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有效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有效性探讨

张丝茗

绵阳市中医医院

621000  四川 绵阳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80例乙肝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8月,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参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研究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乙肝e抗原阳性率、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乙肝e抗原阳性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患者可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及时检出疾病,促进疾病的治疗。

键词:乙型肝炎;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标志物;

前言

乙型病毒性肝炎即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而引起的传染病,广泛流行,具有较高发病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发病率约为7.18%,且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乙肝在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发展为慢性感染、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当前,临床在诊断乙肝患者时多采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五项诊断,即抗-HBc、抗-HBe、HBeAg、抗-HBs、HBsAg,依据诊断结果组合模式,判断体内HBV复制情况与传染性大小,在疾病的治疗与临床分期中均具有重要意义。酶联免疫法可对血清乙肝抗体进行测定,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性,为乙肝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化学发光免疫法表示通过抗体标记物质发光检测技术,检测乙肝生物标志物,选择性良好,受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青睐[2]。本文将以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80例乙肝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2022年8月,分为参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纳入标准:以《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有关诊断标准为依据,确诊疾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熟知本研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合并脂肪肝、酒精肝等肝炎病毒感染者;精神异常;资料不全;依从性差;不配合研究者。参照组,男、女各24例、16例;年龄21-75岁(46.85±6.78)岁。研究组,男、女各23例、17例;年龄22-74岁(46.54±6.96)岁。参照组、研究组患者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设备为:酶联免疫检测仪(生产厂家:瑞士澳斯邦;型号:ELISA STAR),以及配套洗板机等。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ml,实施离心操作,取得血清,使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乙肝抗体进行测定,依照有关标准进行

研究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设备为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生产厂家:深圳迈瑞公司;型号:迈瑞CL-6000i)。在检验前一天,患者需禁食与禁饮8小时,晨起空腹,抽取3ml静脉血,实施离心操作,转速为3000r/min,持续10分钟,分离出的新鲜血清,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乙肝血清标志物,包括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乙肝e抗原阳性率、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乙肝e抗原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对本研究数据对比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差异P<0.05,表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两组试验者诊断结果比较

研究组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乙肝e抗原阳性率、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乙肝e抗原阳性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比较(n/%)

组别

n

乙肝e抗体阳性率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乙肝e抗原阳性率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

乙肝e抗原阳性率

研究组

40

27(67.50%)

36(80.00%)

26(65.00%)

25(62.50%)

17(42.50%)

参照组

40

16(40.00%)

18(55.00%)

25(62.50%)

24(60.00%)

20(50.00%)

X2

/

4.7895

6.0967

1.5745

1.6794

2.5684

P值

/

0.0432

0.0375

0.4383

0.5638

0.4865

3 讨论

乙肝为临床常见慢性传染病,危害性大,且传播广泛,部分患者肝功能存在长时间异常,且血清HBV-DNA诊断可见病毒具传染性、复制活跃[3]。乙肝病原学诊断往往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HBV-M水平进行检验,操作简单,且基本满足诊断要求。然而,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乙肝抗体时存在假阳性现象,影响诊断准确率[5]。化学发光免疫法为临床常见检验方式,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广泛应用于临床,使用设备与材料简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化学发光免疫法在检测乙肝标志物时,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有效诊断乙肝,在疾病的治疗与预后评估中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6]。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乙肝e抗原阳性率、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乙肝e抗原阳性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0.05。

化学发光法为先进检测技术方法,主要是化学氧化反应,不仅可有效提高临床检验准确率,还可自动重复、自动稀释检测,使得检测时间有效缩短,提高检测效果[7]。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操作方便且简单,无污染,具有较高灵敏度,且特异性良好,检验结果受样本影响很小,广泛应用于病毒、乙肝标志物、心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监测中,应用价值高。相比于常规放射性方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结构与过程具有显著优势,可将新型发光物质、高效催化剂挖掘出来,促使检验准确度有效提高,应用范围扩大[8]

综上所述:乙肝患者可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及时检出疾病,促进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优明,张静,付鑫,等.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价值分析[J]. 健康必读,2021(22):297.

[2] 徐彩姝.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应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4):98-100.

[3] 杜晨光.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2-93.

[4] 赵小平.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56-57.

[5] 王如意.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影响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0):263-264.

[6] 赵衍会.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8):44.

[7] 边静. 浅谈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87.

[8] 龚帅,黎红梅.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3):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