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保健总结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学校卫生保健总结分析

郑勤

肇庆市实验小学卫生站,广东 肇庆 526000

卫生保健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要求保证校内卫生安全,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形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提升个人身体素质。近年来在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中我们获取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持续对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体系进行完善,强化了卫生保健效果。接下来向大家分享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经验。

一、加强校内卫生管理,落实卫生消毒要求

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良好的卫生环境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够改善学校的环境面貌。但是由于校内学生数量较多,学校细节之处的卫生管理工作不到位,需要通过对卫生保健制度进行完善,明确卫生管理的区域,并将卫生管理任务合理分配给各个班级,提升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1.安排班级卫生区

将学校的卫生管理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分别由不同班级负责,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也能够保证学校整体卫生水平。每个班级所负责的环境卫生区需要每天扫除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在学期开始结束以及各个节日放假前进行全面大扫除,保证环境整洁,不随意乱丢垃圾。教室内也是学生所需要负责的卫生区,可以由班级自行制定值日计划,要求可以做到“五净”,包括桌、椅、墙壁、黑板、玻璃,“五整齐”包括桌凳排列、标语张贴、墙报张贴、卫生用具摆放以及个人书籍摆放。定期对班级卫生区的情况进行检查,组织班级卫生评比活动,每周随机抽查一次,将检查结果纳入到班级竞赛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

2.加强公共卫生管理

公共卫生场所包括操场、体育场等,需要安排专门的卫生保健人员进行巡视,特别是在饭点、课间学生流量高峰期重点检查,如果发现有人乱丢垃圾、随意破坏环境卫生,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往有很多学校会通过扣班级分或者通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该种方式学生往往并不会全心全意地接受,甚至会让学生出现抵触情绪,也难以杜绝公共卫生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公共卫生区域管理中我们应当选择柔性管理模式,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教导,学生可以从心里真正接受管理制度。卫生保健人员可以让出现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公共卫生环境巡查,赋予学生一定的权利,对于破坏公共卫生环境的行为进行制止,并由其代替自己进行巡查。通过该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形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责任意识、正确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认知。

3.个人卫生管理

个人卫生管理也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关键,首先我们应当积极宣传有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要求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勤理发、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同时宣传不喝生水、不吃零食以及不接触不洁之物的要求,避免学生和细菌、病毒进行接触,防止病从口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当发现班级内有学生存在传染性疾病的迹象时,立即和卫生室进行报告,由卫生室对学生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做好隔离治疗。

二、监督学校食品安全,保证饮食健康合理

1.监督配餐公司

日常饮食是影响学生个人营养元素摄入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对配餐公司进行有效监督。定期对配餐公司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抽查,包括厨房环境、碗碟消毒、菜品采购、烹饪方式、桌椅擦洗等,保证卫生环境合格,避免有细菌或者病毒污染食物。同时安排专门的保健人员和配餐公司经营管理者进行探讨,对每天食堂的菜色进行合理搭配,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进食欲望,也可以保证营养元素的合理摄入,满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

2.监督学校周边其他商家

在学校周边有很多其他的小超市,也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在超市中有很多食物并不健康,偶尔食用不会造成过多影响,但是如果食用过多则会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到影响。因此应定期邀请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对学校周边的商家进行监督检查,在商家入住时要求其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证明,确保每一项食品的采购均有正规的渠道,定期抽查超市内的食品是否有过期的现象。同时建立卫生举报制度如果学生在购买食品时发现有食品出现过期问题,可以及时向学校的卫生保健管理者进行报告,由学校对其问题进行重述。

三、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渗透健康教育

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教育是提高保健工作效能的主要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在校内进行全面的、多渠道的宣传,加强学生自我卫生保健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卫生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

1.全面覆盖校园

宣传教育必须要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卫生保健人员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墙壁或者公共区域设置宣传标语、海报、指示牌。例如,在学校内设置卫生健康宣传栏,坚持每季度更换一次主题,向学生宣传各类卫生和保健知识。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可以每周在黑板上标注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趋势,提醒学生及时做好保暖,同时通过定期运动锻炼的方式做好流感预防。随着季节以及卫生保健工作重点的变化对宣传内容进行调整能够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校内多个地方张贴海报、标语可以在无形之中对学生实施卫生保健意识渗透,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认知。

2.加强线上宣传

现在很多学生都开始乐于在网上冲浪,卫生保健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重视进行线上宣传,利用班级微信群、校讯通、学校公众号等各个平台的优势扩大线上宣传范围,及时向学生推送有关于卫生保健的科普文章。在线上宣传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类疾病进行重点讲解,说明疾病的预防方式,提高学生个人疾病预防能力。宣传内容可以包括卫生常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等,同时也需要关注各种急症的急救治疗方式,例如要求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当发现有同学出现疾病突发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避免耽误同学的最佳治疗时间。

3.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学生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学生个人体验和认知,同时也会让卫生保健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消防演练、地震演练等,卫生保健人员也需要制定周期性的卫生保健活动计划。如通过实践演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急救能力,在活动中设置不同的场景,如撞击伤、癫痫发作、突然昏迷等,教授学生如何做才能第一时间保护学生的身体脏器功能,根据症状表现判断发病学生的发病原因。在教授学生技巧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演练,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正确处理的小组为优胜小组,真正让学生能够掌握急救知识,也可以拉近学生和卫生保健工作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卫生保健形式化的现象。

四、建立健康档案系统,监测学生身体变化

现阶段很多学生都已经出现了近视的问题,视力水平下降,除此之外,学生缺少运动锻炼导致其身体的关节发育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今后身体素质的提高。卫生保健部门需要针对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卡片,坚持每学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学生的常规身体状况进行体检,分析学生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将其作为今后卫生保健工作所关注的重点。同时在体检完毕以后对学生讲述在学习阶段常见的某些疾病,说明预防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卫生保健部门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调整学生的内心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场所,负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中我们不仅需要重视向学生讲述专业的知识,同时也需要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助力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职责,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卫生保健工作,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