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刘琴

320522198005290729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加强生态技术的运用,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在这种环境下,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实现对于山水林田的保护、修复和治理,这是我国自然资源部门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目前在此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相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以生态文明思想观念为指导,全面落实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生态修复技术

引言

自21世纪以来以来,人类活动的增长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范围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然而,国土与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无序利用的现象随处可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土地整治从过去以耕地保护为目标,转化为更广泛和深层内容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并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与文化修复等内容纳入治理范畴,成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有力抓手。

1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中的难点

1.1生态治理方式的选择

国土开采作业的进行虽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足够的矿产资源,但一系列开采作业进行时同步伴随着一定的土壤污染、土地资源占用等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保证规划意图的落实。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推进提供了规划依据。自然资源部所制定的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一些列文件,启动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并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镇,当下的国土行业发展中,已然彻底转变了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方向和理念,国土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难题,尤其是生态治理方式的选择相对困难。因为在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时所选择的生态治理方式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保障生态治理方式能够完全可以与国土周边的原有生态系统保持协调性[1]。新时期下的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中面临的机遇要进行充分的把握,对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与农业化水平都要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与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内容的全面优化。

1.2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法律保障

对于我国的国土复垦生态修复项目而言,尤其是在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和支持,但我国现有的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存在很多的不足,在土地治理和生态修复时无法给予有关人员以一定的法律法规约束。因此,环境治理中的法律问题同样是国土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中面临着一大难点,为提升国土复垦生态项目的整体水平和效益,有关部门应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1.3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形成

当前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主要由自然资源部在推进,而各级政府部门却没有起到带动作用,同时自然资源部也尚未建立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依然存在政策壁垒,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有关农业、生态政策、规定尚不统一,自然资源部门内部的一些政策尚未完全打通,进而使得各项政策的综合效益尚不能得以充分发挥。思想认识不足,当前,我省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才刚刚起步,社会大众以及各级政府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等都尚未认识到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性。

2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

2.1通过整治、保护和复垦机制建设夯实土地整理基础

一是要充分分析未来土地整理的长期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有针对性的土地空间整治修复体系和机制,通过开发、复垦等一系列途径,提高土地整治修复效果。二是要发展多种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资保障机制;此外,政府部门、银行和企业可以建立土地治理和生态修复生态基金,通过发行债券保证资金的有效性;同时,要通过财政整合不同部门的资金,财政和社会资金要充分整合,确保土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投入。三是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管理体系,通过自然资源部门的指导和多部门的协同推进,确保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有效协调和整体推进。四要建立权责明确的监督管理机制,积极组织日常和专项监督检查,不断创新监督机制。五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法律层面上对实施土地整理和生态恢复的个人或组织给予相应补偿,激发个人和组织的积极性。六是要建立土地整理与生态修复绩效评价机制,充分参考整治修复效果指标体系,不断创新监测方法和方法,从而有效衡量修复效益和自然资源资产的提高。土地整治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与城市规划来确定目标与用途,进而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来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

2.2构建整治修复市场化的产业运营机制

整治修复市场化同样要注重项目后产业引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和产业运营体系,要明确参与主体、生产要素、运作程序和作用机制。构建整治修复市场化的产业运营机制,详见图4。政府长期以来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整合政策、资金、服务等生产要素,主持参与整治修复和产业引进;代表各产业的企业主体则引入资金、技术等要素。但更广泛主体应该涵盖村集体、社会组织等,他们具有多元化的信息、劳动力等。在整体运作程序方面。一是政府需要履行职能,调动各主体充分论证区域特色、案例经验等;二是通过引进产业整合企业资源,鼓励多元参与;三是要发挥社会各主体的渗透作用,巩固已有产业运营成果,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则主要包含以下方面:针对社会各独立主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潜力社会资本出现和创新技术产品发展;完善政府服务,整治市场的行政体制机制;打造整治修复、产业融合发展的合作机制。

2.3土地平整

在国土复垦生态修复中,土地平整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土地平整处理,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矿产资源开发中所形成矿坑对地质条件所造成的不利干扰,实现土地复垦。经由整平以后的土地可以作为农耕地,以某国土废弃地为例,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首先利用清除硬覆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将工业广场、运输道路等硬化土层中的硬土层完全剥离以后开展硬覆盖清理,以通过这些处理工序来恢复原有土层的地表透水性,此剥离处理时的厚度一般保持在0.2m左右,剥离以后所产生的硬土可以塌陷区的回填材料。如果矿区土地的为薄土层,且土源大多为外购的客土,在表土回填处理的过程中,保障客土不含有任何的有害金属物质和化学物质,且这些土壤不存在任何的化学污染。

结束语

近些年来,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战略工程,国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新时期背景下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润龙.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2,7:48-49.

[2]柳忠勤,王京涛,陈志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土地整治——访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

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原院长白中科[J].今日国土,2021,12:6-10.

[3]柴祥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20,10:1392-1395.

[4]林翠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