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信息化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浅论信息化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影响

丁小晏

山东中烟公司青岛卷烟厂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信息化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影响的路径包括成本费用的数据采集、成本费用管理的组织结构,以及成本费用管理的工作人员等方面。企业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数据采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完善成本费用管理组织结构,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不断提升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成本管理;费用管理;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管理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下,企业运营管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同时还要面对市场中的各类信息,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建设、重新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提升专业人员素养方面不断优化成本费用管理,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一、信息化在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首先,传统的成本费用管理工作都是人工操作的,在企业大量的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中有大量的成本信息,人工核算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而通过信息化措施,能够让更多的工作在计算机中完成,因此就避免了很多人工操作带来的错误,从而提升成本费用管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其次,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各项成本项目归集工作的效率,将所有成本项目进行高效的分类,企业任何一个运营环节产生的成本都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归集,这样就能够细化成本费用管理的核算对象,从而使得成本费用管理更为精准。再次,由于信息化技术对于成本费用管理数据信息的处理在信息化系统中都会留有处理痕迹,而且相关的电子凭证能够在存储介质中长期存储,因此通过信息化的成本费用管理系统能够对各项成本数据进行溯源,为成本费用管理提供更为有力的手段措施。最后,信息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信息技术对成本费用管理信息收集处理,经过财务人员输入相关的参数后,能够利用专业软件自动生成相关成本费用管理报表,提升成本费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二、信息化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对成本费用数据采集的影响

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在成本费用数据的采集方面,由传统的事后采集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检查。在成本费用消耗方面,过去由资源管理单位进行记录,领用单位登记,而信息化过程则是自动进行记录,省去了人工的记录和登记环节,减少了成本费用的支出;这种自动化记录成本费用数据的变化同样也存在于生产过程中,传统人工记录并上传归集的模式被信息化自动记录和归集彻底改变。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成本费用数据采集的效率。

(二)对成本费用管理组织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企业实施成本费用管理的组织机构大多都是财务会计机构。而在企业管理中,财务会计机构都是属于行政管理部门,这样就使得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组织机构形成了金字塔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很多行政和业务程序都发生了变化。财务会计部门同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合作不断深化,通过成本费用管理信息化系统,依靠企业制定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设置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机构,并且在少数工作人员的参与下,就可以借助企业的信息系统,完成大量的核算工作,并及时地为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因此,信息化的成本费用管理组织,可以实现跨部门或者跨职位管理,只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并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即可。所以,信息化对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组织的形式、职能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对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人员的影响

在传统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工作人员通常只需要掌握相关的财务知识、技能就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但是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应用,使得工作人员在知识和技能上必须朝向复合型人才发展,既要具有专业的素养,也要具备过硬的信息化技能。而现阶段很多企业在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欠缺,没有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导致很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使得一些原本在信息化技术加持下很多简单的成本费用管理问题变得复杂化,影响企业整体的成本费用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创新

(一)构建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数据采集体系

企业应当科学应用信息化技术,来对内部的业务流程,无论是行政业务,还是生产业务进行信息化改造,明确不同流程环节中的成本和费用归集要素,然后在具体的流程运转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个要素点产生的成本和费用进行自动采集和归类。同时,企业应当开发专门的成本费用管理软件,将相关的方法和技术全部融合到软件当中,与企业的各项信息进行对接,对成本数据的采集及计算工作进行优化,并将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解决问题。通过智能化软件的使用,企业可以快速计算出成本管理的相关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成本费用数据采集体系时,应当坚持动态调整的原则,随时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变化而变化,确保成本费用数据采集体系的适用性。

(二)结合企业实际完善成本费用管理组织结构

成本费用管理模式的调整必然要求组织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由于信息化技术提升数据传递的效率,事后监管开始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转变,这就使得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加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同时,企业还要减少工作人员,建立一人管理多人的管理层级,进而提升成本费用管理效率。目前,信息技术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其高效、方便、快捷等技术优点,已代替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在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中,在对管理组织进行优化的同时,也应当对实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优化,减少人力资源的配置,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信息化给成本费用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挑战。因而企业在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同时,成本费用管理首先应当加强业务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培训学习等形式,让成本费用管理人员同时接受财务和信息化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也要严格人才入口关,在招聘从事成本费用管理工作的财务人员时,要明确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即成本费用管理能力、信息化技术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其中成本费用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技术能力使其能够适应企业信息环境下的成本管理需求;综合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在信息化背景下更好的统筹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更好的发挥成本费用管理的作用。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制度中,成本费用管理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支出,提升企业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给企业成本费用的数据采集、成本费用管理的组织结构,以及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影响。企业应当构建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数据采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完善成本费用管理组织结构,强化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来应对这种影响,从而不断提升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传.会计信息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研究[J].财会学习,2023(18):122-124.

[2]武博.做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04):13-15.

[3]梁志远.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22(20):103-105.

[4]孙骞.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问题和实施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22(17):106-108.

[5]王丽杰.基于财务共享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J].财会通讯,2020(19):150-154.