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痛经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妇科痛经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的体会

王燕

黄岛区宝山卫生院  266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方法对妇女痛经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60例痛经病人,进行分配,观察组30例采用中药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使用中医疗法对妇女痛经患者有了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中医治疗对女性痛经的疗效及长期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妇科;痛经;中医治疗;临床

引言

痛经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酸等,多见于年轻女性。痛经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它对女性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我国,痛经的发病率很高,1/3的女性中,有33%的女性会患上痛经。痛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原发性,另一种是继发性。原发性痛经是一种不伴有骨盆器官损害的疼痛,多出现在女性经期或几个月后,其病因及病因尚不明确,尚需深入探讨。女性出现了二次痛经后,可能会出现骨盆等脏器的病变。从中医的观点来看,痛经有虚、实之分,主要是由于胞宫内的血液循环紊乱,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的痛经。因为每个人的痛觉水平都不一样,所以很难对痛经发生情况进行精确的预测。目前临床上对于痛经有多种疗法,西药多以内服外用为主,而对症疗法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且易复发。所以,中医的优点就体现在这里,讲究因人而异,以病治病,以证治证。为探讨中药对女性痛经的疗效及经验,从2020年1~2021年1月份收治的女性痛经病人入手,对其临床疗效及经验进行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数据

在这个试验中,选择了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妇科就医的妇科痛经患者,纳入了60名,他们的年龄范围在18到40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2.3)岁,按照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60例

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观察组,这两组病人基本数据基本一致,保证了试验的公平。

1.2方法

对照组是使用一般西医的治疗方式。而一般的西药,则是给痛经的病人服用布洛芬等镇痛的药,这种药只能起到止痛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当病人再次来月经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痛经,所以还是要给病人服用止痛药。

观察组使用中医药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的不同的痛经状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妇女病人的痛经状况,研究了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比如:按摩推拿、服用中药汤剂、中药外敷等,来减轻疼痛的程度,从而更好地调理病人的身体,从根本上解决了妇科疼痛,从而提升了痛经病人的生活质量。

1.3观测标志

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个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

有效表现为:疼痛完全消失,半年之内无复发;疗效是指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半年后出现反复;不能缓解是因为女性出现了女性的痛经症状。将病人对疼痛的处理方式和疼痛的中医疗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将病人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

1.4分析

采用 SPSS22.0的统计方法对两个样本的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样本的统计结果均为 P<0.05。

2结论

2.1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

两个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如图所示。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

5

1

80.00

对照组

6

11

9

56.67

2.2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程度

根据病人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体会和对治疗效果的自身感受,对妇科痛经病人的满意度进行了统计,根据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中药治疗的病人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更高,而采用西药治疗的妇科痛经病人的不满意程度也比采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要高,因为中药治疗妇科痛经的疗效更好,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可以预防痛经的复发,所以,病人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也更高。表格2显示了两组病人的满意程度。

组别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7

8

5

78.33

对照组

31

15

14

51.67

3.探讨

痛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患者在来例假的时候会出现腰膝酸软、下腹坠痛等症状。原发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月经来潮后或者是来例假的前一天,来例假的时候会有很大的痛苦,但是在48-72小时以后就会减轻。严重时会有痉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痛经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发性,另一种是继发性,而不伴有盆腔炎等器质性病变。痛经发病率高,影响妇女的45%-95%。虽然痛经的发生率很高,但是很多医生和痛经的患者都忽略了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些患者还以为痛经是生理期的一种表现。病人经常会因为腹痛或下腹抽筋而到医院就诊。痛经的人会有一些其他的表现,比如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发热,头痛,背部疼痛和眩晕。尽管该病的发生原因尚未明确,但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多种原因与其发生有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包括:子宫的过度收缩、子宫的血液供给、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雌激素的分泌等。目前对于痛经的治疗有很多种办法,西方常用的是对症疗法,比如服用止痛药或者口服避孕药,但是会产生抗药性,而且远期效果不佳。现有文献表明,传统的治疗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并且其失败率在20%-30%之间。所以在治疗痛经时,可以通过针灸、灸法、穴位埋线、推拿等方法来进行。由于其疗效好,副作用小,所以,中医的治疗更多是通过对机体进行调节,通过柔和的活血化瘀,调节气血,从而达到调经、止痛的作用。同时,将传统中药相结合,从临床疗效、复发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传统中药具有显著优势,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中药疗法对女性经期痛的作用

在女性痛经的治疗上,中医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最常用的一种,就是服用中草药,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痛经的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药材,同时采用中药内服的方式,可以提高病人的身体对药物的吸收,从而达到活血化瘀,减轻痛苦的目的;第二种,就是按摩,利用人体内的穴位,给病人做一些生理上的按摩,可以让病人体内的气血顺畅,减轻疲惫,减轻痛苦,从而加快病情的恢复速度。第三种是用中药外涂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皮肤的渗透作用,提高局部的药量,从而有效地缓解女性的痛经症状。

(2)中药在女性经期疼痛方面的好处

将中西医在治疗妇科痛经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分析。当使用西医等止痛类药物来治疗痛经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只能够达到暂时的止痛效果,在一段时间之内,痛经得到了改善。然而,西医的治疗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病人下个月来大姨妈的时候,还会再次出现痛经,此时仍然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和减轻疼痛,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在选择中药的时候,要针对病人的体质来选择药物,比如益母草、黄芪等。相比于西药,中医对人体的危害要小得多,所以在服用之后,对人体有很好的恢复作用。通过中药的治疗,可以使妇女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再受痛经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减少妇女痛经的心理负担,这对女性的痛经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若艺,叶斌.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24):206-208.

[2]许栋涵,罗业浩,方刚,颜培宇.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11):1824-1828.

[3]王中柯,王富春.中医药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22,37(0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