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电力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

周迪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辽宁省110057

摘 要随着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大力发现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关系电力企业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时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也越来越重视,通过全新档案管理要求的指导和推动,使电力企业的档案工作逐渐向全新阶段迈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电力企业管理中更好地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选人用人中的把关作用?文章从实践经验入手,剖析电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干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结底是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考察,而干部人事档案是人力资源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对人力资源知识进行历史性、全面性调查和认识的重要工具,也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依据。干部人事档案要为人才服务,为人事工作服务。长期以来,查阅干部人事档案一直是干部任免、考察、调整、审查等工作的一个重要程序。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全面记载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和教育水平、知识技能、经验、素质等核心材料,具体包括自传、考核、履历、政审、工资福利、奖惩、政治面貌、录用、任免、离任(退休)等各方面内容的第一手组织材料。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概念及重要性

干部人事档案是对干部个人实践经历的记录,是干部个人思想、道德、业务、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是重要的资料,且与工作单位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究其作用,干部人事档案除了能够反映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水平外,还能够反映干部的德行。目前,多数电力企业在选拔优秀干部,开展各项考察工作时,干部人事档案是一种真实性、可靠性较强的考察依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往往需要多个环节构成,包括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利用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规定落实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干部本身负责的具体表现。

近几年,社会面报道的干部人事档案在“真实准确、完整规范”方面问题频现,部分落马官员为获得晋升和个人利益,伪造学历、伪造履历、篡改年龄,暴露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盲点和短板,损害了档案的权威性,对电力企业的选人用人公信力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对干部队伍建设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随着国有企业三年行动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电力企业的干部人事档案大多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人事档案材料管理规范集中收存管理,在选人用人、人才培养、工资发放、教育培训、入职离职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参考和决策依据作用,在入职离职、薪酬兑现和用工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在新形势下,做好电力企业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后端”工作,不能干出“精彩”的表现,电力企业的领导往往不关注这块内容,导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不重视,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担当。结合当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来看,大部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都未接受过专业的工作培训,甚至有一些管理人员之前从未从事过相关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更新换代缓慢,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时代,一些知识结构更新较慢的档案管理人员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档案管理需求。因此,很难保障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导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效率较低。

(二)档案材料收集不及时,审核不细致。

干部人事档案资料大多数来自于人力资源部干部管理、劳动组织、薪酬管理、教育培训等各模块和其他部门,不畅通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渠道会导致档案材料收集不及时,进而导致干部的个人资料出现了缺失,而不完善的人员档案将会对其提拔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干部个人的贡献、工作成就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个别人会利用编写虚假工龄、学历等方式获取更大的个人利益,以此来达到尽快晋升的目的。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过程中,审核不细致、核对不及时会导致这些虚假的编写内容被归档,会对档案的真实性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三)干部人事档案服务意识较弱。

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干部人事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一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注重档案的存储,忽视了档案的利用和服务。在日常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时,部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对干部档案信息的搜集补充,没有及时的对干部信息进行更新,无法第一时间对干部学历变更、职位晋升、获得荣誉等情况开展动态化的把控,无法动态化开展干部档案更新,归根结底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

(四)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较低。

除上述问题外,电力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还存在数字化进程缓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纸质档案并未实现数字化转换,信息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并未健全,很难实现信息检索和电子文档调度阅读。虽然一些电力企业认识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般只是单纯地设置一些计算机硬件设施,对于信息化软件设施的配置相对忽视,无法全面、稳步地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造成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效率降低,形成信息“孤岛”。

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

首先应从企业“一把手”入手,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其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同时加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广大干部、党员积极投身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干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定期对档案管理队伍进行培训,借助培训知识考核、专业管理知识讲座、专业技术调研活动等,为档案管理人员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提供机会。明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内容,让每个档案管理人员都认识到自身应该承担的职业责任,将责任意识贯彻到干部人事档案人才队伍当中。

(二)加强档案材料收集工作,严格把关。

一是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科学化、标准化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包含干部人事档案制订的收集、分类、查询、阅读、回收、归档、转运、制订、保密、销毁等制度,同时制订相关人员的管理、岗位责任等制度。二是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要求实现“三室分开”,存储档案的房间应配备检测温度、湿度的仪器,同时还需配备空调、除湿机等设备。全方面做到防潮、防盗、防虫、防光、防高温。三是严格把控档案材料收集入口关。做到“凡提必审、凡进必审、凡转必审”。在审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并追溯问题出现的源头,在问题得到处理后,再进行提取、转出和收集,从而保证干部人事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四是严格遵循档案材料查阅制度。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当有关人员使用干部人事资料时,需事先递交申请,在申请中阐述需查阅的内容以及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的原因,随后递交审批,待审核人员通过后方可进行查阅。

(三)提高干部人事档案服务水平。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需动态化对干部人事档案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归档,强化自身服务意识和档案应用意识。各部门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进行信息化联动,第一时间将各业务部门干部工作信息、学历、工作经验、荣誉、奖惩等变更数据信息传递干部人事档案专员,确保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可以第一时间对干部档案进行更新。切实贯彻干部人事档案服务和应用观念,对各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程序进行完善,明确人事管理工作对干部档案各项内容的要求,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效率和服务精准性。

(四)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电力企业可以运用电子技术建设高层次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并通过该平台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利用该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减少纸质版档案的查阅工作,既能够保护纸质版干部人事档案,又能够提高干部人事档案查阅效率。此外,利用该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直接生成《工资调整表》《干部任免审批表》等,在保证干部档案材料信息完整性的同时,也能够对干部队伍结构进行分析,为后续干部选拔工作提供科学且精准的依据。同时根据相应权限,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与本单位各个部门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互联,实现不涉密信息高质量动态化传输共享,体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价值,促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高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研究[J].人事管理,2023(2):156-158.

[2]李万梅.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点分析[J].黑龙江档案,2023(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