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在路面上铺盖草席、草甸等物进行连续两周时间的道路路面养护,如果天气炎热还需要作业人员对于路面进行喷水处理,确保路面含水量符合要求,防止发生内外部温差过大所致的路面表层开裂问题,确保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好,养护期间施工人员注意不可在路面上放置质量较大的物体,防止发生路面承重效果不理想下的塌陷问题。同时待道路路面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对路面平整度、高程、密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分析,依照标准值评价这些参数是否达标,如果未达标说明此次工程路面施工作业差,需要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迅速进行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变更,不可直接让质量检查不合格的道路路面用于实际的运行当中,经过检查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那么说明工程的建设质量好,后续经过工程建设质量审核人员的严格验收分析后,可以让道路工程尽快投入使用。

结语: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要点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建设工作,规避工程建设质量风险,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选材,严格的施工监管保证了在城市建设城市道路铺设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也加快了社会进步的脚步,优质的城市道路将更大的经济效益带到全国各地。

参考文献:

[1]张志彬.沿海地区城市道路工程软基处理分析[J].居舍,2019(20):193.

[2]邓琰荣.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5):67-70+11-12.

[3]胡慧娟.浅谈改良河细砂铺筑城市道路基层的施工工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