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措施浅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政府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措施浅议

田超霞

广州市天河区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局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国家投资基建力度增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科学有效解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投资失败的几率,节约国家资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政府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政府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措施

引言

国家基础建设发展迅速,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如何提高政府资金在建设项目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政府投建项目的关键点。政府投资项目一直遵循的是“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三控制原则,避免出现“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现象。建设项目完整过程包含决策、设计、招投标、项目实施和竣工结算五个阶段。如何在项目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做好投资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政府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常见问题

1、投资决策论证不足

在投资决策阶段,编制单位前期调研深度不够,没有对需求进行有效的确认和梳理,导致后期需求变化引起变更,增加造价;没有进行有效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仓促决定项目上马,基础资料不全时即推行下一阶段程序,以致造成项目考虑不周全、投资估算缺项和漏算,准确性差,资金估算不足。有的项目虽然有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但深度不足,缺乏实际性,如一些突击性项目、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

2、设计缺漏项和设计变更

因设计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在勘查设计阶段缺乏深入摸查,相关人员责任心不高,勘察和设计内容质量不高,审查把关不严,致使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发现缺项及漏项,补报建设内容,使投资增加。另外,开展设计时未充分考虑环境、地质、水文等现场情况的特殊性,设计内容未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导致后期施工发生变更,增加费用;设计各专业间沟通、交底不到位,配合度不高,形成设计盲区,图纸审核、会审不严,后期施工才发现专业间冲突,增加变更费用。最后,由于设计深度不足导致的费用增加也屡见不鲜,如幕墙、厨房、热水等需要二次深化设计内容深度不够,导致概预算编制工作对相应费用预测不足。

3、清单编制缺漏项

编制单位对工作不重视,责任心不足,方法不对,导致费用不全,项目不细,对于设计图纸理解不到位,对图纸表达不清晰或缺漏项的部分,如二次深化设计内容、场地内原有地面及旧基础破除、场地内管线迁改费用等,缺乏有效沟通交流,导致清单编制缺漏项的出现,不利于项目造价动态控制。

4、施工合同管理不规范

施工合同管理中由于经办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及合同知识,在签订合同时把关不严,导致合同内容不完整,措词不严谨,表达不清晰,尤其涉及合同价款调整(工程量调整、综合单价确定等)、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索赔处理等条款表达不清楚、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导致结算时有很多空子可钻,使工程结算价大幅度超合同价,甚至超预算、超概算。

5、高估冒算结算注水

部分施工单位经营作风不正,在工程竣工决算编制中,经常通过高套定额单价、多计工程量、高算设备材料价格、提高收费标准等手段,进行高估冒算,而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人员由于水平有限、责任心不足等各种因素,不能严格履行各自的审核责任,把关不严,导致结算送审价格注水虚高。

三、政府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措施

1、加强前期的投资控制

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尤其是在项目前期阶段,对于项目建议书、项目选址、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项流程从严审核把控。前期工作的管理的疏漏,会直接导致后期变更引起的投资增加。加强各阶段的审核工作,必须保证通过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保障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合理性。从场地选择、规模确定、工艺筛选等各方面,将经济和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科学选择方案。

设计是项目的根本,做好设计阶段的有效管理,才能保障做出科学决策。首先,压实设计单位责任,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的深度。在设计工作开展前,要求设计人员做细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全面消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熟悉项目的场地、环境、设备选型、材料等,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其次,在保证质量和项目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

2、提高各参建方队伍建设水平

对各参建单位,要求任命实践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人员作为负责人,同步将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清单化管理,通过对参加各方的统筹协调和高效管理,压实各参建方责任,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投资控制的目标的实现。

3、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合同管理

完善项目建设及投资管理相关制度,建立从概算到结算的全过程投资审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投资造价监控制度体系,完善前期工作管理制度,紧盯关键环,确保前期做出科学决策。完善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工程签证管理制度、清表管理制度、工程计量管理制度等,并进一步明确各参建主体的责任和权力,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约束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等,压实其责任,倒逼施压,激发积极性,达到控制工程投资的目的。

合同在工程管理中对双方都具有法律效力,强化合同管理机制,规范各阶段的合同签订及管理,提高合同质量,为管理提供有效抓手。明确发承包双方的服务内容、合同价款、违约处理、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索赔处理等事项,确保合同的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有据可查、有约可依,达到约束各参建单位行为的作用,保证工程投资得以有效的控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贯彻项目全过程,存在于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在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更应注重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着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提升建设单位的的建设水平,同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合同管理,实现对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节约财政资金,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新伟.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9,26(05):194+196.

[2]张涛,张莉,张利飞.政府财政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问题研究简[J].施工技术,2015.

[3]刘伟.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研究[D]. 中南大学,2007.

[4]林秀梅.浅谈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管理[J].今日财富,2021(20):97-99.

[5]陈雁.探析建设项目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投资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20(2):200-201.

[6]李珍英.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9(12);248.

[7]田春凌.浅谈市政项目工程变更的管理原则[J].城市建筑,2018(08):128.

[8]陈新伟.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9,26(05):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