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效果探讨

冯密艳

赞皇县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1230

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护理中通过开展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护理安全管理。结果: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0.00%,对照组4.44%,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4.44%,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通过进行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差错;安全管理;价值

妇产科所收治的患者为各类妇科疾病患者或孕产妇,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陌生、人员陌生、担忧自身病情状况、缺乏家人陪伴等,容易出现焦虑、孤独等心理,与此同时对于院内环境布局缺乏了解,也不具备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在住院期间可能发生意外跌倒、坠床等事件[1]。妇产科所接待的患者人数多,护理工作繁忙,如若护理操作不慎,可能出现护理差错事件,影响护理质量,也容易造成护患纠纷,因此积极做好妇产科的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2]。以下将分析在妇产科护理中通过开展安全管理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1资料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3月,地点为我院妇产科,均为住院妇产科患者,样本数量1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90例,观察组年龄最低21岁,最高46岁,均值(31.6±5.7)岁;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16d,均值(7.3±1.6)d。对照组年龄最低20岁,最高47岁,均值(31.5±5.8)岁;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15d,均值(7.4±1.5)d。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主要有入院宣教、疾病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和密切病情监护等。同期观察组联合运用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为:(1)入院细节管理:从患者入院体需要全面了解以及熟悉患者的相关信息资料,例如检查结果、疾病类型、治疗方案和个人信息等。与此同时还应明确其是否具有相关药物应用禁忌,与家属进行沟通并了解其基本信息,帮助患者进行入院安顿,积极介绍人员、环境等相关情况,取得患者的信赖以及配合,尽快消除其陌生感、孤独感以及排斥感;(2)护理流程管理:对于护理操作流程进行积极优化,加强细节管理,严格依据工作要求以及患者需求个体化的制定护理方案,细化护理操作流程,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积极接受专业能力的学习和培训,确保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妇产科的护理技术;(3)护患沟通:注重护患间的充分沟通,拉近与患者间的心理距离,同时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药物过敏史,重点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存在负性情绪或情绪波动者需要及时提供语言安抚,并给予精神鼓励,并通过介绍治愈案例的方式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提升其依从性。还应对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讲解,提升患者的安全意识,增强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4)病情监护管理:提升护理巡视力度,密切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注重患者的主诉,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征象并及时上报。

1.3评价规范

(1)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护理差错事件,例如护理文书错误、护理操作不当、护理遗漏、护患冲突以及意外跌倒等。(2)对2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内容有护理专业性、护理安全性、护患交流、住院环境以及护患关系等,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90分),满意(评分70~89分),不满意(评分<70分)。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

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0.00%,对照组4.44%,P<0.05。

表1 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n(%)]

分组

n

护理文书错误

护理操作不当

护理遗漏

护患冲突

意外跌倒

总计

观察组

9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

90

1(2.22)

2(4.44)

1(2.22)

0(0.00)

0(0.00)

4(4.44)

χ2

0.652

1.086

0.652

-

-

5.362

p值

0.375

0.265

0.375

-

-

0.039

2.2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90/90),其中非常满意82例,满意8例,以及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为94.44%(85/90),其中非常满意44例,满意41例,以及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

3讨论

护理安全管理是对于整体护理、优质护理的进一步拓展,紧密围绕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内容以及护理目标和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来制定护理管理计划,通过对各个护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充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性,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护理效果。妇产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着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如若护理不当可能出现护理差错事件

[3],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甚至身心健康。将安全管理贯彻于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过程中紧密围绕患者的服务需求为其提供系统化、细节化以及人性化的临床护理服务,并积极提升护理操作技能,树立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实保护好妇产科患者的安全以及身心健康。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进行安全管理,该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表明安全管理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妇产科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中通过进行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蔡珊,张波英,董范萍. 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3,20(10):88-90,102.

[2] 孙琳,朱德清,韩凌辉. 分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1(9):193-195.

[3] 郑秀珍.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5):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