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裂缝因素分析及施工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建筑混凝土裂缝因素分析及施工处理技术

陈冠南、于海波、李翔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混凝土是重要材料,在施工中也具有关键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混凝土裂缝问题,裂缝一旦产生,就会影响建筑物整体的品质。因此本篇文章即将探讨建筑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相关原因。

关键词:建筑项目;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诱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温度和湿度等多方面因素,都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风险的上升。所以,为了避免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需要工作人员全方位分析混凝土出现的实际原因,才能够更加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以免建筑物产生混凝土裂缝现象,促使建筑物应用品质的上升。

1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

1.1地基不均匀沉降

由于不同建筑工程所处的周边地质环境不同,那么在施工时需要针对性的控制地基工程质量。工作人员在设计地基方案时,需要按照当地的实际特点和建筑规模展开系统的全方位设计。对建筑物采取的混凝土强度以及使用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管控,保障工程的最终质量与相关标准相符合。如果工作人员忽视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使用相同的机型和一致的技术进行全部的施工,那么建筑承受较强负载就会导致沉降现象。沉降现象的产生会破坏建筑结构,从而诱发裂缝问题。地基由于受力不匀的问题,导致局部承载力过高,而局部承载力一旦过高,再加上施工前期的结构设计缺乏针对性,就会形成沉降问题。特别是在搭建塔楼时,如果使用的技术不科学,就会诱发建筑物边界沉降,最终造成混凝土裂缝。

1.2施工现场作业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处理地基不当,地基牢固性差,存在渗漏问题也会导致地基不均匀。并且,在浇筑时还会产生内应力,引起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除此之外,因为混凝土存在较强的流动性和坍落性特点,在泵入混凝土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产生大量的水泥浆液。集料剥落之后出现收缩性裂缝。

1.3混凝土质量

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需要工作人员严格的控制混凝土质量。考虑到材料质量配比以及施工技术和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监控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对混凝土开裂现象产生影响,如果材料的整体质量水平低,会导致混凝土在配合时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从而诱发不同类型的开裂现象。并且,水泥配比问题也需要注意,在配比过程中需要运用骨料和泥沙等材料,如果工作人员配比不合理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导致混凝土内部含水量过多,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除此之外,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因素,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大量裂缝。这会对建筑物的外部美观产生不利。特别是对一些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需要加入大量的水泥水化热大整体的升温速度。快处于35~40℃左右。初期温度在70~80℃以上。而温度下降之后,混凝土的收缩率在2~2.5×10~4。但是混凝土的极限张力值却无法满足该收缩率,就会由于冷缩而诱发裂缝问题。

1.4温度因素

在同样的温度环境中,裂缝并不易产生,导致裂缝的大多数原因是因为温差。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不考虑材料存在的膨胀和收缩性,不进行适当的养护,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并且,混凝土在融化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会使结构的内部和外部温度差提高,这也是主体结构裂缝较多的原因之一。

2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技术

2.1涂抹填补技术

该技术只适用于小面积的混凝土裂缝。在填补时,首先要清洁混凝土的表面,以免在填补过程中受到杂质影响。工作人员要清理大块的杂质,并在裂缝表面涂抹修补剂,静待修补膜的出现,修补膜就会起到保护作用。在涂抹过程中,主要关注底层和主层的涂抹工作,因为该部位产生裂缝现象的概率较高,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部位。使用合适的涂抹材料进行多次涂抹,并保持垂直的涂抹方向,确保涂抹的均匀性。

2.2碳纤维加固技术

在施工前,工作人员要重视准备工作,全方位分析施工图纸,要对工程的标准和场地的实际环境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选择更合适的材料,为工程后期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还需要清洗混凝土结构,使用碳纤维增强技术时,要清除混凝土的所有表面残渣,确保粘合表面的强度,从而提升该技术的粘合效果。并且,施工场地内还需要工作人员控制。湿度和温度保持温度在负10度以上,湿度处于85%以上。如果不满足该标准,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按照混凝土不同类型的配比设置环氧树脂结构胶,确保其渗入到混凝土构件内部,从而提升两者的融合强度。最后,使用碳纤维布。碳纤维布要在树脂胶涂抹之后进行粘贴,粘贴时要十分谨慎,工作人员轻轻的将其贴到混凝土构件上,用棍子按压布料,确保纤维部与混凝土构件粘合。在粘贴之后,工作人员还需要保养碳纤维布表面。周期为7~14天,也可以按照实际的现场特点调整。当树脂结构处于固化状态之后,在碳纤维上涂抹防晒剂或者是耐火剂,提高其耐火性能。

3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处理相关策略

3.1重视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的养护是避免产生裂缝现象的关键步骤。工作人员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就应该快速展开保温调理工序,该步骤可以使混凝土温度降温速度减缓,避免混凝土降温过快诱发开裂。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高温性能,避免混凝土由于温度问题产生裂缝。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工作,可以降低混凝土受到的压力,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温差平衡。在日常,工作人员要按照养护标准控制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后期硬化,水分迅速流失。

3.2控制混凝土配比过程

工作人员在配置混凝土时,需要了解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来源,这也是提升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原材料在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要分析材料的出库情况,所有的步骤都需要展开严格的审核,提升材料的质量。明确混凝土骨料成分,由于骨料内部含泥量较高,这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吸水力较多,从而诱发裂缝问题。所以,在检查混凝土时需要审核材料内部的成分,保证材料的所有成分都处于合理范围内。工作人员要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保证混凝土的收缩度处于相应的范围内。根据水泥的整体质量和骨料配比,去实验混凝土的收缩度。要求最终获取的混凝土硬化程度与相关标准相符合,可以为后期项目的整体质量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3.3优化结构设计

进行水泥配比实验之后,工作人员要分析施工地区的地质,展开设计工作,以免出现结构性裂缝。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为了提升工程整体的经济性,工作人员需要科学的把控水泥使用量,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可以选择运用钢筋加固的策略进行施工。使用强度适中的材料,能够避免后期产生裂缝现象。在设计结构时,一般会出现体积较大的设计,这要求工作人员全方位的留意沉降缝,避免由于结构问题诱发裂缝现象。施工过程中合理把控含土量和强度等级,精准控制骨料用量。通常情况下,砂石的选择要尽可能优质,禁止使用软海砂。水质也有应用标准,地下水和自来水的效果更好。如果施工要运用海水或者是其他杂质较多的废水,需要先过滤才可以使用。避免由于水中的杂质,侵蚀混凝土内部的钢筋。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诱发混凝土产生严重的裂缝现象。工作人员要去具体分析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使用相应的控制策略。了解混凝土的管理以及养护方式,站在提前预防的角度进行施工。促使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上升,以免工程再受到裂缝现象的侵害。

参考文献:

[1]纪海林,罗宁.高层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工业A124版),2023(02):131-133.

[2]颜钊,矫龙军.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295-296,299.

[3]王凯.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22,51(0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